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水墨 品味中国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水墨画,包容性
  • 发布时间:2016-04-15 11:07

  ——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纪要

  水墨艺术是一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水墨强调诗书画印的综合,给世人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诗意化栖居;当代水墨则不仅注重对当下现实的观照,也注重精神层面的诘问与隐喻。一笔一墨之间,一黑一白之际,强调笔墨修炼的水墨艺术成为抒发性灵、观照人生之载体。

  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家项目“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由王艺、王东声主持,于2015年初启动。项目分为四个部分:系列展览、艺术沙龙、专题片以及出版物,以整体性的角度对中国水墨艺术加以全方位的解读,以深入浅出、易于被各种文化背景中的受众接受的解读方式,借助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覆盖效应,将中国水墨艺术的有效价值与积极意义传播出去。

  其中,由王东声、王艺担任策展人的“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大美水墨”系列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大美水墨·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以线性脉络的方式,分为“远古到隋唐时期”“五代两宋到明清”“鸦片战争至今”三个阶段,图文并茂地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读。

  11月7日至14日,“大美水墨·当代邀请作品展”共展出148位当代艺术家的148件作品。展览从“传统”与“现代”两个类别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水墨作品,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水墨艺术的现状;二是打破专业艺术机构、艺术院校与职业画家群体之间的身份界限,打破从事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当代水墨进行了评估与考量;三是兼顾“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整体性传统修为方式,以及注重图像塑造与凸显观念性等艺术表现形式,尊重各自理路的坚守与探寻,做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多角度地展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创作成果。

  12月19日至30日,“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则集中展示了富有代表性的26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一百三十余件作品。这些艺术家的风格各不相同,但都以水墨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他们或者关注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注重对艺术本体的探寻,或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从他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们对生活和对社会的思考。有的艺术家由书入画,借鉴笔墨的线条之美塑造绘画中的形神之美;有的以丰富多变的色彩渲染出抽象的造型;还有的将西方的艺术观念融合到传统的水墨理论之中,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新图式和新语言。

  从“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的系列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历久弥新的中国水墨的时代特征:

  首先,水墨画显示出极强的包容性。水墨这一概念与文化传统、价值追求以及哲学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其形态不断泛化和多样。很多艺术家主动尝试运用水墨媒材表现当代艺术观念。造型和题材方面的创新以外,更多的是对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与尝试。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现代水墨等名称层出不穷,图画化、符号化、碎片化、抽象化等现象也异彩纷呈。

  其次,水墨画显示出平易近人的日常性。与宋元文人追求平静雅逸的心境不同的是,当下水墨画领域中围绕人类活动、日常生活、时代变迁等题材展开的创作屡见不鲜。现代人物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大大超出了传统范畴,反映了却又不囿于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多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从而也引发了诸多思考的优秀作品。

  再次,因为日常性所以产生了叙事性。传统水墨画的山水、花鸟乃至人物画到后期大多追求一种相对“静”的状态,和世俗生活相隔甚远,“景”和“人”都成为一种单向度的符号化的存在。但我们发现,现代水墨能充分地表达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彷徨、无聊等情绪,以及关于现代性的具有批评性的思索。无孔不入的现代主义、全球化的思潮,以及现代之后的西方观念背景的强大影响,逐步在水墨实验中塑造出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自我的艺术图式。这样的背景之下的水墨画,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以及个性鲜明的画家的一个鲜活的注脚。

  在集中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水墨作品之外,项目还开展了其他活动。

  与三场展览相匹配的是两场艺术沙龙,从理论层面对当代水墨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11月7日“大美水墨·当代邀请作品展”开幕当天下午的第一场艺术沙龙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水墨与文化战略”,由策展人王东声担任主持人,徐里、陈明、杭春晓等理论家作为沙龙嘉宾,与在场的众多艺术家以及观众分享了当代中国水墨发展多元化状况的艺术观点与建议。12月19日“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开幕当天下午的第二场艺术沙龙以“笔墨精神与水墨问题”为议题,策展人王东声、王艺与参展艺术家季酉辰、洪惠镇、钟孺乾、何建国、林容生、何加林、张江舟、魏青吉,以及祝东力、黄纪苏、王焕青、韩朝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不同领域的研究专家的发言触及到了关于“水墨”与“话语权”,以及“传统”与“创新”等多个角度的问题。

  作为项目成果之一,《大美水墨》系列专题片与文献展相互呼应。专题片分为四集,前三集和“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的逻辑基本一致。第四集着重展现自“85美术新潮”至今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现状,梳理出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表现性水墨等不同的流派、风格及其代表人物。此外,“大美水墨系列丛书”作为“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最重要的成果也即将出版上市,丛书以纵向与横向的梳理方式,对中国水墨艺术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该套丛书的特点是:一是力求对水墨艺术进行脉络式的梳理;二是推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绘画流派和画家,全面呈现古往今来的水墨经典作品;三是钩沉画史上被遮蔽、被忽略的有才华的画家;四是收录部分被自身书法、理论研究之名所掩盖的书家、理论家的水墨作品。

  该丛书包含《大美水墨·古代作品卷》《大美水墨·近现代作品卷》《大美水墨·当代邀请作品卷》《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卷》四本画册和一本文集《中国水墨读本》。“古代作品卷”和“近现代作品卷”两本画册共选取和收录了自东晋至近现代的两百六十余位艺术家的两百九十余件作品。“当代邀请作品卷”和“当代主题作品卷”则作为两次展览的配套画册,展现了174位画家近三百幅水墨作品。作为出版物中的重点,《中国水墨读本》分为水墨之术、水墨之道、水墨之流三个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喜爱中国艺术的国内外朋友系统介绍水墨画,探讨如何解读水墨画,如何在水墨画中体悟审美意趣。

  笔墨是无可代替的艺术语言,本身具有强烈的文化符号特性,体现着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国文化和民族心理特有的气质和意味。在改造传统语境、寻求新的艺术样式和图式的潮流之中,笔墨功夫仍然是衡量一个中国画家是否登堂入室的首要标准。但要成为更优秀的艺术家还需要有强大的创造力,作品中的理念、诗意与语境是更加重要的。对于画家们的创作来说,多元并存是必然的。在今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或许并不具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但对于有的人而言却往往是“心”与“境”相互融会的永恒主题;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样富于哲思的诗意,才是和现代性的今天更为契合的内容。

  “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作为一个中国艺术的国际推广项目,力求从创作和理论层面彰显水墨艺术的传统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推动水墨艺术对域外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广泛传播,期待能引发国内外对水墨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理解及思考。因此,未来几年本项目还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对水墨艺术在全球的艺术领域中的进一步推广,并期待水墨艺术最终真正能够在各种文化语境中生根发芽,让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颂久远,福泽四方。

  管清风 责任编辑:刘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