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讯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锂电池,洋菇,智能交通
  • 发布时间:2015-10-20 10:10

  1.美科学家用洋菇开发锂电池

  随着锂电池的应用日广,产业界也不断寻求新的材料以开发效能更强、寿命更长的锂电池,目前主流锂电池的阳极材料为石墨或多孔碳黑原料,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鲍恩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却看上了一种食物——洋菇(口蘑)。

  研究团队取用洋菇的表皮,加热碳化制成碳奈米带,取代人造石墨做成锂电池的阳极,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由《自然》(Nature)期刊出版集团所经营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期刊。研究团队认为,目前产业主流的人造石墨,需经过多道准备与化学活化工序,过程中使用相当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因此团队想要找到便宜、容易制造且较为环保的替代产品。

  洋菇是最适合的选项,当加热到1100摄氏度高温时,洋菇会刚好碳化为适用于锂电池阳极使用的多孔材质。锂电池的阳极材料孔隙愈多,与电解质接触表面积愈大,电池的效能也愈好。碳化的洋菇表皮有更多孔洞,有利于打造更高效能的锂电池。

  2.中国智能交通将投入1820亿元

  10月5日至9日,全球智能交通领域水平最高的行业盛会——第22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法国波尔多市举办。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在大会期间透露,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领域投资将达到182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现全国范围机动车违法联网处置,公交一卡通在珠三角、江苏省等区域初步实现跨城市的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速通卡(ETC)实现全国29个省市联网,智能交通领域的企业已有约2000个。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出行服务模式和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打车软件覆盖国内近300个城市,每天通过打车软件订车数量超过1000万单。智能驾驶技术也在加速产业化,一些行业内的重要标准相继发布,互联网企业与汽车厂商纷纷合作开发智能汽车。

  吴忠泽说,未来中国智能交通将从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应用。首先,提升交通感知智能化和交通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比如推动公交、铁路、民航、交管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升级。其次,改善和提高公众出行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个性化的移动服务发展。第三,提升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与服务能力,比如推广快速公交和新型有轨电车,建立全国联网电子收费结算平台等。第四,智能化和新能源结合的车辆技术还要继续加强开发和应用。

  3.四季度雾霾恐频访京城

  “十一”黄金周前夕,北京市应急委、北京市安委会联合召开2015年第四季度全市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各相关部门对今年四季度可能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由于今年出现空气重污染的几率增加,本市今冬极有可能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四季度为秋冬季转换期,冷暖空气交替,逆温现象频出,容易出现积累型空气重污染。市环保局对比分析近10年的空气质量数据,发现历年的四季度发生空气重污染的平均天数为23天,10月、11月、12月分别为7天、8天、8天,占四季度总天数的1/4左右。

  根据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20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天共出现19天,其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的15天,同比减少了14天。但受持续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今年整个华北地区的秋冬季气温将偏高,冷空气活动偏弱,如果再加上供暖等叠加因素影响,出现空气重污染的几率将增加。另外,今年也是北京空气重污染应急新预案执行的第一年,规定空气重污染持续3天(72小时)以上即启动红色预警。考虑到应急预案启动门槛降低,如果四季度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极有可能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4.美南极科考队被曝酗酒斗殴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6日报道,美国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存在严重的酗酒问题,从而引发斗殴、露阴等不当行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考虑引入酒精测试系统,并要求政府授权南极科考站全面禁酒。

  目前,美国位于南极的主要科考站有麦克默多站和阿蒙森·斯科特站,共有各类工作人员1000多人。有调查人员报告指出,根据对南极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体检和安检,许多工作人员因为经常酗酒而发生斗殴等不当行为,严重影响研究质量。美国当局可能会开发一套类似于查酒驾的呼气系统,来监控南极人员的生活状况。但由于南极并非美国领土,加上当地没有法院和政府部门,宛如“三不管”地带,因此呼气系统如何执行,仍有待进一步讨论。

  对于斗殴问题,曾在南极工作过的菲利普·布劳顿认为与“文化冲突”有关,此处的研究人员多为美国科学家,但部分基层技术人员和司机等都是派遣工,他们因不满受到次级待遇,与科研人员的不和由来已久,导致械斗等不当行为发生。审计人员在南极科考站巡视时,发现一名研究人员违规在实验室酿啤酒,最终将此人遣送回家,但其工作仍然保留,而类似事件若发生在派遣工身上则会面临开除。

  5.首个电池污染防治救助基金启动

  9月19日,中华环保基金会电池污染防治和救助专项基金成立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该基金由中华环保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环保专家曲格平提出倡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超威集团共同发起,属非公募性质的专项基金,由超威集团以货币形式捐赠,专门用于在国内资助和开展电池污染防治、电池回收利用、电池污染救助等公益项目的建设,及技术研发、宣传培训、学术交流、理论研究等活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与会表示,蓄电池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生产环节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目前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业内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和能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还举办了以“电池环保产业趋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

  现场嘉宾聚焦“电池产业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塑造全球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战略研究与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废旧电池再生产绿色发展”“危化品处置试点情况和后期推广设想”等话题,进行研究与交流。启动仪式上还授牌表彰了积极响应并捐资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行业骨干企业。

  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等有关部委领导,相关省市环保厅局领导,相关协会负责人,院士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了专项基金启动仪式。

  6.澳培育出最“逼真”人工肾

  澳大利亚科学家10月8日宣布,他们成功地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出全球目前“最接近实物的”人工肾脏。根据该国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官网消息,研究人员用干细胞培育出的这个肾脏,虽然仍无法移植存活,但已具备了真正人体肾脏所有类型的肾脏细胞。这一突破性实验有望为肾衰竭患者们带来希望。

  早在2013年,这个由梅利莎·利特尔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就已培育出含有两种关键细胞的人工肾。利特尔说:“我们现在所能培育出的人工肾脏结构复杂,同真正的人体器官非常相似,这对于药物筛检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人工肾脏对药物的反应能像真肾脏一样。有朝一日,应对肾衰竭将有新的疗法。”

  10月8日,这一技术突破已经刊发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医学专家们认为,这个成果意味着未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皮肤或血液细胞,培育出与患者匹配的肾脏,从而能更好更方便地了解患者的病理,以便实施针对性治疗。

  (田野/供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