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廉洁DNA重新焕发生命力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廉洁,反腐
  • 发布时间:2016-01-23 16:53

  从某种程度上讲,做官比做人更难。有些人会做好人,但恰恰做不了好官。

  反腐为何老盯邻水?邻水算不算塌方式腐败?

  有人问,广安市纪委为什么老是盯着邻水,和邻水过不去?大家反思一下,是市纪委和邻水过不去,还是反腐新常态、邻水人民与邻水的违纪违法干部过不去?李隆席(原邻水县委书记。编辑注)等人,在十八大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请问该不该查?再看看社情民意,2014年,邻水县“天成指数”全市排名第一、群众信访举报量全市第一。省纪委对全省183个区市县进行群众满意度“通评”,邻水排在158名。这些数据不值得我们在座每位同志深刻反思吗?

  于是又有人问,邻水县的腐败问题算不算“塌方式”腐败?我的回答是不算。因为从市委和市纪委掌握的情况看,尽管邻水县近年来较为集中地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给全县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在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应当承认,邻水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近年来邻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邻水有几个数据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至少有五个第一:一是工业经济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三是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连续8年全市第一;四是中考连续7年、高考连续21年全市第一;五是新农合参合率连续6年全市第一。我想,取得这样优异成绩,说明我们邻水是一片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大事的热土,说明我们的干部有冲劲、有担当、有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市委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既不会“一叶障目”,更不会“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不是民风彪悍,邻水不缺廉洁DNA

  我刚到广安时,就有人说,邻水民风剽悍、好争斗,是写进县志的。我查了史料,的确,这种说法是有记载的,但那是清初的县志上说的。到了道光初年,重修的《邻水县志》里关于民风民俗是这样描述的:“旧志载喜争讼,好佛事,今已渐革,不似初俗”。就是说现在已经改变,不再是喜争讼那样了。道光十四年又增修县志,其记述的民风已大变,官民都很优秀,求学成功的人在八属中排第一。这充分说明,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要老是拿陈年旧事自贬;也说明没有改变不了的风俗习惯,近些年来邻水一度风气不正,我认为是官风带民风所致。只要在座各位带头认真反思和主动改正,相信以后邻水就会真的迎来新生。

  廉洁DNA在我们邻水历史上是绵远的、厚重的、高质量的,这一点在邻水历本县志上均有记载。近现代尤其是解放以来,邻水也涌现了大量的政治品德高洁的领导人,比如张振东、王建庭、董英富、钟鼎铭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又考证了一下,发现邻水本地从不缺廉能高洁人士。邻水缺廉洁DNA吗?不缺!到了我们这一代能让它断了吗?不能!我们邻水人一定要把廉洁正能量发扬光大,让它传承,让它永世延续下去。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希望大家以过往为鉴,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心步入真常态。

  纪委不是党内公检法,而是预防干部滑向深渊、走上犯罪道路的机关。最近两年邻水连续发生腐败案件,我们是时候反思了!那些还在犹豫、还在徘徊的人,真是米汤洗头——糊涂到顶了!是时候收手,是时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希望那些有问题的人,尽快跟组织说清楚,如果不严重,以后还可以做你的官,好好做你的人。否则,迟早要还的。罔顾法纪,伸手要、伸手拿,陷入利益格局、拒不回头的,那就伸手捉手、伸脚捉脚!我们说到做到!

  不要拿“做官先做人”说事,耿直与否与个性无关

  很多人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要做官先做人”。不可否认,有时候是这样,人都做不好,就不要做这个官了。但是大家要明白,做官自有做官的原则、底线和规矩,不能借口做人而坏了这些原则、底线和规矩。邻水人讲义气,说火箭都要刹一脚,就把原则和规矩丢一边了。于是有一有二就有三,渐渐就会把做官的原则、底线和规矩都放弃,用来服从所谓的“做人”。到最后,一出问题,官和人都做不好。我这样说,并不是不让你去做人,而是要谨守政治规矩和底线。从某种程度上讲,做官比做人更难。有些人会做好人,但恰恰做不了好官。

  李隆席忏悔录里有一段关于邻水人耿直的话,他说,“我认识邻水人所谓的耿直,其实只是他们建立起利益同盟后齐心协力谋取更大利益的代名词,耿直与否与个性无关,与利益有关,利益趋同,则为了共同求财而舍身忘死,貌似耿直。一旦利益分歧,则同室操戈、兄弟反目、过河拆桥、人走茶凉者比比皆是。耿直不耿直是相对的,是与利益有勾连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这跟刚才我说的“不要轻易拿‘做官先做人’来说事”是同样的道理。李隆席在此当过县委书记,他的忏悔一定是痛彻心扉、至为真切、至为深刻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到这一点,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动不动就相信别人耿直了、或者与别人“耿直”了。我们办案也有这样的经验,进去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耿直人。认真想想,耿直还真不是个性格概念,而是与利益相联系的,大家务必要牢记。

  对干部、对欲望:要系紧安全带

  大家一听这话应该就能明白,一方面是对干部、对管理对象,要加强管理监督。另一方面,不能放纵欲望,由着性子来。纪委是个关爱干部、执纪监督的机构,一定要理解纪委的一片苦心。我们尽可能地把防线往前靠,把纪律挺在前面,就是想“家养”干部,就是想让我们的干部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下一步,市纪委将推行干部精细化管理,每名干部(包括村干部)先送12分基准分,从“小毛病”给你扣分,针对上班迟到、撒谎、违反社会公德、该签字的不签字、借办事之机刁难管理服务对象等等“小毛病”按情节轻重扣分,直到12分扣完。这种扣分制度就像驾照的管理方法一样,扣到一定程度就吊销你的资格,让你去回炉培训。要是培训还不过关,就只能采取辞退、组织处理等一些措施了。哪个人的错误不是从小错误积累起来的呢?查办案件时,我们有一个尴尬,就是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不查就是个优秀的干部,一查就是个罪大恶极的人。这就是一开始不闻、不问、不管,到了最后算总账导致的。

  同理,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人要是不加控制,敞养自己的欲望,甚至让自己的欲望变成“跑山鸡”,那会是个什么情况?会无恶不作的。

  李隆席在《忏悔录》里面写的一些话让我感慨颇深,他把自己这些年来为邻水所作的贡献做了一些列举,在座的各位也都是见证人,不可否认,他真的为邻水做了一些好事。但,即使李隆席为邻水干了100件好事,只要其中哪怕只有1件是为他自己办的,这个1都会大于100,就足够把他“否决”掉。这就是政治生活中的“1>N”道理。在公与私的问题上,请大家务必记住,妄取一毫都要出问题。

  最近一年多来,邻水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市委号召,在群教活动中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在“5·16”事件中经受了一次严峻的法纪考验,在“三严三实”活动中又经受了一次严实的守纪律讲规矩专题教育,干部群众们已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进步。要坚信,“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诚挚希望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开创邻水更加美好的未来!

  演讲人 刘光辉

  推荐理由

  本文出自2015年9月广安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光辉在邻水县党风廉政建设千人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以来,当地陆续查处了系列腐败案件,涉及不少县级领导和重要部门一把手。为正视听、明是非,振人心,刘光辉专门作了这次“交心谈心”为主旨的讲话。全篇逾万言,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与历史文化,释做人为官之道,立规矩纪律之威。本刊辑取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