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暖暖的“泡汤”文化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冬天,泡汤,温泉
  • 发布时间:2016-01-20 17:26

  立冬已过,冷风嗖嗖刮的起劲,不免让人怀念起泡汤时的温热。在热腾腾的氤氲中,把疲惫交给流水,使自己的每个细胞都有浸润心肺的快感,这是何等的惬意啊。

  “此地有温泉,浴之气爽;然荡胸忘俗虑,酣梦傲神仙。身净如无物,心澄别有天;松涛应一醉,风咏迈前贤。”这首《北投杂咏》道尽了温泉“泡汤”的享受。

  立冬过后,阵阵寒意袭来,干燥的皮肤和噼啪作响的筋骨让人无比想念那氤氲的泉水。这个时节,带上宝贝一起去泡个温泉,享受一家人的“泡汤”之乐,在热腾腾的氤氲中,把疲惫交给流水,使自己的每个细胞都有浸润心肺的快感,这是何等的惬意啊。

  泡温泉养生历史悠久

  我国劳动人民发现和应用温泉治病,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经》里就有了“温泉”的记载。1000年前的《山经注》记有:“寇水出代群灵丘县高压山……,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公元400年,北周庾信写了《温泉碑文》,记述了温泉的治病作用。明代杨慎著的《安宁温泉诗序》,概括了我国温泉的分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国最早的温泉分类学者之一。可见,中国的温泉养生历史非常悠久。

  而华清池则是国内有文字记载开发利用最早的温泉,恐怕也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温泉,素有“天下第一温泉”之称。早在西周时这里的温泉便已被发现,叫“星辰汤”。幽王曾在此建“骊宫”,至秦始皇以石砌池,名“骊山汤”、“神女汤”。后经汉、隋、唐历朝帝王修扩,至唐玄宗时,宫室扩建并纳汤池于其中,宫室改名“华清宫”,汤池从此也改叫“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记录的便是杨贵妃在海棠汤出浴后的娇态,为世人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贵妃出浴图”。据说,杨贵妃能长期“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六七十岁仍风流倜傥,都与长期泡汤沐浴大有关系。

  感受“泡汤”魅力轻享慢优生活

  如今温泉泡汤已经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寒冷的冬日里全身徜徉在热气腾腾的水里真是极致享受。趁着休假时间,带着萌娃全家去感受泡汤的乐趣,轻享慢优生活,你会发现,温泉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享受。

  林中氧 涤荡心灵好清新

  选择山林中的温泉,等于来到一个天然的氧吧。这里树木成荫、空气清晰、鸟语和花香,一样都没少。带着萌娃自驾前往,一路领略山中美景,远离雾霾,呼吸新鲜空气,整个身心都会好舒服。碧水蓝天,湖边茅草,颇有一番野趣。

  松下泉 山峦环抱泡温泉

  步入温泉区,只见山泉潺潺与松涛阵阵“竞相成色”。整个景区,步步皆景。夜间,星月相辉,泉水霓虹相映,在万籁寂静中,偶闻松涛、蛙鸣,更增添青山幽谷之浪漫、野趣。

  山中居 慢优生活最享受

  当然,在山间居住也是一大享受。感受着别具匠心的山水花园建筑风格,与周边黛青色起伏的松林融合一体,更有豁然开朗之感。不少温泉区内还建有各类娱乐、健身、养生项目丰富多样,你只需要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就行了。

  全球“泡汤”好去处

  温泉是大地无私馈赠给人类的稀缺资源,历来是帝王将相的专属,一直到今天为止也只与少数人结缘。温泉对于美容、养生、医疗的神奇功效被无数人追捧。

  以下为您搜罗全球5个著名泡汤好去处:

  1、中国汝州天泽湾温泉

  在中国汝州,有一股温泉历来被称为神泉,出水温度高达到57℃—75℃,含有50多种化学成份。PH值7.72,其弱碱性水质对人体相当有益,既符合温泉的定义又符合矿泉判断标准,同样也符合医用矿泉标准,对于皮肤病、关节炎、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疗效奇佳。

  2、法国Vichy温泉

  法国是一个盛产奢侈品的国度,也是一个被神话的国度。但这里的水不只属于这里的人们,它更是法国人的骄傲,泉水含有60种微量元素,具有舒缓、抗过敏、增强皮肤天然保护能力的功效。就因为如此,这里不仅成为了著名的休闲旅游城市,还是欧洲健康美容和休闲用品的生产中心,著名的化妆品品牌薇姿就生产自于此。

  3、法国理肤泉

  理肤泉小镇位于法国中部,距离巴黎约300公里,在一个典型的法国小镇,风景如画。长久已来,理肤泉即被熟知其温泉水对皮肤有显著的疗效,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开始以温泉水来治疗部分皮肤疾病。拿破仑征战南北,骁勇善战,也曾带领他的士兵在理肤泉疗养皮肤,并且在此建立了温泉治疗医院。从此理肤泉成为法国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最为知名的温泉治疗中心。

  4、韩国釜谷温泉

  釜谷温泉,含有20多种矿物质,釜谷温泉是典型的硫磺温泉,具有镇定肌肤、治疗皮肤疾病的功效,位于德严山麓,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口锅子,所以被称为“釜谷”。这里的温泉,水温度高达摄氏78度,可以将生鸡蛋烫至半熟。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