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培刚:把每一个产品都做给自己最爱的人吃

  • 来源:中国商会
  • 关键字:金葵,辣根
  • 发布时间:2015-11-04 11:20

  ——访大连市总商会副会长、大连金葵集团董事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的重要课题。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完整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而在中国农副产品及深加工食品出口受到多国限制的情况下,来自辣根的故乡——大连的“金葵”辣根不仅畅销世界各地,并荣获了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在日本“3.11”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大部分日本订单转移中国,如今它已取代了日本辣根企业的霸主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代替“东洋货”。

  那么“金葵”辣根为什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如何在中国辣根领导品牌二十五年内经久不衰?近日本刊记者走进“金葵”的生产企业,专访大连金葵集团董事长丛培刚,儒雅豁达的丛培刚为您解读不一样的商业经营理念。

  小企业大市场 成就业界领导品牌

  提到“金葵”,大家就会想到辣根,在超市金葵辣根一直是消费者不二的选择,询问身边很多的朋友他们也把“金葵”作为辣根的代名词。20年前,日本辣根协会曾在中国10多个辣根种植区做过实验,经过科学检测得出权威结论,大连瓦房店是全球品质最好的辣根原料产区。而大连金葵集团就是从这里取材生产出中国第一支辣根。1990年丛培刚创建金达工厂到今天的金葵集团历经25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金葵”牌辣根不但填补了当时中国辣根市场的空白,而且开创了中国辣根走向全球市场的新纪元。

  走进丛培刚的办公室,总是一尘不染。不论冬夏,办公室里总是一片生机盎然。丛培刚喜欢喝茶、喜欢旅游、喜欢摄影,现在很多“金葵”品牌包装的照片都是他亲自拍摄的。丛培刚是一个热爱生活、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正是对自我生活品质的注重和对生活的热爱,才使他对产品品质多了一份挑剔和严格的标准。也因为这份执着和热爱,使丛培刚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头人。

  与辣根行业结缘于经营餐饮的经历,25年前丛培刚在大连经营四家连锁酒楼,店里海鲜特色菜生鱼片需要配备辣根,当时辣根唯一选择是日本进口,价格昂贵成本高。后来机缘巧合通过一个日本朋友了解到日本辣根在中国选原料,丛培刚便请教朋友并通过自己实践调制辣根,经过反复调制之后客户试用非常好,由此丛培刚推出招牌活动“吃生鱼片免费送辣根”,使得酒楼生意非常火爆,这也打破了多年选用日本进口辣根的传统,一时间吃生鱼片蘸辣根成了每个客户必点的一道菜,就像赶潮流一样,引起了很多同行业的好奇和效仿并从“金达酒楼”讨教经验。

  商人的嗅觉让丛培刚感觉这是一个巨大商机,于是他请来了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组建团队精心研制出“金葵”品牌辣根。最初的销售人员就是自己的厨师和服务员,大家利用下午休班的2个小时到各个酒店推销,然而一周之后很多厨师和服务员辞职不干,直接做起辣根的销售员,从此丛培刚将经营重心开始向辣根转移。每当别人问及他的创业感受,丛培刚总是谦逊地说,抓住市场就是抓住机遇,无论做什么,自己只是比其他人多一份坚持。正是这份坚持,使丛培刚一走就是25年。

  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在丛培刚的带领下,金葵集团在全国同行业内率先成立金葵食品研究院;并与高校深度合作,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使其快速与市场对接,保证了金葵产品在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每年选送研发人员到日本优秀企业培训学习,并招聘辽宁省食品专业的优秀研究生。

  在企业初级品牌建设后,丛培刚积极推动行业发展和品牌升级,并连续多年实现销售额增长30%的佳绩。公司在创立之初就引进了日本先进设备和技术,金葵集团自主研发的精品辣根,以其醇厚柔和、辣冲适中的独特口味和优良的品质,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连辣根正在接管世界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说。一直与日本辣根企业合作的“金葵”率先成为日本客商的首选合作伙伴。从2011年年初开始,金葵集团不断接到来自欧美、澳大利亚的调味料订单,尤其是“金葵”辣根最为抢手。目前,“金葵”辣根在国内的经销商已超过1000家。“金葵”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并连续5年被消费者评选为“大连市民最喜爱商标”。大连金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已率先实现了与日本、欧盟行业标准接轨,公司并通过了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欧盟BRC认证、美国FDA注册认证。

  把每一个产品都做给自己最爱的人吃

  作为大连市总商会副会长、大连市政协委员的丛培刚多次提政协提案,呼吁“建立辣根行业的国家标准”。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辣根出口一直采用日本标准或相关国家标准,辣根进口一直没有出台中国国家标准,这给食品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也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丛培刚强调,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成熟,企业的发展更要有社会的监督,要让消费者参与到社会的监督中来。大连医药管理局和食品监督管理局两个局合并之后主管局长第一个调研走访企业就来到大连金达调味品有限公司。调研后该局长这样说道“大连所有的食品企业如果都像金葵这么做我们就放心了”。

  大连金葵集团旗下的大连金达调味品有限公司是同行业中唯一一个连续七年荣获省级重合同守信誉单位,也是唯一一个每年至少参加两个国家的国际食品展会的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不仅代表企业,同时更代表国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成为为祖国争光的荣誉和骄傲。

  多年来,金达将良心与责任熔铸于产品本身,公司设有品管部,针对现在的市场很多食品企业都是样检和抽检,未抽检样检之外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大连金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作出“金葵产品,真材实料,吃假一例,千元赔偿”的承诺;不仅如此该公司针对市场选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包装、最好的辅料,包括研发、品质的管控,严抓每个生产环节,所有产品都经过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批批检测后才能再灌装生产。

  走进金葵集团办公楼就会看见醒目的标语“把每一个产品都做给自己最爱的人吃”,这是金葵集团经营理念和该企业不变的经营准则。“如果生产一线的员工每天都吃自己的产品,公司产品质量自然就好了。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己公司的产品监督员,这样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是安全的,就不会危害到消费者了。”丛培刚如是说。

  多年来,在董事长丛培刚的带领下,该公司追求员工发自心底的爱参与企业生产和销售,这个温馨的理念更体现了“金葵”人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每名员工都是“金葵”品牌最忠实的消费者,他们从来不会选择其他的品牌,他们最清楚公司安全的生产流程。公司员工购买自己企业的产品送给自己最爱的人吃,那么产品质量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丛培刚把产品质量看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金葵牌辣根始终坚持使用纯天然的优质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更是一直坚守“绿色、环保、健康”的原则,绝对不添加任何可替代辣根的成分。为了保证原料的品质,金达公司还在世界最优质的辣根故乡——大连瓦房店,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律建起了2000多亩的绿色种植基地,这里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西洋山葵种植基地。

  目前,金葵集团斥巨资从国外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验仪器,建起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车间和化验室,配备具有人机对话界面的PLC控制系统装备,运用专业的QIS2000质量管理软件,对生产过程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SPC统计分析和过程控制,并在视频原辅材料储存区域、车间采取多重安全设施,成为国内唯一采用全自动化、唯一通过五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的辣根生产企业,此外,还将产品检测做在了批量生产的前面,打破了先生产后抽检的传统模式,确保了“金葵”品牌的高品质。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在国内市场经济不成熟,特别是食品行业不规范的竞争乱象中,同类产品经常出现包装雷同,甚至连丛培刚亲自拍摄的照片底图都没有换,只是换个品牌名称就使用。市场恶性竞争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和品质整体下降。

  面对市场出现的问题,经常出访欧洲考察的丛培刚寻找国外公司做强做大的经验,2005年丛培刚做了一个重要而艰难的决定,砍掉公司中低端产品生产线,只保留高端生产线,坚守产品质量线,不忘初心。公司进行了较大的战略调整,这也成为一个转型蜕变的转折点。虽然当时在半年内销售业绩呈现大幅度下滑,很多人都不理解丛培刚的抉择,但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和必要的。在接下来的十年,经过市场的考验,企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跨越阶段。

  目前市场的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高端消费者群体更看重企业的品牌,他们会选择有历史有文化的企业,关注企业认证的标准以满足内心对安全保障需求。“公司走过25年,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所有的考验,并在考验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25年我们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产流程和系统,可以完全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和心理安全保障。”丛培刚介绍说。

  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晋升机制,是大连金葵集团得以迅速发展和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据丛培刚介绍,该公司每年的投入的培训费就高达100多万元,而且员工还有不定期的旅游奖励。此外,多年来该公司已形成了独特的员工晋升机制。员工从入职开始,清楚公司三年的发展规划,明晰自己未来工作岗位职、权、责、利的标准要求,知道自己未来的晋升空间。在该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制定灵活的晋升考核机制,形成高效的人性化现代管理体系。

  公司鼓励能者多劳。公司所有的岗位每年一竞聘,每个晋升的岗位都有帮扶下属的计划,这样优秀的团队复制之后金葵集团也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扩张版图,形成良性的循环并不断裂变。

  丛培刚说他的任务就是把员工照顾好。该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效果是明显的。让丛培刚欣慰的是,有次他出差学习考察,三个月没有到公司,回来后发现公司仍正常运转。近年来爱好摄影的丛培刚每年差不多都要出去几个月,而企业经营却丝毫不受影响。“其实企业管理很简单,作为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先把几个高管照顾好,而高管的任务是把中层主管照顾好,中层主管照顾好员工。大家职、权、责、利明确了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企业不好都难。”丛培刚感慨地说。

  谈及未来企业发展的目标,丛培刚自信而淡定,“我们要经常和国外公司深度交流,向全球做得好的公司学习如何产业布局,设想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目前我们公司正在完成国外工厂收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新工厂的建设,三年内完成公司上市的目标,十年内成为全球最知名最规范的行业标杆企业。”

  文/岳弘 周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