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 让山区娃儿“上”清华附小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教育,大数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3 15:40
“互联网+”被人们所熟知和爱戴,“互联网+”应用与各行各业,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如今,“互联网+”也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加大力度投入到“互联网+”教育的建设,将实现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将全面深入地将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教室里的“新伙伴”
2015年9月份开学时期,同学们来到课堂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清华附小的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学习属于他们的第一课《丁丁冬冬学识字》。在上第一课的同时,教室了多了一些“新伙伴”——天花板上的摄像头和话筒。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要求具备观察、思考、对比、讨论,发现象形字和形声字的奥妙能力。授课老师沈老师注意尊重学生的每一点新发现,适时扩展教学面,举一反三。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河南滑县……全国1000多所小学的孩子们,也在《丁丁冬冬学识字》的课堂上,只不过黑板变成了屏幕,但“站”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沈老师。
贵州遵义的教师通过远程教学站实时收看了这堂课,并与沈美进行了在线互动。课后教师间还通过微信群、QQ群、公共邮箱等方式,建立起联系。首都北京和偏远地区之间的师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魅力。这就是智慧教育的一种成果——远程教学,在清华附小的课堂上的资源,通过链接到全国各所小学中,可实现同步教学,让远在偏远地区的学生们,可以受到城里人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的桎梏。在北京,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着人们,随之产生的不良现象,学区房价格颇高、高额的择校生费用、占坑班等社会乱象。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其中,师资差距问题是难中之难。假以时日,即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追上来了,教育“硬”差距缩小了,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软”差距依然存在。如何破解?互联网给出了一种新方法。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长期以来,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面临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报告说,随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逐渐推进,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福建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以前提高了21%。
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强校的带动下,用互联网的方式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景。
“玩”出来的作业
在互联网兴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有眼光的创业家,看到了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好时代。“一起作业网”的网站创始人刘畅建设的网站就得到了家长和同学们的喜爱。
如今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完成作业,而且十分有趣。学生无须家长的监督和催促,直接打开电脑登录“一起作业网”,选好年级、单元,页面就自动生成词汇、听说、听力练习。会惊喜地发现,与寻常作业不同,这些练习其实就是电脑游戏。比如“农场英雄”,朗读红色文字的内容,就能指挥小鸟击退入侵者。互联网通过耳机和麦克风与学生“对话”,一轮游戏结束,语音识别系统将自动生成分数,纠正学生发音。
同学们完成作业后,系统自动将没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再次练习。练习结束后,朗读存入了电脑,供老师课上使用;分数自动短信通知了他们的父母……
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不管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不管是身处著名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现实。
亲密大数据
长期以来,老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互联网+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写作业过程,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被老师所掌握,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解答。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
“‘一起作业网’在大量学生、家长、老师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数据”,刘畅说,“这些数据将内容进一步改正、完善,倒过来再次还给用户,让一代一代用户享受更好的内容。”
“数据改善学习有三大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迈尔·舍恩伯格和大数据发展评论员肯尼思·库克耶在《与大数据同行》一书中写道:“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
大数据促进了教育和技术的结合,吸引着投资人的目光。今年春节前夕,“一起作业网”完成了总金额1亿美元的第四轮融资,估值达6亿美元。有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互联网+教育’会生成什么?无疑是智慧教育。”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说。
王强设想,大数据能够为每一位学生创设量身定做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课程,进行定向“靶标式”推送。用不了多久,这样的一幕就会变成现实:考试前两天晚上,学生收到网站推送的一则消息,提醒他观看某个复习视频,这样他将有85%的概率在测验中正确解答——大数据比他更了解他自己。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亚教网素质教育云平台是国内实现三网合一的教育云平台,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本报记者 李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