北大医药:“代持门”遭调查致转型遇挫 资产速卖新公司止亏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北大医药
  • 发布时间:2015-08-17 09:32

  面对原料药业务亏损,公司“壮士断腕”将该业务整体剥离。但在剥离这块占其总资产55.50%的业务之际,其转型肿瘤医疗的努力也遭遇了波折,且“代持门”事件调查结果仍未明朗。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药”)在2013年10月上证指数还在2300点上下徘徊时,已经触及22.75元高点。2014年年底因“代持门”事件导致股价接近腰斩后,没能在疯牛中重回巅峰。同时,公司的业绩也出现5年来的新低,2014年亏损2710万元,201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2亿~1.3亿元。

  公司在7月份剥离亏损原料药资产和业务后,能否在下半年扭亏为盈?同月公司重组收购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终止,转型肿瘤治疗全产业链遭遇挫折后有何下一步规划?《投资者报》记者于8月11日多次致电公司,但电话无人接听。记者又致函公司董秘邮箱,截至发稿时也未见回复。

  剥离原料药资产止亏

  北大医药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均为亏损。其中,2014年亏损2710万元。2015年上半年,亏损额预计放大至1.2亿~1.3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公司在2015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给出的解释是,“受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原料药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并且环保搬迁项目陆续转固投产后运营费用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由于近两年原料药利润率不高,人力成本增加、产品同质化、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公司利润逐年摊薄至亏损。

  面对原料药业务亏损,公司“壮士断腕”将该业务整体剥离。2015年7月,北大医药拟作价7.12亿元将其持有的重庆合成100%股权、方鑫化工66.86%股权、大新药业92.26%股权转让给北大医药控股股东——合成集团。同时,拟作价5353.13万元将重庆和生100%股权转让给合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重庆磐泰。

  北大医药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此次交易标的账面净资产合计约5.42亿元,预估值约为7.65亿元,增值率为41.14%;北大医药2014年总资产为46.12亿元,交易标的总资产为25.60亿元,占比达55.50%。

  上述四家被转让的子公司中,有两家于今年5月份刚刚成立,另外两家则处于亏损状态。

  重庆合成成立于2015年5月6日,其注册资本为2.5亿元,北大医药持有重庆合成100%股权。全资子公司重庆和生于2015年5月12日完成工商设立登记。2015年5月底,公司发布公告称,以土地、房地产向重庆和生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重庆和生注册资本从200万元变更为5500万元。而上述两家子公司都在成立两个月之后立即被北大医药变卖。

  同时,另两家子公司方鑫化工和大新药业则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方鑫化工2014年亏损2522万元,大新药业2014年亏损2572万元。

  通过此次转让原料药业务相关资产,北大医药有望减少亏损,而且股权转让收益将充实公司业绩。但是原料药业务占2014年营业收入的34%,剥离该亏损资产后公司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营业收入减少风险。

  转型肿瘤医疗遇挫折

  北大医药一直想通过转型和换购并购资产逆势突围。

  公司剥离原料药,集中资源向制剂药、药品流通以及医疗服务方向进行转型。其中,肿瘤药物生产线和医疗的布局尤为受关注。2014年,北大医药已先后收购了新里程医院、成立肿瘤医院管理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发行股份拟购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抗肿瘤药物生产销售向医疗服务领域延伸。

  北大医药去年6月拟收购深圳一体医疗100%股权,意在进军肿瘤诊疗器械行业。一体医疗的核心业务为肿瘤治疗服务,其业务模式为以大型医疗设备及提供技术与支持服务作为投资,与医院合作共建肿瘤治疗科室而取得投资回报。但在2015年7月,一体医疗提出终止此项收购。

  一体医疗称,考虑到本次重组处于中止状态,能否最终获得证监会核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本次交易处于中止状态时间较长,且后续进程无具体时间表,目前医疗行业及证券市场的变化情况,已实际影响到一体医疗的发展规划;且相关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已过期等因素,拟与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宜。

  收购一体医疗失败后,此前北大医药重点布局的打造肿瘤治疗全产业链的计划也被迫推迟,虽然北大医药在肿瘤方面的业务或许还会开展,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未来很难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失去赖以发家的原料药产业,今又面临重组失败,北大医药未来将如何继续转型,《投资者报》将持续关注。

  北大医药因去年底的“代持门”风波,已经历了半年多的证监会调查,公司也多次发布股票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

  2014年11月初,原为北大医药第三大股东的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发出举报信息,称持股北大医药系代持并涉嫌存在重大违法问题,并称北大方正CEO李友、北大方正副总裁郭旭光等在操作北大医药股票时涉嫌内幕交易。2014年11月底,证监会对北大医药进行立案调查,并中止审查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直至今日公司尚未收到证监会的最终调查结论。

  《投资者报》记者 隋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