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优美的河狸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不速之客,龚古尔文学奖
  • 发布时间:2015-09-18 12:42

  1929年,21岁的西蒙·波伏娃委身于萨特,她哪里会想到,这个男人不过是玩玩而已。

  后来,她才知道,他是不可能结婚的,他讨厌任何形式的束缚。不要说是她西蒙·波伏娃,即便是公主殿下来俯就,恐怕他也要宣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不过两年时间,萨特已经腻了她。1931年,西蒙·波伏娃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文人的燃点本来就低,更何况他是个一天都不能闲着的男人。他飞快地爱上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再尊贵、再美貌、再富有才学的女人,也会被称为“弃妇”。

  当一个女人被生活硬生生地掴了耳光的时候,个性与素养开始有机会展露:是连哭带闹喝农药杀他个奸夫淫妇?是偃旗息鼓败走麦城?是委曲求全图个名分?

  23岁的西蒙·波伏娃没有以泪洗面,没有狠狠地打他两巴掌,她什么都没说。

  相反,这个三角关系留给西蒙·波伏娃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同时,她让自己变作一条河狸,一条游走在男人海洋里的光滑优美的河狸。

  小美人鱼为了得到男人的爱情,先是献出舌头,再是献出双脚,最后献出生命。一见倾心爱上他,不言不语忠于他,吃苦受累取悦他,最后,当他需要换女人的时候,不迟不早离开他……

  但是,西蒙·波伏娃自己不会做一条小美人鱼,她是一条具有改造自己栖息环境能力的河狸。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喜欢西蒙·波伏娃的男人海了去,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萨特说过:“我认为她很美,我一直认为她美貌迷人。波伏娃身上不可思议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他承认自己爱她,但是,她不是他的妻子,那种爱与他对陶乐丝、奥尔嘉等女人终究很难有区别。

  一个打小就在花丛中泡大的浪子,过了青春的癫狂期之后,从生理上说,他在衰退;从心智上讲,他已经看开:男女之间不就那么点破事儿,把那事儿抛开,人生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然而,能够拨响你心弦的,茫茫人海,走遍万水千山也不见得能找着一个。

  西蒙·波伏娃恰恰是那个善于拨弦的女子。她有品位、有思想、有名望,她甚至不需要他出钱养着。1943年,她的《女宾客》一书面世,受到读者的喜爱,当年被提名法国龚古尔文学奖;1949年,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圣经”的《第二性》出版;1954年,《达官贵人》获龚古尔文学奖……这些成就的背后,其实是一份不让须眉的自立自爱、大气豪爽。

  何况,西蒙·波伏娃自始至终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当萨特身边有其他女人的时候,她款款地离开他的视线,不哭、不闹、不怨,静静地去过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当萨特和其他女人调够了情,需要与她在精神上共鸣,无论她在哪里,无论她躺在哪个男人的怀抱中,她都义无反顾地回来。

  她美丽、纯洁、多情、脆弱,纵然才气纵横,仍然一无所有。她已是获得龚古尔奖的著名作家,可是,提到她,人们最惯常的说法是:“那是萨特的情人。”

  晚年,西蒙·波伏娃将萨特写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河狸”的回信却一封也没编进去。即使到了垂垂老去,内心深处,她一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现在,她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萨特是多么爱她、多么离不开她。至于她自己是如何对萨特的,出于女性的自尊心,对不起,无可奉告。

  西蒙·波伏娃这条优美的河狸,苦干一辈子都没有让萨特给她一个应有的名分。死了,她到底让萨特屈从了她的意志:不管你愿不愿意,反正我是和你最终睡到一座坟墓里。51年来,我终于可以确切地知道你晚上在哪儿过。

  (聂勇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最散文·在纸上飞行》)

  文/张毅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