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追逐自由——董子禄

  • 来源:中国商会
  • 关键字:中央美院,丹青工笔,佛像
  • 发布时间:2015-11-04 11:58

  世界之大,每天都有无数人擦肩而过,但人与人相识,一定有关于缘分。结识董老师,便是如此。

  董老师为人心善,秉性耿直,初识只觉孤傲,了解之后,不由感其才华内敛而钦佩之至,熟识之后,我便时常去老师的画室品茗听禅,闲谈世间百态。其画室简洁清幽,一如其人,突出的摆设除了硕大的两张书画桌,便是满室的书和袅袅的茶香。蒙老师不弃,撰文一篇,择其痴画人生点滴概而录之。

  董公子禄,甘肃武威人士。自幼秉承父志,好文艺,读诗书,习书法。高考进入空军院校,毕业之后驾银翼,翱翔于蓝天。部队的严格纪律不曾磨灭其儿时的梦想,工作之余他常徜徉于书店、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揣摩学习。

  “自小生活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之中,惟有读写书画之中可以身心放松、思接万载。”这种对自由和艺术的渴望无时不在折磨着这位内心细腻的西北汉子,终于,已经而立之年的他,面对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毅然一意孤行,重拾画笔,居陋室、入市井,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固守着心中的那份淡然的执着,公亦自得其乐,终日潜心于书画笔墨馨香之中,拜画册为师、临前人之作、观敦煌石刻、摩万佛之宗。

  数年砥砺,特别是通过中央美院的进修学习,他的创作渐入佳境,自成一统,其丹青工笔,笔墨严谨、刻画精细,构图简明,端庄大气;花鸟虫鱼顾盼生姿、生动传神;近年尤对佛像绘画情有独钟,其佛画“法相庄严、色彩明丽、追求厚重”,秉承了敦煌壁画的神韵,独具佛意和灵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十多年来,他不辞劳苦行万里路,跑遍了国内许多地方,采得各地矿物做颜料,经过淘洗、研磨、蒸、滤、漂等多种工序,亲自手工调制颜料,使其画作色浓而不艳,重而不厚,清新典雅,有着晋唐时代的华丽端庄,又有着六朝时期的内敛,独树一帜,个性鲜明,深得藏家喜爱。公亦旁研书法,兼习篆刻,曾拜师海派艺术大师韩天衡先生,得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参以古法,错综其事,彩墨千卷,星散八荒。

  心中有佛,其人必有慈悲心,平等心,智慧心,欢喜心。董公性格孤高,不拘小节,身心皆具田园归居的清暇,故作书画时往往在落笔处锋芒不露,在画工笔静物的时候线条遒劲灵动、画面清新宁静;而在佛像绘画中,则是笔墨严谨,佛像造型生动安详;他的书法刚劲飘逸,端庄俊朗,不羁风格可见一斑。

  佛说舍生归于四大皆空,精神上超脱的人更是淡泊名利,超然世外。苦海无边,岸在心中。心的本色当是如此,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滴水穿石,汇流入海。

  佛前,我是一粒尘土,虔诚地等待,百转千回,才泅渡到这佛的身缘。眼中有禅者,他人渡;口中有禅者,自渡;心中有禅者,渡他人。在这场灵魂的盛宴中,董老师已经完成了渡人自渡的重要里程,因梦想而一意孤行地自由追逐,终将开拓一方领域,抒写人生的豪情。这就是画家董子禄的痴画人生。

  文/邱显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