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永不衰竭的创富引擎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技术
  • 发布时间:2010-10-11 09:11
  美国人已经不会致富了?

  现在,美国整体经济持续低迷,股市摇摇欲坠,重工业几近消亡,房地产业已经塌陷,而飞机制造业、汽车业、银行业都转向华盛顿乞求政府援助。从另一层面,它们的命运与负债累累的普通老百姓具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经济看不到希望,坏消息遍布之时,我们却忽视了另一重要的事实: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已悄然而至。

  技术,我们谈论的重点

  技术发展不受人类左右,具有其客观属性。具体一点,现在谁是议会大党,谁是美联储主席,都不会对它产生影响。大到工业生产的组装线,小到智能手机,它已经在一个世纪以来融入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最重要的是,它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应该如何扮演。更为确切的一点,这种推动力必须能增加整个国家的有形财富,促进经济繁荣。

  科技,正在用一种古老的方式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之前的经济繁荣衍生出了让人们难以置信的“市场资本化”,这些资本目前正握在投资者的手中。

  早在30年之前的1980年,整个股票市场中只存在3家航空母舰式的大公司:埃克森公司、IBM、AT&T。这3家公司现在仍在我们的视野中,并且市值已由之前400亿美元跃升到6500亿美元。但在技术的推动下,另外21家公司异军突起。

  这24家顶级公司在1980年是什么样子的呢?包括苹果、微软、思科、谷歌和甲骨文在内的技术公司当时要么没有上市,要么根本未曾出现。

  当时,因特尔已在,可并不起眼。IBM虽然已是行业领袖,但也只是在笨重的大型商务机器市场称雄。惠普仍没有推出喷墨、激光打印机,沃尔玛仍然在苦寻最终改变其命运的高效率、自动化配送系统。

  仅仅30年的时间,世界已变得如此之快。

  未来,仍旧靠技术

  戴尔电脑的广告语“伙计,你需要一台戴尔电脑!”曾风靡一时,不过现在广告词应为“伙计,从1988年的派对出来后,你已经挣了230亿美元”。全球电子元件储存商EMC也从1986年时的一家小公司成长为现在市值达到37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此外,生物技术的领导者Celgene自2000年以来已经为其股东创造了高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现象。美国不同的产业中都有一些小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印钞机”。直到如今,当经济仍在挣扎,并有可能陷入第二次衰退之时,技术发展将继续催生新财富。

  餐馆软件巨头OpenTable创立于2000年,并于2009年首次公开募股。现在,它的市值已达到10亿美元,而且发展势头仍然锐不可当。同样建立于2000年,并在去年公开募股的网络安全服务商Fortinet为其股东所创造的价值已达到11亿美元,而且得益于新兴市场的发展,其未来被普遍看好。

  当然,在1980年至2000年间的20年内,钱是如此的好挣。假如你在这段最好的时期投资的话,纳斯达克(NASDAQ)很有可能会让你的每1美元变成30美元。你根本不必担心你投资的究竟是什么,你只需要把钱放进去就可以了。

  不过,随着2000年泡沫的破灭,曾经的一切都已变得虚幻,网络危机让经济陷入衰退,盲目投资的时代也理所当然地画上句号。纳斯达克指数又回到10年前高位时的一半。

  科技能否挽救经济

  技术本身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它不会停歇,也不会放慢前进的脚步,惟一改变的只是它不再宠爱华尔街。发明家不断创新,企业家继续销售其生产的产品,而消费者则继续购买。

  其实,时机并不晚。现在精明的投资者也许得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来挑选好的投资品。幸运的是,获取财富的新机会仍然大量存在于各部门内部。

  有些悲观人士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负面因素,例如石油泄漏、隐私权受到侵犯、战争等。不过,我们还是得承认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长、更好、更健康、更舒适,也更富有乐趣。同样的,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这种趋势会在中途停止。事实上,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才刚刚起步,前途将会一片光明。(当然,我们现在仍处于这两类技术的过渡期,所以也没有必要自吹自擂)

  此刻,文章开头部分的疑问可以做出解答:至少从最重要的一环来说,未来我们并不会失去创造财富的动力。随着新技术不断积聚,这一趋势将会加速前进。

  可以预计的是,过去30年间大公司8倍的增长速度在未来30年内将会不足为奇。而且,许多国家会加入这一行列。现在,中国与印度企业能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20多家,到2040年的时候,可能有现在闻所未闻的新兴公司将会崭露头角。

  作为一位投资者,上一轮经济繁荣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在新兴公司刚起步的时候进行投资。其实在未来30年间,这一规则同样适用。

  不同的,只是这些公司的名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