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成为贵州旅游的优质内核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吃新节,非遗博览园,文化旅游
  • 发布时间:2015-10-08 11:20

  ——文化演绎风情 乡愁寄托密码

  我省在旅游开发中,积极建构以民族文化品牌传播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风向标,如雷山县西江苗寨在全省首届旅发大会的重度打造,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贵州示范。民族民间文化的充分挖掘、整理与展现,成为当下贵州文化旅游的优质内核。

  古老习俗编织丰盈精神世界

  秋分稻黄时节,又是贵州广大苗族庆祝丰收,过“吃新节”之时,记者在丹寨县高要苗寨,体验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走进村口,一群穿着古装异服的村民深深吸引住人们的目光,他们整齐地排成行站立在稻谷金黄的田野间,头上顶着的银饰闪闪发亮,青衣深邃凝重,身边的稻谷穗挂在枝头,阳光轻盈,像是远古和现代时光中的顿然交替。

  走进细看,男子身着深蓝色土布衣服,一脸的深邃。他站在距离村子几十米的地方,肩上担着的竹篓里放着大块肥肉、小鸡、新鲜豆腐、米酒和金灿的稻谷。

  女子身着点缀刺绣花朵的土布高腰衣,腰系围裙,脚踩绣花鞋,高高的鸟形银饰插在盘着长发的头顶,脖颈微湾,低首垂眉,我们必须要踮起脚,才能看全头顶上的美丽。

  4个美丽的姑娘,手执两把红色油布伞举过两个“新人”的头顶,尾随挑着鸡鸭鱼肉的人群队伍后面,慢慢走近寨子。妇女排成两行,手执绣帕,踏着欢快的节奏跳着舞蹈,唱这我们听不懂的苗歌,在悠扬的音符里,我们感受了欢迎亲人的愉悦心情。

  贵州少数民族节庆的节日欢歌,诗意生活编织精神世界,这些古老的习俗还在村寨里演进,既是祖灵的仪式,亦是欢愉生活的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生命和谐共进,都在民族节日里得以完好呈现。

  17个世居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瑶族、毛南族的节庆等,族群的集体仪式,汇集欢歌的海洋。苗族牯脏节、布依族“六月六”、水族端节和卯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依饭节、土家族牛王节、瑶族盘王节、毛南族母亲节等,在每个季节都温暖如风地照旧进行,照应美好的生活样式。

  几日里都有热情好客的拦路酒,一般是几个妇女把四方桌子摆在路中间,拦住来者的去路。不管来客想不想喝酒,在这里喝酒,就是通行证,跟在后面的追随者仰着脸、红着脖子,嘴巴贴着碗沿喝下,酒水淌落衣裳,湿了面前一片衣衫。这是节日的仪式,也是当地人迎接客人的古老礼仪。

  在村里参观古老的仪式,随时能探知贵州的文化秘境。去丹寨县高要村过吃新节,听蹲在老人面前“好奇者”问问题。两个老人,一个坐在条凳上,眼睛紧闭,摇着脑袋,口中念念有词,左手执几根打成结的茅草,一个新竹编制的竹篓里撒一些米和三块六毛钱。他的身前摆着的一张布上,搁一排并列盖着的3个土碗,3个正面立着的碗里各放着3条鱼和一些米。另一人歪坐在一旁,身旁的塑料袋里放了两只被绑着的鸡。蹲在两个老人面前的来客一个接一个问题地问:“为什么有个碗反着盖着?”老人根本不睁眼睛,只顾自己聊着“咒语”。村支书刘绍文赶忙走到老人身旁解围,“3个盖着的碗一会儿才能揭开谜底。”“为什么放着3条鱼?”“鱼是拿来吃的。”鱼当然是拿来吃的,但还有祭祀的功能。“放米是什么意思?”支书说,是为了庆祝今年的五谷丰登。

  在大家的刨根问底下,游客终于知道,原来今天是寨子一年一度的吃新节,那个正坐的老人正以古老的风俗和仪式祈求寨民的平平安安。而今年的吃新节推迟了,一则今年稻米黄得晚些,二则为了迎接两个“荣誉村民”的到来。全寨人商议把节日留后,与“迎娶新人”的仪式一起举行。

  节日的深度游,名为游历贵州的一次文化之旅。在一次节日的旅行中,人们进入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舞蹈互动衍生诗意生活场景

  在多彩贵州非遗博览园,记者见到一个来自北京的游客站在屏幕上跟着学苗族舞蹈,兴高采烈地踩着节奏学几遍,又好奇地打听是什么舞蹈。

  文化旅游互动情境演绎新的文化式样和生活方式,苗族芦笙舞、毛南族猴鼓舞、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不仅是村落族群内部的仪式,也慢慢在不同空间展现和呈现,擦亮诗意的生活世界。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特殊乐器,贞丰布依族“铜鼓十二则”,即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布依人民劳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逢重大节庆或老人去世,都要举行隆重的击鼓仪式。明清以来,贵州方志中记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和敲击铜鼓的大量资料,“俗尚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仲家好楼居……丧祭,凡亲属眷及瓜葛,本村邻舍,男女络绎成群,男女对击铜鼓,木鼓,鼓声相应,稍不合节,罚酒一瓢,饮至昏醉”,“丧葬……击铜鼓”,“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等记载很多。

  绵延千年的少数民族铜鼓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被誉为“铜鼓音乐的活化石”。布依族村寨至今仍然保留了节日、丧葬使用铜鼓这一传统习俗。

  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民众(特别是布摩)祖祖辈辈秘传的产物:旧时布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铜鼓十二则”的传承来源于家族祖传,都是靠一代一代以口传心授或口传手授的方式沿袭下来的。“没有铜鼓,好像人的心不了,好像亡者不升天。”贞丰县小屯乡纳秧村“铜鼓十二则”国家级传承人王永占,在接受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口述史小组采访时说。

  “我喜欢跳舞得很,走三天三夜去十几个寨子玩。”丹寨县排调镇也改村六组苗族芦笙舞省级传承人杨昌芬说,村有198户人家,女人跳锦鸡舞,男的吹着芦笙跳锦鸡舞,整个村80%至90%的人都会,就算年轻人也会跳锦鸡舞。

  杨昌芬七八岁大就开始跳舞了,过年过节,村里的老人喊去跳,她就跟去学跳舞。村里的很多姑娘小时候就开始学跳舞,也爱好跳舞。“我喜欢跳舞得很,太想去了,家里的事情也不管了。我喜欢跳舞得很,经常出去跳舞几天不回家……”

  杨昌芬去跳舞时要带一块腊肉、一个糯米粑去送亲戚,如果没有粑粑,包一包糯米也可以,每一户亲戚一套礼物,包括一个粑粑和一块腌肉。过完节回家,亲戚又送东西让她带回来,有时候亲戚要送四篮糯米饭。

  芦笙场上,老老少少都跳舞,大家一跳就是好几个小时。过“三·八”妇女节,杨昌芬和她的伙伴们居然跳了10个小时,饿了,就到场坝买碗粉吃。包括附近的村民们在内的人们,都集中到镇上的场坝跳舞。有时候,杨昌芬跳到晚上一两点才回家,有几次跳到天亮,大家都没回家,第二天继续跳。杨昌芬曾参加过乡里的一些比赛,参加过春节运动会和锦鸡文化节,春节运动会也得过奖,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

  虽然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多了,但他们过春节回家,必然跳锦鸡舞,年轻人除了打球、斗牛、跳芦笙、唱山歌比赛,跳舞也是重要的节目。从农历十五开始,杨昌芬每天跳芦笙舞,一直激情到农历十八。每到春节、“三·八”妇女节,政府总会组织大家到场坝里跳舞,跳舞成了杨昌芬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也成了吸引游客的最佳媒介。

  在传承和发展中走向文化旅游之境

  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欢乐地歌唱,尽情地舞蹈,你看得见,看不见,他们都在歌唱,都在舞蹈……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在贵州各民族村寨,轻歌曼舞成为常态内容。

  杨国英、杨丽、吴宇珍、吴仙梅、吴文梅、吴惠、吴宪英等侗族姑娘唱的《蝉之歌》和《每唱一支歌都在呼唤你么》,优美的和声在宁静的夜晚会传得很远很远。牛腿琴歌在夜深人静时响起,琴声千回百转,歌声婉约深情,夜晚的景致,总让人恋恋不舍。

  闭上眼睛,黎平“侗族大歌之乡”小黄的侗族大歌仿佛带翅膀的仙女纠缠着放飞的心灵,会把你的耳朵叫醒。

  侗族大歌,就像童话里的小孩碰见会说话的老树,树上有月亮的眼泪,树下有一千岁的脚印;路边亮晶晶的琥珀,镶着久远的传说,它比你我所知道的那些快乐幸福久远多了。

  黎平县侗族专家吴定国说,我省向联合国递交的遗产申报材料中提到,侗族大歌以其非凡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合唱艺术魅力,一旦申遗成功,将更好地向世界提供又一种文化发展模式。

  “侗族大歌的生活哲学来自大自然,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春天来了春蝉叫,秋天来了秋蝉叫。冬天小山羊要上山了,吃草牧羊了。春天一那小兔子出洞了,冬眠过去了,生态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保存较完好,黔东南人民生活在这片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区域内,心态好,人们以勤劳和智慧回报着这片热土……”有关专家在申遗工作会议上这样解读孕育侗族文化的这片土壤。

  这些关于贵州的价值内核,也许都是侗族大歌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更何况侗族大歌本身是人类难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心灵价值。

  “嘎老”,首次取代著名的“侗族大歌”汉语翻译词汇,成为2014“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侗歌声声主场的名字,具有强烈的本土认同和国际化文化识别性,这是“原生态”捕捉现代化语境下差异性、唯一性文化认知——文化本土化即国际化的风向。

  侗族大歌原生态音诗“嘎老”,诗歌般的叙事方式,本身表达一个古老族群如何穿越古今,保留在上古老时期无文字时期人类交流的方式。侗族同胞的相互交流都用唱歌,即便劳动闷了,唱歌也能解乏,而谈恋爱的以歌传情,则比说话来得畅快。

  “嘎老”是令人向往的人类叙事方式,听歌者重叙根由、摆古,讲述侗族先祖原来在没有歌的时候是如何上天讨仙歌的……200多剧组成员,小至7岁的娃娃们都来快乐唱歌。孩子们从榕江宰荡村来,平日在村里和传人学唱,唱猫头鹰、玩泥巴的“嘎老”,好不开心。他们天真的脸上并未显示对声光电大舞台的怯场,而是唱得满心欢喜,脸上泛着对世界的热爱。老人们要慢慢寻着来时的路,回头,回去,和旧物相伴,端坐在鼓楼下唱老歌词的“嘎老”;孩子们要向前走,不回头,以她为媒介,让“嘎老”带他们到更大的世界去体验。

  10多年前在黎平县一处简陋的电影院听侗族大歌,没有声光电配乐,清风简约,一位美丽女子身着华服,缓缓向我们走来,抱着琵琶吟唱。从那时期,我记住了那是尚重的琵琶歌,它虽不是侗族大歌,但也是从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生长出来的音乐。

  这个世界需要互动,需要村里走进都市表达村里区隔中的“原生文化”,以展现自己。今天,他们又一次面向外部世界表演自己,以“嘎老”为媒介,侗家人世代吟唱侗歌仙乐,他们所经历的,正是这个热烈发展的时代对于文化互动的强烈渴求,继而,旅游点燃了侗寨鼓楼,歌声成为侗家人向世界表达心声的怡然方式。

  文|本报记者 王小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