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铁匠儿子的奋斗史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奋斗,费迪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27 15:58
天赋初显
1875年秋天,奥匈帝国波西米亚地区(原为德国境内,今属捷克),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小镇里的宁静,铁匠安东·保时捷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对于一个铁匠之家而言,能够拥有一个儿子要比姑娘好得多,这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男孩子总会比女孩子多一些体力干活。父亲给这个孩子取名费迪南,没有文献表明安东对费迪南有什么期望,也许能够接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费迪南并没有辜负老爸的期望,小学毕业之后,他就跑到老爸的铁匠铺里做起了学徒,父子两个每天抡着铁锤干活。嘿咻!嘿咻!嘿嘿咻!汗水泼洒在铁器上,激情洋溢在铺子里,倒也有点其乐融融的味道。不过书念得不好并不代表这小子的脑袋瓜也不好使,小费迪南显然在机械和电工方面很有天赋。在他16岁那年,安东·保时捷的铁匠铺里面多了一整套的店内照明设备,设计者正是小费迪南。而此时的费迪南不仅只在铁匠铺里打工,到了夜晚,他还会到维也纳技术学校上夜校,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在夜校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费迪南这一生中所接受的唯一的正统工程训练。就是在这个夜校听课,据说费迪南还是偷偷旁听的。
1893年,费迪南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瑞士电机企业艾格公司(该公司是现在的世界500强─瑞士ABB公司的前身)半工半读。在这家企业工作的日子里,费迪南在机械设计与开发商的天赋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并在工作的第三年被任命为实验部门的经理。这个职位让费迪南能够接触到汽车,这次升迁彻底改变了费迪南的人生。这种四个轱辘的交通工具令费迪南无限痴迷,而痴迷仅仅是开始,当时的他也许并没有想在汽车行业扬名立万,只是情不自禁地开始从事汽车的设计。
年轻的费迪南显然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心目中的汽车应该是低耗、低噪、低污染的。按照这个理念,费迪南开始设计电动汽车。考虑到当时的电气传动损耗能量较大,费迪南抛弃了当时汽车中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装置,选择了直接把电动机装在汽车的轮子里面驱动车辆前进的方式。这也是费迪南·保时捷申请的第一个专利,那一年他21岁。铁匠的儿子开始崭露头角。
大展宏图图
据说费迪南跳槽到戴姆勒汽车公司的原因是因为洛纳在汽车开发商投入的费用非常有限,所以不得不选择戴姆勒。实际原因嘛,很显然戴姆勒要比洛纳的规模和名气都要大得多。早在1899年,该公司生产的梅赛德斯汽车就在“尼斯之旅”汽车大赛上一举夺魁。这样一家大公司,提供给费迪南的职位和待遇也足够高,谁能够为此不动心呢?
1906年,费迪南没有抵抗住这种诱惑,出任奥地利戴姆勒汽车公司的技术总监,负责汽车、飞机发动机和赛车的研发。十年之后,费迪南被提升为公司总裁。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费迪南在戴姆勒的这些年创造了不少的成就。就像国内随便一个农民企业家都是M B A一样,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慷慨地授予了他“名誉博士”的学位。铁匠的儿子如今已经可以骄傲地被称作是保时捷博士,而且这还仅是又一个起点。
费迪南在戴姆勒工作得很愉快,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许多战斗机和飞艇上装备的发动机正是由费迪南设计的。最终,德国输掉了战争,经济开始进入萧条期,奥地利戴姆勒生产的高档车销量不断下滑,费迪南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生产平民汽车的建议。可公司不想降低身价,最终还有两年就“知天命”的费迪南不得不选择了离开。他来到了素有汽车之都美称的斯图加特,回到戴姆勒总公司担任技术总监。1926年,戴姆勒与奔驰完成合并,而费迪南在斯图加特的这段日子里也小小地爆发了一下,他所设计的梅赛德斯·奔驰的S、SS和SSK超级增压赛车横扫19世纪20年代的世界车坛。随后斯图加特大学也向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好好学习了一下,也授予费迪南“名誉博士”与“名誉教授”的称号。
另起炉灶
可惜没过多久,有点偏执的费迪南旧事重提,他再一次向戴姆勒-奔驰提出了要生产老百姓都买得起的轻型量产汽车的计划,可合并后的公司董事会早就确定了要持续生产豪华车型的策略。事实证明总和老板对着干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第一次对着干还能安抚安抚你,毕竟是人才嘛,不管是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那都是非常可贵的。可你要是老对着干,在老板眼里就是蠢材了。其实这就是IQ过高,EQ不太足,这种偏执一般能够创造出一些奇迹来。怕就怕两者都低还偏执,这种人一般都是吃瘪的命运。好了,书归正题,这一次费迪南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又折腾回维也纳,加盟了斯泰尔汽车公司。
可还没等费迪南把屁股坐热,斯泰尔就被收购了,买家正是戴姆勒,费迪南不得不再次失业。几经周折,费迪南又回到了斯图加特,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再年轻,天大地大,却似乎找不到费迪南的容身之所,既然没有大型汽车企业收留,那么索性就自己去开一间汽车公司吧。
1931年4月,保时捷发动机与飞机设计与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这个公司的工程师和员工都屈指可数。作为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拥有70%的公司股份,另外30%一分为二,分别为阿道夫·罗森博格和安东·皮耶希所有。前者是费迪南的好朋友,后者是费迪南的女婿。安东·皮耶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狠角色,咱们后边还要提及他。除了这些股东,保时捷公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员工,那就是费迪南的二儿子费里。费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老爸的机械天赋,所以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量不小。特别是这个时候的费迪南可谓是身经百战,这种搞工学设计的,一靠天赋,二靠经验,现在的保时捷博士就是妖怪一般的存在。初成立的保时捷就接到了不少订单,其中令其名声大噪的是费迪南为汽车联盟公司(奥迪前身)所设计的赛车─银箭。银箭是汽车制造史上的一个奇迹,老费迪南将16缸发动机安置在了驾驶员后方,油箱放到了车身中部,就像知名卫生巾广告一样“怎么动,都不怕”,这款银箭赛车不管油量多少,都不会影响到赛车的重心。这支箭一射出去,就一举改写了15项世界汽车速度纪录,创造了令人咋舌的406.3公里/小时的极速。
重获新生
设计赛车只是费迪南谋生的手段,这个老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设计平民汽车。
这个理想,使费迪南不断成长,也使费迪南遭遇挫折,但费迪南始终没有放弃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而保时捷公司,也在这个理想的驱动下,不断吸纳资金去完成费迪南的夙愿。
可因为投资高、风险大,投资者们一个个撤资,费迪南不得不把自己的棺材本都往里面搭了。按照这个趋势,费迪南的养老金就要见底了,设计平民汽车的夙愿,也许就会成为遗愿了。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时候应该会出现救世主了。救世主果然出现了,他也许是费迪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还仅仅是德军的一个下士,如今却有可能成为德国的总理。在他的竞选纲领中就有这么一条:“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一辆轿车。”最终,这个人在1933年1月如愿当选为德国总理,他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确实是一个忠实的汽车发烧友,在他当选总理的第十一天,他就主持召开了柏林汽车展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中,他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并且让所有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汽车。没过多久,希特勒就组织会议专门讨论轿车普及问题。在谈到制造“人民轿车”的人选的时候,幕僚们异口同声地推荐一个人:费迪南·保时捷,这家伙一直就想设计“人民轿车”。
1933年的秋天,年近六十的费迪南在柏林皇家饭店见到了这位能够实现他一生抱负的总理。总理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保时捷博士啊,我们德国要人人有车开,就像遥远的东方人人有功练一样,你做得到吗?”费迪南狠狠地点了点头,说了句广告语“我能!”。以上七十字虽为杜撰,但这次会面确实深深地打动了费迪南。据说希特勒对人民轿车是这样规划的:最高时速100公里,百公里耗油少于7升,可乘载一家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车子可以停放在露天地,发动机冬季要防冻,容易启动。希特勒还亲笔画了11张“人民轿车”的草图。费迪南此时泪流满面,请总理放心!请人民放心!“人民轿车”是会有的。
国家成为了费迪南最大的投资者,现在的保时捷博士已经完全不差钱了,他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期限内拿出样车来。好在费迪南这些年一直就在琢磨平民汽车,保时捷公司成立的时候,内部就曾开启了一个叫做Type12的小型轿车设计计划,如今的“人民轿车”设计不过是顺水推舟。全体员工在保时捷博士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的速度推进汽车设计。在1936年的10月12日,费迪南拿出了自己的三辆样车。德国汽车协会对样车进行了重点测试。5万公里的试车证明:这种轿车是汽车制造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人民轿车”风阻小,行车平稳,车速高、油耗少,完全符合伟大总理的规划。于是希特勒决定建立一个汽车厂来生产这种轿车,费迪南这一年已经六十一岁。1938年5月26日,“大众汽车公司”诞生。第二年,大众生产的“人民轿车”在柏林汽车博览会上参展。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看到这个奇怪的造型,嘲笑这个车简直就是个“bettle”,甲壳虫轿车因此得名。
命运多舛
1939年7月,建厂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开始正式生产甲壳虫汽车,费迪南让人民都能开上小汽车的心愿眼看就要实现。可总理却有了新的打算。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人民轿车”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摇身一变成为了“军官轿车”。甲壳虫的车身硬度大幅加强,被投入到各个战场。不久之后,“人民轿车”还被改造成了吉普车和水陆两用军车得以大量生产,而真正民用的甲壳虫,仅仅有数百台。费迪南此时的心情很是纠结,眼瞅着人民轿车变成了战争工具,可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是国家的元首,也是帮助自己实现毕生愿望的知己。
吉普车不能改变战争,但是战车可以。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专家,费迪南“有幸”参与了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这种坦克采用了克虏伯设计的炮塔,保时捷设计的车身,迈巴赫设计的发动机(不知道克虏伯与迈巴赫是谁的童鞋请自行查阅资料)。这个阵容几乎是世界上最牛B的机械设计组合,而虎式坦克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令对手胆寒。一个德国上尉曾经驾驶虎式坦克把一个纵队的英国坦克都给做掉了。虽然最终德国战败了,但是虎式坦克却让盟军吃尽了苦头。不仅仅如此,费迪南还设计了“象”式坦克歼击车,这东西在战场上同样给盟军制造了不少麻烦。
也许保时捷博士是希望制造点凶猛的武器赶紧把战争打赢了,这样就能继续制造“人民轿车”了,可德国最终战败,为战争“尽心尽力”的费迪南和他的儿子费里、女婿安东全都被盟军判定为战争罪犯。
在随后的审判中,法官发现费迪南本人虽然是个机械天才,却好像是一个政治白痴。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费迪南在装疯卖傻,但作为一名极客,我们更相信这很可能是技术宅的本色。费迪南与儿子、女婿很快就得到了释放,可一不小心,这三个人又卷入了法国的一个政治漩涡。受法国工业部长邀请的三人却被法国司法部长给逮捕了。原因是战后的法国也存在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全力的角逐,而费迪南三人,正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逮捕他们的理由也挺简单─法国标致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在二战期间的合作有可能出卖了法国的利益。
貌似天真幼稚的费迪南本来希望皮埃尔·标致能够为自己说上几句公道话,没想到这位老兄为求自保先把费迪南给卖了。父子婿三人只好再入牢狱,三个月后,儿子费里被释放,回到德国主持保时捷与大众的工作。而费迪南在坐牢期间也没闲着,在法国政府的“感召”下,他帮助雷诺公司改进了小型轿车轿车4C V,给自己的甲壳虫树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不过费迪南并没有因功获得释放,他和女婿依旧被关押在法国的监狱。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眼看就要和前总理再聚首了,如果叫这么一个老头就这么死在法国了,法国政府也有点尴尬,无奈之下,法国人被迫启动审讯,这个时候皮埃尔·标致也终于良心发现了一把,他为老费迪南做出了有利证词。乖儿子费里在外面也是拼了命的赚钱,最终在交出了100万法郎担保金后,终于把瘦得只剩一堆骨头的老爷子领回了德国。
老爷子费迪南在出狱后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和另一个机械狂、自己的儿子费里设计起了一款全新跑车:保时捷356。这款跑车最领先时代的设计就是车身采用了铝合金材料,当然后来因为成本问题,车身还是用了一部分钢材。保时捷356作为第一辆以保时捷命名的跑车,还是让人们见识到了老爷子那无与伦比的机械狂热。
也许是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1950年11月,费迪南在战后第一次回到了英军占领下的沃尔夫斯堡,这时的大众又由兵工厂变回了汽车厂,流水线上制造的,正是老爷子梦想中的平民汽车:甲壳虫。作为费迪南一辈子心血的结晶,甲壳虫从1938年一直生产到2003年,总共制造出了21,529,464辆,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汽车,没有之一。1951年1月30日,费迪南·保时捷去世,这个铁匠的儿子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保时捷与大众日后的纠缠瓜葛,那就是费迪南儿子、女婿、孙子、外孙们的战斗了。
……
1875年秋天,奥匈帝国波西米亚地区(原为德国境内,今属捷克),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小镇里的宁静,铁匠安东·保时捷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对于一个铁匠之家而言,能够拥有一个儿子要比姑娘好得多,这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男孩子总会比女孩子多一些体力干活。父亲给这个孩子取名费迪南,没有文献表明安东对费迪南有什么期望,也许能够接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费迪南并没有辜负老爸的期望,小学毕业之后,他就跑到老爸的铁匠铺里做起了学徒,父子两个每天抡着铁锤干活。嘿咻!嘿咻!嘿嘿咻!汗水泼洒在铁器上,激情洋溢在铺子里,倒也有点其乐融融的味道。不过书念得不好并不代表这小子的脑袋瓜也不好使,小费迪南显然在机械和电工方面很有天赋。在他16岁那年,安东·保时捷的铁匠铺里面多了一整套的店内照明设备,设计者正是小费迪南。而此时的费迪南不仅只在铁匠铺里打工,到了夜晚,他还会到维也纳技术学校上夜校,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在夜校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费迪南这一生中所接受的唯一的正统工程训练。就是在这个夜校听课,据说费迪南还是偷偷旁听的。
1893年,费迪南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瑞士电机企业艾格公司(该公司是现在的世界500强─瑞士ABB公司的前身)半工半读。在这家企业工作的日子里,费迪南在机械设计与开发商的天赋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并在工作的第三年被任命为实验部门的经理。这个职位让费迪南能够接触到汽车,这次升迁彻底改变了费迪南的人生。这种四个轱辘的交通工具令费迪南无限痴迷,而痴迷仅仅是开始,当时的他也许并没有想在汽车行业扬名立万,只是情不自禁地开始从事汽车的设计。
年轻的费迪南显然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心目中的汽车应该是低耗、低噪、低污染的。按照这个理念,费迪南开始设计电动汽车。考虑到当时的电气传动损耗能量较大,费迪南抛弃了当时汽车中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装置,选择了直接把电动机装在汽车的轮子里面驱动车辆前进的方式。这也是费迪南·保时捷申请的第一个专利,那一年他21岁。铁匠的儿子开始崭露头角。
大展宏图图
据说费迪南跳槽到戴姆勒汽车公司的原因是因为洛纳在汽车开发商投入的费用非常有限,所以不得不选择戴姆勒。实际原因嘛,很显然戴姆勒要比洛纳的规模和名气都要大得多。早在1899年,该公司生产的梅赛德斯汽车就在“尼斯之旅”汽车大赛上一举夺魁。这样一家大公司,提供给费迪南的职位和待遇也足够高,谁能够为此不动心呢?
1906年,费迪南没有抵抗住这种诱惑,出任奥地利戴姆勒汽车公司的技术总监,负责汽车、飞机发动机和赛车的研发。十年之后,费迪南被提升为公司总裁。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费迪南在戴姆勒的这些年创造了不少的成就。就像国内随便一个农民企业家都是M B A一样,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慷慨地授予了他“名誉博士”的学位。铁匠的儿子如今已经可以骄傲地被称作是保时捷博士,而且这还仅是又一个起点。
费迪南在戴姆勒工作得很愉快,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许多战斗机和飞艇上装备的发动机正是由费迪南设计的。最终,德国输掉了战争,经济开始进入萧条期,奥地利戴姆勒生产的高档车销量不断下滑,费迪南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生产平民汽车的建议。可公司不想降低身价,最终还有两年就“知天命”的费迪南不得不选择了离开。他来到了素有汽车之都美称的斯图加特,回到戴姆勒总公司担任技术总监。1926年,戴姆勒与奔驰完成合并,而费迪南在斯图加特的这段日子里也小小地爆发了一下,他所设计的梅赛德斯·奔驰的S、SS和SSK超级增压赛车横扫19世纪20年代的世界车坛。随后斯图加特大学也向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好好学习了一下,也授予费迪南“名誉博士”与“名誉教授”的称号。
另起炉灶
可惜没过多久,有点偏执的费迪南旧事重提,他再一次向戴姆勒-奔驰提出了要生产老百姓都买得起的轻型量产汽车的计划,可合并后的公司董事会早就确定了要持续生产豪华车型的策略。事实证明总和老板对着干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第一次对着干还能安抚安抚你,毕竟是人才嘛,不管是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那都是非常可贵的。可你要是老对着干,在老板眼里就是蠢材了。其实这就是IQ过高,EQ不太足,这种偏执一般能够创造出一些奇迹来。怕就怕两者都低还偏执,这种人一般都是吃瘪的命运。好了,书归正题,这一次费迪南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又折腾回维也纳,加盟了斯泰尔汽车公司。
可还没等费迪南把屁股坐热,斯泰尔就被收购了,买家正是戴姆勒,费迪南不得不再次失业。几经周折,费迪南又回到了斯图加特,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再年轻,天大地大,却似乎找不到费迪南的容身之所,既然没有大型汽车企业收留,那么索性就自己去开一间汽车公司吧。
1931年4月,保时捷发动机与飞机设计与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这个公司的工程师和员工都屈指可数。作为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拥有70%的公司股份,另外30%一分为二,分别为阿道夫·罗森博格和安东·皮耶希所有。前者是费迪南的好朋友,后者是费迪南的女婿。安东·皮耶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狠角色,咱们后边还要提及他。除了这些股东,保时捷公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员工,那就是费迪南的二儿子费里。费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老爸的机械天赋,所以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量不小。特别是这个时候的费迪南可谓是身经百战,这种搞工学设计的,一靠天赋,二靠经验,现在的保时捷博士就是妖怪一般的存在。初成立的保时捷就接到了不少订单,其中令其名声大噪的是费迪南为汽车联盟公司(奥迪前身)所设计的赛车─银箭。银箭是汽车制造史上的一个奇迹,老费迪南将16缸发动机安置在了驾驶员后方,油箱放到了车身中部,就像知名卫生巾广告一样“怎么动,都不怕”,这款银箭赛车不管油量多少,都不会影响到赛车的重心。这支箭一射出去,就一举改写了15项世界汽车速度纪录,创造了令人咋舌的406.3公里/小时的极速。
重获新生
设计赛车只是费迪南谋生的手段,这个老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设计平民汽车。
这个理想,使费迪南不断成长,也使费迪南遭遇挫折,但费迪南始终没有放弃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而保时捷公司,也在这个理想的驱动下,不断吸纳资金去完成费迪南的夙愿。
可因为投资高、风险大,投资者们一个个撤资,费迪南不得不把自己的棺材本都往里面搭了。按照这个趋势,费迪南的养老金就要见底了,设计平民汽车的夙愿,也许就会成为遗愿了。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时候应该会出现救世主了。救世主果然出现了,他也许是费迪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还仅仅是德军的一个下士,如今却有可能成为德国的总理。在他的竞选纲领中就有这么一条:“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一辆轿车。”最终,这个人在1933年1月如愿当选为德国总理,他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确实是一个忠实的汽车发烧友,在他当选总理的第十一天,他就主持召开了柏林汽车展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中,他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并且让所有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汽车。没过多久,希特勒就组织会议专门讨论轿车普及问题。在谈到制造“人民轿车”的人选的时候,幕僚们异口同声地推荐一个人:费迪南·保时捷,这家伙一直就想设计“人民轿车”。
1933年的秋天,年近六十的费迪南在柏林皇家饭店见到了这位能够实现他一生抱负的总理。总理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保时捷博士啊,我们德国要人人有车开,就像遥远的东方人人有功练一样,你做得到吗?”费迪南狠狠地点了点头,说了句广告语“我能!”。以上七十字虽为杜撰,但这次会面确实深深地打动了费迪南。据说希特勒对人民轿车是这样规划的:最高时速100公里,百公里耗油少于7升,可乘载一家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车子可以停放在露天地,发动机冬季要防冻,容易启动。希特勒还亲笔画了11张“人民轿车”的草图。费迪南此时泪流满面,请总理放心!请人民放心!“人民轿车”是会有的。
国家成为了费迪南最大的投资者,现在的保时捷博士已经完全不差钱了,他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期限内拿出样车来。好在费迪南这些年一直就在琢磨平民汽车,保时捷公司成立的时候,内部就曾开启了一个叫做Type12的小型轿车设计计划,如今的“人民轿车”设计不过是顺水推舟。全体员工在保时捷博士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的速度推进汽车设计。在1936年的10月12日,费迪南拿出了自己的三辆样车。德国汽车协会对样车进行了重点测试。5万公里的试车证明:这种轿车是汽车制造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人民轿车”风阻小,行车平稳,车速高、油耗少,完全符合伟大总理的规划。于是希特勒决定建立一个汽车厂来生产这种轿车,费迪南这一年已经六十一岁。1938年5月26日,“大众汽车公司”诞生。第二年,大众生产的“人民轿车”在柏林汽车博览会上参展。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看到这个奇怪的造型,嘲笑这个车简直就是个“bettle”,甲壳虫轿车因此得名。
命运多舛
1939年7月,建厂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开始正式生产甲壳虫汽车,费迪南让人民都能开上小汽车的心愿眼看就要实现。可总理却有了新的打算。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人民轿车”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摇身一变成为了“军官轿车”。甲壳虫的车身硬度大幅加强,被投入到各个战场。不久之后,“人民轿车”还被改造成了吉普车和水陆两用军车得以大量生产,而真正民用的甲壳虫,仅仅有数百台。费迪南此时的心情很是纠结,眼瞅着人民轿车变成了战争工具,可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是国家的元首,也是帮助自己实现毕生愿望的知己。
吉普车不能改变战争,但是战车可以。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专家,费迪南“有幸”参与了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这种坦克采用了克虏伯设计的炮塔,保时捷设计的车身,迈巴赫设计的发动机(不知道克虏伯与迈巴赫是谁的童鞋请自行查阅资料)。这个阵容几乎是世界上最牛B的机械设计组合,而虎式坦克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令对手胆寒。一个德国上尉曾经驾驶虎式坦克把一个纵队的英国坦克都给做掉了。虽然最终德国战败了,但是虎式坦克却让盟军吃尽了苦头。不仅仅如此,费迪南还设计了“象”式坦克歼击车,这东西在战场上同样给盟军制造了不少麻烦。
也许保时捷博士是希望制造点凶猛的武器赶紧把战争打赢了,这样就能继续制造“人民轿车”了,可德国最终战败,为战争“尽心尽力”的费迪南和他的儿子费里、女婿安东全都被盟军判定为战争罪犯。
在随后的审判中,法官发现费迪南本人虽然是个机械天才,却好像是一个政治白痴。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费迪南在装疯卖傻,但作为一名极客,我们更相信这很可能是技术宅的本色。费迪南与儿子、女婿很快就得到了释放,可一不小心,这三个人又卷入了法国的一个政治漩涡。受法国工业部长邀请的三人却被法国司法部长给逮捕了。原因是战后的法国也存在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全力的角逐,而费迪南三人,正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逮捕他们的理由也挺简单─法国标致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在二战期间的合作有可能出卖了法国的利益。
貌似天真幼稚的费迪南本来希望皮埃尔·标致能够为自己说上几句公道话,没想到这位老兄为求自保先把费迪南给卖了。父子婿三人只好再入牢狱,三个月后,儿子费里被释放,回到德国主持保时捷与大众的工作。而费迪南在坐牢期间也没闲着,在法国政府的“感召”下,他帮助雷诺公司改进了小型轿车轿车4C V,给自己的甲壳虫树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不过费迪南并没有因功获得释放,他和女婿依旧被关押在法国的监狱。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眼看就要和前总理再聚首了,如果叫这么一个老头就这么死在法国了,法国政府也有点尴尬,无奈之下,法国人被迫启动审讯,这个时候皮埃尔·标致也终于良心发现了一把,他为老费迪南做出了有利证词。乖儿子费里在外面也是拼了命的赚钱,最终在交出了100万法郎担保金后,终于把瘦得只剩一堆骨头的老爷子领回了德国。
老爷子费迪南在出狱后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和另一个机械狂、自己的儿子费里设计起了一款全新跑车:保时捷356。这款跑车最领先时代的设计就是车身采用了铝合金材料,当然后来因为成本问题,车身还是用了一部分钢材。保时捷356作为第一辆以保时捷命名的跑车,还是让人们见识到了老爷子那无与伦比的机械狂热。
也许是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1950年11月,费迪南在战后第一次回到了英军占领下的沃尔夫斯堡,这时的大众又由兵工厂变回了汽车厂,流水线上制造的,正是老爷子梦想中的平民汽车:甲壳虫。作为费迪南一辈子心血的结晶,甲壳虫从1938年一直生产到2003年,总共制造出了21,529,464辆,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汽车,没有之一。1951年1月30日,费迪南·保时捷去世,这个铁匠的儿子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保时捷与大众日后的纠缠瓜葛,那就是费迪南儿子、女婿、孙子、外孙们的战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