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纳米比亚 从狩猎胜地到动物天堂 纳米比亚动物篇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纳米比亚,狩猎,野生动物
  • 发布时间:2015-11-25 10:57

  在非洲大陆上,野生动物永远是主角。纳米比亚虽然没有肯尼亚动物大迁徙那样的盛景,但这里的每一种动物,都自有一套精彩的生活,因此,追寻它们的足迹,是一场永不厌倦的激情之旅。纳米比亚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从犀牛、大象到猎豹、狮子,从猞猁、豺狼到各种羚羊,更有羽色各异的鸟类,有在平川上奔跑的驼鸟,在蓝天翱翔的秃鹰,也有袖珍的伯劳、金丝雀……由于它们大部分生活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因此显得更为野性和自由。我们从首都温得和克出发,去深切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共存和斗争。而在埃托沙,我们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和这些自然的精灵进行亲密的交流……

  合法狩猎地

  与猎豹亲密接触

  温得和克是纳米比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中部高原上。

  这座城市繁华喧嚣的样子让我有些意外。大街上各种名牌商店比比皆是,橱窗中不时展出一些用动物标本制作的装饰品,其中最流行的莫过于鸵鸟蛋。巨大的蛋壳上彩绘出各种鲜艳图案,从简单的动物形象到抽象的艺术涂鸦,五花八门,看得我眼花缭乱。而另外一些工艺品,小至颈链,大到大型动物标本,在纳米比亚都可以合法贩卖。

  导游告诉我,在纳米比亚的许多地方,狩猎野生动物是合法行为。由于野生动物数量过剩以及土地流失等原因,当局准许每年狩猎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目的是保持生态平衡。因此,这里堪称狩猎胜地,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自由狩猎。动物尸体可以用来制作标本,而骨头和牙齿可以做成首饰或小工艺品,肉类则被运到各大餐厅供食客享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似乎真是一举多得,但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却颇具争议。

  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离开首都,前往260公里外的奥奇瓦龙戈,访问那里的猎豹基地,渴望一场与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的亲密接触。猎豹基地专门收容一些失去父母照顾的野生动物“孤儿”,以猎豹居多,所以被称为“猎豹基地”。

  我们受到了基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他们都是知名的动物学家。为我们做向导的活士,是基地的负责人。活士首先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然后带领我们穿过围栏,来到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上,严肃地叮嘱我们不要惊慌、不能乱跑,因为我们已身处在4只猎豹之间!想到即将面对的是4只成年猎豹,而且距离不到5米、没有铁丝网,我有一点紧张,但又满怀无比刺激的期待。

  活士安排我们并排站好,准备近距离欣赏猎豹。不远处的草地上,有一条绳索,上面系着一块红布,当连接绳子的马达开动,红布被拖着快速移动,这样会引起猎豹的反应,开始拼命追捕“猎物”,而当它们抓到红布后,训练员就会把生肉奖励给它们。活士说,这些猎豹从小就被收养,研究员担心它们会逐渐失去捕猎能力,因此用这种方式对它们进行训练,有时还会安排一些鸡、羊等牲畜让它们捕杀,以便保持其野性本能。

  在非洲草原要拍摄到猎豹捕食的瞬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大多数有幸见到猎豹的机会,往往是在它们休息的时候。因此,即便此次是凭借猎豹基地的特意安排,并提前设置好相机参数,也只能拍到这种奔跑健将的矫健身姿。

  野生动物的天堂

  非洲最重要的保护区

  离开猎豹基地,我们继续北上,前往150公里外的埃托沙,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幅员超过2万平方公里,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我们的目的地位于保护区中心,在一个方圆约100公里的盐沼之中。在盐沼东、西、南边共有3个营地,分别是一号营地奥卡奎约、二号营地哈拉利、三号营地纳穆托尼。其中,3号营地纳穆托尼水源充足,周围的野生动物数量最多,是我们选择落脚的地方。营地为客人自驾露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随处可见欧美旅客的房车停在空地上,许多家庭还带着孩子和宠物。

  营地附近种植着许多果树,熟透的果实掉落下来,不断有小松鼠跑来捡食。它们憨乎乎的样子乖巧可爱,而且不怕生,一些小孩子禁不住欢呼雀跃,和它们一起追逐打闹,其乐无穷。我举着相机流连其间,拍下了许多有趣的画面。

  埃托沙保护区内栖息着200多种珍稀动物,还有340多种鸟类,大嘴巴的犀鸟和色彩鲜艳的彩八哥数量很多,几乎成了营地附近的“主人翁”。由于长期与人类接触,它们同样不怕生人,甚至还会主动靠近游客求食。我们找来一些坚果和面包屑,让这些小家伙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悠闲地当起我们的模特儿。

  3个营地附近的酒店也极具特色,每个房间都是独立存在的形式,模仿当地土著的房子;酒店附近,有一个小山丘,上面特设的观景台对着一个小湖泊,可以看到各种动物接连不断到湖边喝水。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可以安全又舒适地欣赏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让我对酒店的设计非常满意。不但如此,每一间客房的位置布局,也是经过特别设计安排的。比如同行蔡老师的房间门前有棵大树,树上挂着许多鸟巢,走近一看,是一群编织鸟的窝,让他欣喜若狂。他从下午就把相机架在门前,自己坐在旁边静心等待鸟儿回巢,其他几位喜欢“打鸟”的老师,也纷纷凑过来,一起喝茶聊天,悠然自得。

  夜幕降临后,埃托沙又呈现出另外一番迷人的魅力。

  房间里的灯光,照亮了水池,为许多喜欢晚间喝水的动物提供了便利。在清风送爽的夜晚,安心地坐在栏边,看着不远处各种动物络绎不绝,穿梭往来,多么惬意啊!对于摄影师来说,这更是绝好的机会--能在晚间拍摄动物的机会本就不多,更何况夜里的天空非常纯净,湛蓝的天穹繁星闪烁,面前的动物悠闲地喝水嘻戏,这样的画面美得醉人。住在我旁边的陈老师,由于房间离水池最近,因此最令人羡慕:一向喜欢享受的他,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架着机器,轻轻抿一口,然后按一下快门,简直是“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飞越沙漠和海洋

  俯瞰“倒沙入海”的奇观

  停留在埃托沙的日子悠闲而惬意,不过我们的计划中还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赶往斯瓦科普蒙德,航拍鲸湾。

  斯瓦科普蒙德由德国人建立于1892年,曾是德国殖民统治的中心,整个城市按照德国建筑风格设计建造,这里的街道至今还保留着德语名字。在距离斯瓦科普蒙德35公里之处,便是著名的港口鲸湾,以“世界第二好的水域港湾”而闻名。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沙漠与大海交接的奇景。

  我们选择了一架小型飞机,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为我们办理手续:登记体重,分配座位,讲解登机须知……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扣上安全带,手拿“长枪短炮”,开始了期待已久的神奇之旅。

  飞机在引擎的怒吼声中直冲云霄,一分钟后,我们已经置身于沙漠上空。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高度俯瞰下去,只见沙海一望无际,和半空的云海似乎重叠在了一起,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我们从窗口看到同行的另外两架飞机,彼此挥手打招呼,颇有意气风发之感。

  突然,飞机猛地一个俯冲,开始横向滑翔,原来已经转弯飞向大西洋,机师有意秀一下驾驶技术,却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回过神来,赫然发现已来到期待已久的“倒沙入海”奇观:沙漠里鲜艳如血的红色沙流,奔腾汇入大西洋,冷热相触,腾起隐约的白雾。由近及远,只见沙漠正在与海浪互相冲激,一层又一层澎湃的海浪显得格外凶猛无情,而岸边耸立的无数沙丘,宛若一个个魁梧的武士,坚定地对抗着来海浪,寸土不让……

  我们正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地陶醉于水与沙编织成的交响曲中,突然发现海里出现了无数的小白点,定神一看原来是火烈鸟。大家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火烈鸟群,内心的兴奋可想而知。一瞬间,大家都只有一个动作,就是拼命地按动快门。整个非洲南部的火烈鸟,有四分之三都栖息在这片海滩上。它们双翼张开时色红如火,在阳光下成群展翅飞翔,能映红天空,而当它们收拢翅膀后,却又全身白净如雪,特别是站在海水中的时候,仿佛是一颗颗纯净的珍珠撒在碧蓝的玉盘之中。我们谁也不说话,只是如饥似渴地对着成群的火烈鸟,疯狂倾泻创作的快乐……

  飞机越过鲸湾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激动起来--因为鲸湾常有鲸鱼出没。但我们此次似乎不够幸运,并没有见到这些海中巨无霸的身影,略带遗憾地结束了短暂而又难忘的飞行之旅,然后奔向海滩,追逐火烈鸟的倩影……

  神奇的非洲,每一面都有让人着迷的魅力。在大海与沙漠的边缘,我们追逐动物的脚步,亲身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与野性。对于接下来的行程,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