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改变新西兰劳工法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霍比特人,新西兰
  • 发布时间:2015-11-19 11:04

  著名导演兼编剧彼得·杰克逊,曾在故乡新西兰自编自导了影片《指环王》(共三部,分别在2001年、2002年、2003年拍摄)。该影片上映后,风靡全球,并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来新西兰观光旅游,使该国的旅游业和电影业年产值超过了20亿美元。2010年10月,彼得·杰克逊决定,再次在新西兰拍摄被称为《指环王》前传的影片《霍比特人》(全球票房达10亿美元)。

  《霍比特人》预算投资5亿美元,如能顺利拍摄,在新西兰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将会对新西兰电影业和旅游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就在影片即将开拍时,新西兰演员工会于2010年10月23日突然介入,指责制片方在对待新西兰演职人员的收入上严重不公,并号召全球演员拒绝接拍《霍比特人》。

  对此,彼得·杰克逊并不买账,甚至怒气冲冲地放出狠话:“既然我的故乡不欢迎我们在这里拍摄《霍比特人》,那我们就去伦敦、加拿大或东欧拍摄。”

  如果让这只快煮熟的鸭子飞走,新西兰国内不仅会失去上万个工作岗位,还将失去新西兰作为大制作电影拍摄地的竞争力,这可急坏了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他赶忙连夜召开内阁会议,紧急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由约翰·基总理亲自出面,与彼得·杰克逊会谈。目的只有一个,只要《霍比特人》留在新西兰拍摄,政府会在任何方面开绿灯。

  10月27日,两人举行了会谈。当约翰·基总理将内阁会议精神通报后,彼得·杰克逊不客气地说:“要让《霍比特人》留在新西兰拍摄,政府必须阻止演员工会的无理取闹,否则拍摄将无法进行。”

  约翰·基总理说:“我们和演员工会进行了磋商,他们已答应了政府的要求。除此之外,政府还决定,一是给予《霍比特人》15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二是政府为《霍比特人》宣传营销再拿出10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政府已向议会提交议案并获通过,对新西兰《劳工法》进行了修改,明确了独立签约演职人员和全职演职人员间的收入区别。同时,政府还将为收入低的新西兰演职人员予以适当补贴,为影片的顺利拍摄扫除障碍。”

  彼得·杰克逊听罢半天才反应过来,激动地说:“想不到政府会提供这么多优惠,特别是修改《劳工法》,从根本上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对此我深表感谢,要以行动回报政府对华纳兄弟公司的厚爱。”

  约翰·基总理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新西兰政府已和华纳兄弟达成协议,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影片《霍比特人》将在新西兰拍摄制作。让这部影片留在新西兰拍摄,不仅对经济复苏十分有利,而且可以为新西兰人民保住上万个工作岗位,还能让我们顺着《指环王》成功的足迹,继续利用它在国际舞台上推销新西兰。”

  新西兰评论家塔普·米萨说:“在新西兰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为了《霍比特人》而不惜修改《劳工法》,不失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也说明,法律是为民众服务的,如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收入,对一部法律适时修改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再次验证了船小好调头这个真理。”

  (责任编辑:楚文)

  张达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