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背后故事多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沦陷,人性
  • 发布时间:2015-11-19 11:10

  “沦陷”一词的出处有多种释义,最早可以从《南史》中找到典故,当然,具体的出处,我们先不探究,倒可以说一则与“沦陷”有关的故事。

  宋时一乡村,路口住着一位道学先生,家门口是村里村外的必经之路,只是路况极差,每逢下雨就是一片泥泞,路上也常是陷了车,这让先生很是头疼。那天刚下过雨,又陷了辆车在路上,先生被车夫的吆喝声吵得实在受不了,于是和家人一起出来,帮着车夫把车拉出来,车夫千恩万谢,给了先生几文钱犒劳。

  先生脑筋活泛,一想,这倒是个生财之道,于是每到阴天,就连夜在门前的路上挖出几个深坑来,天一亮,一家人就拎了铁锹和绳子坐门口等着有车经过,开口就是五十文钱,一年下来,倒是有不少的收入。结果坑越挖越深,路越走越差,最后全村人一致决定改建新路,而这位道学先生的名声也一臭千里,人送外号“轮陷先生”。

  无独有偶,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南海岸有一道暗流,可以把船只很快地送去西部,只是这里暗礁密布,常有船只触礁沉没。政府为了鼓励救助,颁布了法律:如果船只有一半沉入水中,船上的财物便可以归救助者所有,但前提是要救起落水的船员,希望借助财物的支撑来兴起人性的复苏。于是这里一夜之间立起了无数的灯塔,专把过往的船只往暗礁上引,在20世纪初期,这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打捞沉船的圣地。

  人性的落没,最直接的理由往往是被利益驱使,而最早的“轮陷”,也广而扩之,成为“沦陷”。“沦陷”,一座城池的失落,而这城池,若是在道德的天平上同样失落,才是人性的大悲剧。(文/刘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