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资金,存得多不如用得好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社区资金
  • 发布时间:2016-01-23 15:31

  之前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已年过六旬的老干部,谈及以前曾做过的社区工作,他依然热情饱满。但他也提到在工作中遇到过的问题。

  “比如小区的下水道堵了,谁来承担疏通费用?”他告诉记者,他之前工作的老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但有财政每年划拨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不过,每一次疏通下水道,公共服务资金都帮不上忙。

  这名老干部告诉记者,按经费使用的规定,先要举行招投标程序,确定疏通公司,然后签订协议,最后才进场施工。“按程序来无可厚非,但下水道堵了等得了这么久吗?”

  要尽快找人来疏通,但又不能直接申请动用社区公共服务资金,这名老干部只能一方面通过社区联系附近的施工队,另一方面上门找到住户,让每户凑十几元。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每家每户出的钱也不多,但该用在这上面的社区资金却没有派上用场。

  除了关键时候“掉链子”,开展文化活动时,社区资金似乎也难用。比如社区想要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就需要请文艺社团来表演。“但是像演员的演出费这类支出存在一定弹性,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能确定花多少钱合适。”这名老干部说,正因如此,社区的一些文化活动常开展不起来。社区资金也就这样一年年累积下来。

  事实上,社区资金用得好,比存得多更有意义。这名老干部建议:“如果政府部门能够为弹性的支出提前拟定标准,是不是活动开展起来就有章可循,可以避免超支?”其实,有些事情,按现有规定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有的社区干部怕麻烦,找托辞罢了。

  本刊记者 夏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