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闲置CF卡打造SSD
- 来源:微型计算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CF,SSD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21 16:48
SSD具有低延迟、零噪音、零热量、防震等特性,非常适合用来做电脑的系统盘,不过它的价格普遍偏高。现在,只要你手上有闲置的大容量CF卡,就能立刻“变废为宝”,自制一块SSD!
笔者的Thinkpad X60s笔记本电脑原配了一块7200rpm的500GB硬盘,由于经常外出携带笔记本电脑,对硬盘的防震性不太放心,因此萌生了打造一块SSD的想法。下面请看笔者DIY SSD的经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材料准备
打造自制SSD所需的全部材料包括:CF卡一张、转接卡一张(CF卡转SATA或IDE)、以及转接卡配套外壳一个。
CF卡的数据存储部分是闪存颗粒,与SSD相同,这让改造成为可能。
笔者使用的是一块闲置的4GB CF卡,规格为30MB/s,主要是看重它的防震性能。大家也可以使用高速的16GB CF卡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用性更好。
转接卡的作用是将CF卡转换为SATA硬盘或IDE硬盘的形态,转换后CF卡就变成了一块SSD。转换卡的选购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转换接口。目前大多数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都使用SATA接口的硬盘,或者主板上还有多余的SATA接口,因此购买转接卡时也应该选择SATA接口的规格;如果电脑型号较老,主板上只有IDE接口,那么相应地转接卡也要选择IDE接口的规格。
2.转换芯片。每隔一段时间,生产转接卡的厂商就会换装新型号的控制芯片,新芯片往往在兼容性和读取速度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售价的提升。市场上常见的芯片品牌有JM和SATALink,数字型号越大通常产品越新,例如JM20330在兼容性和性能上就优于老款JM芯片。当然,新芯片带来的性能提升不会很大,因此大家应该根据需求购买,不必盲目选择最贵的型号。
3.转接卡规格。常见的转接卡适用于标准的2.5英寸硬盘位,但部分日系笔记本电脑使用了1.8英寸硬盘甚至特殊的硬盘,因此玩家必须购买相应规格的转接卡,以免无法安装到位。此外,市面上还有可供多张CF卡RAID的转接卡,对容量和速度有较高要求的玩家可以考虑。
外壳的作用是装载转接卡,以便插入硬盘位和固定螺丝,从而保证转接卡的稳固和绝缘。在商家处,外壳和转接卡既可以搭配销售,也可以单独购买。笔者分别花35元和10元钱购买了普通的SATA转接卡(图1)和外壳(图2),改造成本相当低廉。
软件调试
此时,CF卡安装在转接卡上之后,它在外观上已经有了SSD的雏形,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SSD。因为部分CF卡经过改造并安装在电脑上之后,无论是启动Windows XP安装光盘,还是在Windows PE操作系统中都无法识别到我们打造的“SSD”。
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CF卡都拥有两种工作模式——Removable模式和Fixed Disk模式,根据不同品牌和型号每张CF卡在出厂时都会被设置为其中的一种模式。我使用的CF卡出厂默认设置为Removable模式,也就是连接在电脑上会被识别为可移动磁盘,而要在开机时被正确识别,则必须将CF卡调整为Fixed Disk模式。
首先下载一款名为“USB Localdisk”的压缩包。这是将CF卡调整为FixedDisk模式的通用驱动程序,对应自己所用的CF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然后再安装,步骤如下:
1.将CF卡通过读卡器连接至电脑,进入设备管理器,在“磁盘驱动器”下找到自己的CF卡,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在“详细信息”标签中选择“硬件Id”,将第一行信息复制下来(图5)。
2 .把“USB L o c a l d i s k ”压缩包解压出来,得到名为“USBLocaldisk”的文件夹,接着用记事本打开解压文件夹中的“cfadisk.inf”文件(图6),并定位到第26行,将“device_instance_id_goes_here”替换为步骤1复制的信息(图7)。保存文件后退出。
3.回到设备管理器,在“磁盘驱动器”中右键点击CF卡,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图8)。再依次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不要搜索,我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驱动程序”、“从磁盘安装”,然后选择在步骤2中修改过的“cfadisk.inf”文件,点击“确定”后更新驱动程序即可。
经过上述软硬件的改造,现在CF卡已经可以像SSD那样被识别为“本地磁盘”,并且能够在开机后被Windows安装程序和Windows PE操作系统所正确识别,在使用上与真正的SSD别无二致。
改造后的性能测试
改造完成后,CF卡变身SSD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我们可以使用HDTune等硬件软件快速测试SSD的传输速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图9是笔者用CF卡改造的SSD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其传输速度受限于CF卡本身的规格,但它的传输曲线非常平稳,而且0.4ms的寻道速度远远小于传统硬盘。
图10是笔记本电脑原配的2.5英寸硬盘,其传输速度高于笔者所用的CF卡,但传输曲线呈下降状态,并且寻道速度偏慢。
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的应用特点。传统硬盘在传输速度上占有明显的优势,适合传输大容量文件;而CF卡和SSD在寻道速度上更胜一筹,在读写小文件时更具优势。不过,笔者使用的是普通CF卡,需要高性能的玩家还可以购买高速CF卡进行改造,这样在性能上将会全面超越传统硬盘。
SSD的优化
目前针对SSD的优化软件仅适用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WindowsVista和Windows 7操作系统暂无优化软件。在Windows XP 32位操作系统下,笔者推荐使用Flashfire软件。该软件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电脑内存作为SSD的缓存,提高SSD的随机写入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低端SSD,当然对于CF卡改造的SSD也适用。
下载Flashfire软件并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软件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是否要开启自动优化功能,选择“Yes”即可。
安装完毕并重启后,在系统托盘区我们可以看到Flashfir图标,如果文中所需软件请登录MCPLive.cn的“DIY经验谈”栏目进行下载。显示“Enabled”,就表示软件正在工作。从笔者的测试来看,Flashfire优化后SSD的小文件块写入的确得到提升,图11为优化前的性能,图12为优化后的性能,但当文件块较大时效果就不明显了。
写在最后
经过以上步骤的改造,我们将原有闲置的CF卡转化为一块可用的SSD,也为自己的电脑增添了一种全新的使用模式,可谓一举两得。就笔者的改造而言,其优点在于:低价,改造成本还不到50元;防震,不用担心路途上的颠簸;降温,相对机械硬盘几乎没有发热量可言;安静,再也没了马达旋转和磁头的声音,这些特性让它非常适合在移动中使用。
当然,CF卡改造出来的SSD也有自身的缺点,一是性能不如真正的SSD;二是受CF卡容量所限,当做系统盘使用时剩余空间较少;三是由于结构不同,常用的硬盘监控软件无法使用。
但无论如何,花少许钱就能得到一块SSD,利大于弊,这种变废为宝的改造值得大家去尝试。
改造须知
1.CF卡的工作模式可咨询商家售后服务电话,例如金士顿的CF卡就能自动识别和转换工作模式。
2.由于CF卡没有缓存,因此建议使用FlashFire和RAMdisk等软件减轻读写负荷,延长使用寿命。
3.和SSD一样,CF卡也有使用寿命的限制(即写入次数),大家应该对CF卡上的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
……
笔者的Thinkpad X60s笔记本电脑原配了一块7200rpm的500GB硬盘,由于经常外出携带笔记本电脑,对硬盘的防震性不太放心,因此萌生了打造一块SSD的想法。下面请看笔者DIY SSD的经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材料准备
打造自制SSD所需的全部材料包括:CF卡一张、转接卡一张(CF卡转SATA或IDE)、以及转接卡配套外壳一个。
CF卡的数据存储部分是闪存颗粒,与SSD相同,这让改造成为可能。
笔者使用的是一块闲置的4GB CF卡,规格为30MB/s,主要是看重它的防震性能。大家也可以使用高速的16GB CF卡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用性更好。
转接卡的作用是将CF卡转换为SATA硬盘或IDE硬盘的形态,转换后CF卡就变成了一块SSD。转换卡的选购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转换接口。目前大多数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都使用SATA接口的硬盘,或者主板上还有多余的SATA接口,因此购买转接卡时也应该选择SATA接口的规格;如果电脑型号较老,主板上只有IDE接口,那么相应地转接卡也要选择IDE接口的规格。
2.转换芯片。每隔一段时间,生产转接卡的厂商就会换装新型号的控制芯片,新芯片往往在兼容性和读取速度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售价的提升。市场上常见的芯片品牌有JM和SATALink,数字型号越大通常产品越新,例如JM20330在兼容性和性能上就优于老款JM芯片。当然,新芯片带来的性能提升不会很大,因此大家应该根据需求购买,不必盲目选择最贵的型号。
3.转接卡规格。常见的转接卡适用于标准的2.5英寸硬盘位,但部分日系笔记本电脑使用了1.8英寸硬盘甚至特殊的硬盘,因此玩家必须购买相应规格的转接卡,以免无法安装到位。此外,市面上还有可供多张CF卡RAID的转接卡,对容量和速度有较高要求的玩家可以考虑。
外壳的作用是装载转接卡,以便插入硬盘位和固定螺丝,从而保证转接卡的稳固和绝缘。在商家处,外壳和转接卡既可以搭配销售,也可以单独购买。笔者分别花35元和10元钱购买了普通的SATA转接卡(图1)和外壳(图2),改造成本相当低廉。
软件调试
此时,CF卡安装在转接卡上之后,它在外观上已经有了SSD的雏形,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SSD。因为部分CF卡经过改造并安装在电脑上之后,无论是启动Windows XP安装光盘,还是在Windows PE操作系统中都无法识别到我们打造的“SSD”。
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CF卡都拥有两种工作模式——Removable模式和Fixed Disk模式,根据不同品牌和型号每张CF卡在出厂时都会被设置为其中的一种模式。我使用的CF卡出厂默认设置为Removable模式,也就是连接在电脑上会被识别为可移动磁盘,而要在开机时被正确识别,则必须将CF卡调整为Fixed Disk模式。
首先下载一款名为“USB Localdisk”的压缩包。这是将CF卡调整为FixedDisk模式的通用驱动程序,对应自己所用的CF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然后再安装,步骤如下:
1.将CF卡通过读卡器连接至电脑,进入设备管理器,在“磁盘驱动器”下找到自己的CF卡,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在“详细信息”标签中选择“硬件Id”,将第一行信息复制下来(图5)。
2 .把“USB L o c a l d i s k ”压缩包解压出来,得到名为“USBLocaldisk”的文件夹,接着用记事本打开解压文件夹中的“cfadisk.inf”文件(图6),并定位到第26行,将“device_instance_id_goes_here”替换为步骤1复制的信息(图7)。保存文件后退出。
3.回到设备管理器,在“磁盘驱动器”中右键点击CF卡,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图8)。再依次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不要搜索,我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驱动程序”、“从磁盘安装”,然后选择在步骤2中修改过的“cfadisk.inf”文件,点击“确定”后更新驱动程序即可。
经过上述软硬件的改造,现在CF卡已经可以像SSD那样被识别为“本地磁盘”,并且能够在开机后被Windows安装程序和Windows PE操作系统所正确识别,在使用上与真正的SSD别无二致。
改造后的性能测试
改造完成后,CF卡变身SSD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我们可以使用HDTune等硬件软件快速测试SSD的传输速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图9是笔者用CF卡改造的SSD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其传输速度受限于CF卡本身的规格,但它的传输曲线非常平稳,而且0.4ms的寻道速度远远小于传统硬盘。
图10是笔记本电脑原配的2.5英寸硬盘,其传输速度高于笔者所用的CF卡,但传输曲线呈下降状态,并且寻道速度偏慢。
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的应用特点。传统硬盘在传输速度上占有明显的优势,适合传输大容量文件;而CF卡和SSD在寻道速度上更胜一筹,在读写小文件时更具优势。不过,笔者使用的是普通CF卡,需要高性能的玩家还可以购买高速CF卡进行改造,这样在性能上将会全面超越传统硬盘。
SSD的优化
目前针对SSD的优化软件仅适用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WindowsVista和Windows 7操作系统暂无优化软件。在Windows XP 32位操作系统下,笔者推荐使用Flashfire软件。该软件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电脑内存作为SSD的缓存,提高SSD的随机写入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低端SSD,当然对于CF卡改造的SSD也适用。
下载Flashfire软件并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软件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是否要开启自动优化功能,选择“Yes”即可。
安装完毕并重启后,在系统托盘区我们可以看到Flashfir图标,如果文中所需软件请登录MCPLive.cn的“DIY经验谈”栏目进行下载。显示“Enabled”,就表示软件正在工作。从笔者的测试来看,Flashfire优化后SSD的小文件块写入的确得到提升,图11为优化前的性能,图12为优化后的性能,但当文件块较大时效果就不明显了。
写在最后
经过以上步骤的改造,我们将原有闲置的CF卡转化为一块可用的SSD,也为自己的电脑增添了一种全新的使用模式,可谓一举两得。就笔者的改造而言,其优点在于:低价,改造成本还不到50元;防震,不用担心路途上的颠簸;降温,相对机械硬盘几乎没有发热量可言;安静,再也没了马达旋转和磁头的声音,这些特性让它非常适合在移动中使用。
当然,CF卡改造出来的SSD也有自身的缺点,一是性能不如真正的SSD;二是受CF卡容量所限,当做系统盘使用时剩余空间较少;三是由于结构不同,常用的硬盘监控软件无法使用。
但无论如何,花少许钱就能得到一块SSD,利大于弊,这种变废为宝的改造值得大家去尝试。
改造须知
1.CF卡的工作模式可咨询商家售后服务电话,例如金士顿的CF卡就能自动识别和转换工作模式。
2.由于CF卡没有缓存,因此建议使用FlashFire和RAMdisk等软件减轻读写负荷,延长使用寿命。
3.和SSD一样,CF卡也有使用寿命的限制(即写入次数),大家应该对CF卡上的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