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里的哈尼人生

  “年”是什么呢?在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里,“年”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大地的雕塑家哈尼人民,1300多年来,从冬月一直到过“十月年”,日月更迭,自然枯荣。随着大自然的春生秋藏,动植物的变化,岁时节气每至时,哈尼人都在进行着相应的生产、农事活动,出现各种风俗仪礼。如三月栽秧,四月“仰阿娜”(农歇仪礼)后蓐秧,五月“扎扎”(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守谷仓的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过年。对他们来说,“年”就是人生,梯田里的人生。

  春

  农历腊月过去,时令进入正月,气温慢慢回升,山野间草木复苏,躲藏了一个冬天的走兽、鸟雀又活跃起来。在热闹的哈尼山寨,一年的农耕计划也开始实施。

  人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带上好酒好肉,时鲜水果、菜蔬,去山上祭祀山灵,大快朵颐,感受春回大地的喜悦。这个节日叫“昂玛突”,是哈尼族春耕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一般举行3至5天。“昂玛突”拉开了哈尼群众一年生产生活的序幕。往深处论证,人们在“昂玛突”节边欢庆边劳动,这个活动更重要的目的还是查看山上的水源,清理被淤塞的泉眼、溪流,顺着山岭而下的沟渠。水是梯田生命力的源泉,而茂密苍劲的山林,则是源头活水长久不断的保障,因此保护水源和祭祀神灵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有哈尼人的地方就有梯田。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农业生产结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也是哈尼人改造自然、亲近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水源地处在每一个村寨巍峨群山最高处的森林里,即便伐木建房、砍伐烧火用的木材,也是极有规划。在哈尼山寨,很少能看到一片荒芜裸露的旱地。村寨作为哈尼人生产、生活、生息繁衍的中心,一般修筑在林带以下的半山腰上,每间房子像一个破土而出的蘑菇。而一级级台阶一样的梯田则修筑在村寨下方,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照耀人们的心灵。

  开秧门的日子,比撒秧隆重,一般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贝玛”(哈尼语音译,意为智慧超群的长者)择定,“贝玛”是哈尼人原始自然崇拜的导师,哈尼文化的传承、传播者,没有他们生产就不能进行,婚嫁就不能举办。这一天,人们就要煮糯米、杀鸡、煮酒,来祭祀山灵,悼念祖先,祈祷秧苗下田后顺利成长。开秧门的仪式结束,秧苗才能被拔出来,一束束运送到各块耙整一新的梯田,插下土地,也插下了一年的希望。

  夏

  里扎根生长,时间就到了春夏之交的旧历四五月。这个季节,是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季节。以至于春耕一结束,“仰阿那”就开始了,“仰阿那”又叫姑娘节,在每年农历三月栽完秧后的第一个属猴日举行,是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寻找爱人的节日。

  年轻姑娘们,则穿上手工绘制的节日盛装,打着洋伞,拿着小三弦等乐器向鲜花盛开的山林进发,小伙子们尾随其后,带着自己的信物,放开嗓门唱山歌,一路吹着树叶,弹着口弦,前往姑娘聚集的地方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开始,是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互相眉来眼去地传情达意,到后面,大多数人都找到了意中人,三三两两地分散开,去密林里、水源边进行更亲密的交流。“仰阿那”达到高潮,男女双方互诉衷曲、两情相悦,互相赠送定情之物,确定对方为意中人,从今以后可以长期相处,共同走入婚姻的殿堂。

  五月过完,六月既望。青年们上山砍伐最好的松树作为磨秋的选材,被“贝玛”选定的松树,据说具有神灵赐予的灵性,因此人人争相搬运,集体协作不亦乐乎,回来要对磨秋进行祭拜;长者在家里洒扫庭除,清理旧物,全家上下焕然一新,然后杀猪、宰羊、烤酒,孩子们穿上新衣裳迫不及待地看着这一切,等待节日到来。终于,哈尼族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矻扎扎”(即六月年)翩然降临了,村寨里欢声笑语,鼓声震荡。虽然架设在村中广场的磨秋、转秋、荡秋是青年人的活动项目,但是老人小孩都会凑上前去摸一摸,以感受祖先流传下来的神圣气息。

  大家烹制了最好的食物,在傍晚时分,不约而同的抬出家门,摆到磨秋周围,一排排的坐下,在长者的主持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喝年酒。酒足饭饱,飞旋的磨秋,忽高忽低,飞上飞下,博得周围阵阵掌声;鞭炮响起来,美丽的哈尼少女,像花蝴蝶一样穿上盛装在人群中穿梭,恋爱的歌声唱起来,热情的琴弦弹起来;夜晚降临,篝火一片片地燃烧起来,远处看去,各个村寨星星点点,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到人间,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地唱,尽情地跳,陶醉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

  秋

  整个八月是漫长而散淡的,雨云飘忽,丽日蓝天里倾盆大雨说来就来,有时太阳雨一过,天空依然湛蓝遥远,如此充沛的降水,湿热度适中的季节,丰收的喜悦充满了哈尼山寨。男人们驻守在窝棚里,等待稻子成熟,稻花香里说丰年。女子们在家浆洗衣服,织布、衲鞋、染布、刺绣。村寨之间,鸡犬相闻,还有稻田里田蛙的声声叫唤。人们记忆中水色明亮的万亩梯田,被即将成熟的稻谷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风吹稻浪波连波,一望无际。

  哈尼人在插秧之后,会在梯田放养一些鲤鱼、鲫鱼等鱼类。炎炎夏日,驻守窝棚的男人,会在放水打谷前,抓些活鱼、黄鳝之类的水产来吃,味美肉鲜,为水库鱼难以比拟。这时,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小规模的“蚂蚱节”,人们在守望丰收之余,抓些肥腴的蚂蚱来油炸当菜,在既定时间内,谁抓得多,吃得多,抓的蚂蚱品种最优质,谁就是获胜者。这个细小的节日,不但为驻守窝棚的寡淡日子增添了精彩,还为稻田除去了害虫,可谓一举两得,起到了愉悦身心的效果,也达到了看守庄稼的目的。

  中秋节前后,谷子陆陆续续成熟了。打谷之前,哈尼人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吃新米”,家长们会前往田中,采一些新米回来炒吃,而且清一色用手抓,随手抓取的米粒,只食双数,不食单数,双数有“两全齐美”“十全十美”的意蕴,还要施以祭祀大礼,要对山神、水神、灶神、祖先表示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护佑就没有好收成。

  吃新米结束,具体哪天打谷,还是由“贝玛”来占卜决策。镰刀磨亮了,畚箕编织好了,打谷机修葺好了,打谷的日子,村寨里一片忙碌,几乎所有劳动力都来梯田里,割稻子、装稻子、装口袋、运送谷子,异常忙碌,却井然有序。一年的耕耘劳作,就在这几天得到了最大的收成回报。亲戚多、梯田多的家庭,会约上亲戚一起来帮忙采收,人多力量大,互相借用劳动力比一家人单打独斗效率更高,而且还有集体劳动的欢快乐趣。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没见过秋收里丰盈的村庄,梯田里忙碌的哈尼子民,那么可以说你没有见过生机蓬勃,养育了无数哈尼子民,承载了千百年稻作文化的伟大梯田。

  冬

  谷子收完,冬天就要来了,翻田、抄地,正是保养梯田的时候。秋收一过,天气渐渐转凉,经过犁耙和换水的梯田,水质变清了,梯田有水养着。山间早晚温差大,孕育了曼妙的云海雾帐,每天晨夕,村寨、山地、梯田之间云海像梦幻一样升腾飘移,时至正午也不见驱散。这是哈尼梯田最为美妙的季节,让每一个摄影家都感到心跳的季节,而对哈尼人来说,也是他们一年中最为幸福的季节。

  “十月年”又叫做“扎勒特”,每年阴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开始至属猴日止,历时6天,是哈尼人最隆重的节日,具有辞旧迎新、全家团圆的意义,兼着感谢神灵庇护收成,祭祀祖先,祈愿来年再次赐予丰厚的收成。换种说法,十月年是哈尼人在完成一年的劳作后,庆祝丰收,放松身心的节日。一系列庆祝活动会在这个节日举行。家庭妇女们会集中去龙泉挑取开年的第一担龙水来做年饭。

  十月年的第一个重大活动是长街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舂制糯米粑粑,酿制米酒,烤制烧酒,黄昏降临,长街宴开始,每一家都做出了最出色的菜肴,在统一的时间摆出自家的杰作。人们在村寨中央的道路上,举杯同庆,谈论丰收年成,一些人口众多的村寨,宴席可以摆到一两公里,气势蔚为壮观。人们从黄昏吃到月亮上山,从这一席吃到那一桌,从这一家的酒喝到另一家的茶,鞭炮齐鸣,载歌载舞,吃得越多、喝得越多就越高兴。

  十月年结束,旧的一年圆满过去,新的一年已经焕然开始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辛勤的哈尼同胞不但懂得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更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带来的恩惠,众多的节日贯穿了一年的劳作过程。无论在梯田上,还是在蘑菇房里,每一年的耕耘劳作和节日狂欢同步进行,借以吐故纳新,休养生息,源源不断地把哈尼血脉延续下去。

  Tips

  看梯田

  1、箐口民俗村:距元阳县新街镇5公里,村寨周围有上万亩连片的梯田,非常壮观,集“梯田、村寨、森林、水系”四素同构及云海、蘑菇房为一体的景观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摄影和旅游观光、探奇赏美,堪称“世界一绝”。

  2、坝达景区:距元阳县新街镇14公里,景点包括赏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3000多级的梯田好似天梯,把坝达、麻栗寨等村寨高高托入云海之中。

  3、老虎嘴景区:距元阳县新街镇20.5公里,老虎嘴处在几座高山的山坳中间,呈U字型,站在海拔1600米高的观景台上,脚下就是万丈悬崖,地势异常险要。景点包括勐品、在硐浦、阿勐控等6900亩壮丽的梯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

  4、多依树景区:距元阳县新街镇23公里,包括多依树、爱村、大瓦遮等连片9000多亩梯田,其形状如一个大海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梯田日出的天堂。

  5、撒玛坝景区:距红河县城迤萨37公里,撒玛坝梯田是面积最大的单片哈尼梯田,共有1.4万余亩,4300多层,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930米之间。在晴空下,万亩连片的梯田,旷然雄浑,如同银练铺陈在山地之间,气势磅礴。

  6、他撒景区:位于红河县甲寅乡,距离县城约40公里,梯田面积在900亩以上。此处梯田规模不大,但是线条细腻流畅,疏落有致,紧凑地包围着绿树格、作夫等哈尼村寨,写意大气,粗犷当中蕴含着难得的婉约。此处梯田的最大亮点还在于,梯田之间有樱花相映,棕榈庇荫,初春时节樱花绽放,令人赏心悦目。

  7、马鹿塘梯田:位于金平县城郊,金平的哈尼梯田具有曲线突出、小巧、玲珑、阳刚、秀丽的特点。由于靠近县城,展现出一片城村交融的景象。

  文/李雨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