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看不看风景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创业,企业,HR管理
  • 发布时间:2016-04-21 14:02

  六年前的夏日,北京大学EMBA面试现场。面对主考官,我信心满满。

  我简单介绍过公司情况后,主考官发问:“公司成立六年多了,为什么规模没有做大?”

  我:“不想做大。”

  主考官:“为什么不想做大?”

  我:“我觉得做大了没有什么意义,我的人生信条是:赶路不忘看风景!”

  十五分钟的面试转瞬即逝,主考官问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这次面试,现在想把公司做大吗?”

  我:“不想。王均瑶三十八岁留下三十八个亿毫无意义!”

  其实当时我的公司已是当地期刊和会展广告界的NO.1,只是比起面试竞争对手动则上亿资产的“大咖”们相比不在一个重量级。既然北大的校训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我何不另辟蹊径?

  赶路,不看风景

  面试结束,我去拜访好友陈海斌先生。听过我的面试过程,陈总说:“坏了!商学院要的不是赶路不忘看风景的人,而是创业疯子。因为商业领袖骨子里就应该充满着激情,事业永远在路上……”

  我终于没有等来自己认为唾手可得的录取通知书。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会选择创业吗?”我开始重新思考人为什么要创业。陈海斌说“想赚钱就别创业”,原来创业家就是创业疯子,他们以创业为乐,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创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永远没有终点。

  我的眼前浮现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

  第一次,他听到妻子分娩时的呻吟和婴儿的哇哇啼哭;第二次,他看到儿子依偎在母亲怀中向他招手;第三次,十多岁的儿子使劲把他往家里拉。每一次大禹都因为水未治平,放弃回家。

  圣人可以为大家牺牲小家,放弃生命中很多风景,舜作为投资人看中的就是大禹这样的CEO。“三过家门而不入”无可厚非,但对妻子分娩、儿子招手和拖拽都无动于衷,未免太不尽人情了。我开始怀疑故事的真实性,直至有一天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那是1996年“五·一”节前的一个晚上,沈阳的夜晚春寒料峭。沈阳国际广告贸易公司李东总经理的办公室里,我约好的重要客户如期而至。从产品到市场,从媒体到策划,李总畅谈正酣,电话突然响起,里面传来女儿稚嫩的声音:“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的手术要开始了!”李总拿起话筒,只有一句话:“爸爸忙呢,乖!”电话再次响起,稚嫩的声音加上了愤怒、无奈和习以为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这次李总一言不发,内疚之情溢于言表,但还是缓缓地挂断了电话,回到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刚刚的插曲看不出一丝痕迹……

  五千年前的大禹和今天的李东都为了赶路不惜放弃最美丽的风景,这风景不仅是和家人的团聚,还有那么多闲情逸致。

  如果选择做个普通人,大禹和李东都可以悠闲地赶路,路边风景尽收眼底。但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兼得鱼和熊掌了。儒家的中流砥柱、道家的顺其自然、佛家的万法皆空,都在HR管理乃至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中有用武之地,但对一个创业者来说,“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还不到时候,“万法皆空”更多体现在出世间法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是“中流砥柱”精神:赶路,不看风景!

  “中流砥柱”一词来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文中的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几千年来一直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描述中流砥柱石:“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这不正是“赶路不看风景”那舍生取义、力挽狂澜的精神吗?

  如果说大禹和李东不看风景是一种精神,那么王石不看风景则是一种智慧:

  王石在他的自传《道路与梦想》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在他登顶珠峰的前一天傍晚,海拔8000米营地,帐篷外的风景异常美丽,犹如仙境。几乎所有人都不顾疲劳与危险,跑出去欣赏这可能是一生难得再见到的风景,并拍照留念。团队中最为热爱大自然且酷爱摄影的王石却在帐篷中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顺利完成登顶。王石登顶成功后接受采访时说:“自从第一脚踏上珠峰,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登顶,与此无关的事情,我一概不做。”

  我暗暗问自己:“如果再去EMBA面试,还会赶路不忘看风景吗?如果去企业应聘,HR希望的是赶路不忘看风景的人吗?”

  赶路,不忘看风景

  笔落此处,二十年前李东挂断女儿电话的场景历历在目,每次回忆起此事总是心生感慨。但一位朋友的问题让我浮想联翩:“如果拥有李总这样的事业而以身体健康为代价,你愿意吗?”

  答案不言而喻:赶路和看风景最好相得益彰。

  “王均瑶三十八岁留下三十八个亿毫无意义!”这是我EMBA面试时留下的结束语,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对王均瑶的误解这么深:

  被认为“将生命的能量提前用尽”的王均瑶其实并不排斥“赶路不忘看风景”的人生哲学。他像陀螺一样永不停歇,但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希望能够逐步从董事局退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来学习。”这思考和学习是促进赶路的风景。

  有一次王均瑶病愈出院回到办公室,他长嘘了一口气,兴奋地说:“离开公司这么长时间,真是憋死人了,我要好好地感受办公室的气氛!”办公室就是他眼中最美的风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革命是身体的本钱。对王均瑶来说,赶路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这道风景是工作与生活的合二为一、相得益彰。

  赶路不忘看风景,前提是不耽误赶路。就像《庄子·逍遥游》中的许由,让自己发挥比治天下更大的作用。

  尧让天下、许由不受的故事,表面上看,许由答复尧的理由是:第一,他认为尧已经把天下治理得挺好了,第二,天下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

  表面上看,许由太缺乏救世的精神了: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就不需要好上加好吗?天下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就不受天下,哪有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了看风景不去赶路,许由真的是圣人吗?

  也有观点认为:一方面,天下没到非许由亲自出手不可的地步,所以许由看自己的风景,让别人赶路;另一方面,“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做事何需“创业疯子”的精神,再多的财富有什么用处?

  如果这样理解许由“赶路不忘看风景”,“看风景”未免显得太自私了。其实许由不受天下的理由在肩吾和连叔的对话中能体现出来:

  庄子进一步借连叔之口道出了许由的思想: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治理,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回事!那样的人,他所留下的尘埃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人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己任呢?许由才是王均瑶的理想:“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就是工作与生活的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不把管理万物当己任”,就是“逐步从董事局退出来,用更多时间来学习和思考”。许由不受天下,是让看风景促进赶路!尧赶的形而下的“路”,许由赶的是形而上的“道”。

  许由的逍遥溢于言表,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资格看风景。赶路不忘看风景的前提是:先“赶路不看风景”,然后“看风景不耽误赶路”。EMBA面试时,如果我的企业规模和实力不输于竞争对手,然后再能“赶路不忘看风景”,那录取通知书就会花落我家了。到企业应聘时,如果让HR感觉你工作得心应手、生活毫不马虎、工作与生活相得益彰,应聘也就马到成功了。

  赶路人,HR的风景

  “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公司里总有为了赶路不看风景的人,也有赶路不忘看风景的人。在HR眼里,他们都是一道风景。

  老板和HR都希望企业里赶路不看风景的人多些,但往往是大多数人都想着幸福指数,工作是为了谋生,赶路是为了看到更好的风景。于是,老板圈里总有人抱怨员工缺少主人翁精神,HR也抱怨员工总是更关心薪水和福利。

  有朋友问我企业里的主人翁是谁?我说按字面意思应该是企业主了。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们没有理由让所有人赶路不看风景!企业就是看风景和不看风景的人的集合体,正如《孟子·公孙丑上》说的那样:“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

  居上的贤者是最高决策层,赶路不忘看风景。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说,他的时间分成三个部份,三分之一用来处理企业重大的事情,三分之一和学者专家交流,三分之一用来思考。处理重大事项,难免影响家人团聚、闲情逸致这道风景;但交流与思考就是促进赶路的风景。

  居中的能者是指中层干部一定要能干,不惜为赶路放弃很多风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诸葛亮,一旦进入中层干部的角色,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要有度,适当放弃闲情逸致、以工作为乐,赶路便成了风景。

  居下的工者是各个部门的技术骨干、专业人才,还有工作在第一线的员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当元帅就要不赶路耽误一些风景。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不是坏士兵,做好本职工作,一边赶路一边看风景,只要不耽误赶路就行。《汉书·货殖列传》的“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是对普通百姓而言。一边赶路一边看风景,恰恰正是企业管理者要为员工打造的工作环境。

  居侧的智者是企业“身外的大脑”,他们则将企业看成一道风景。“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企业如果有这样的身外大脑,何愁不能基业常青?

  贤者、能者、工者、智者,都是HR眼中的风景。作为企业里HR第一责任人的CEO,“只缘身上此山中”还不够,还要真正“识得庐山真面目”,选对、用好贤者、能者、工者和智者。

  贤者、能者、工者、智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可到底赶路该不该看风景呢?《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两位国王为友,当时两国人民多造众恶。两位国王议计,广设方便,救拔罪苦众生。其中一位发愿自己先早成佛道,然后度化众生;另一位发愿,如果我不先度罪苦众生,令他们安乐,我就不成佛。佛说:那位发愿自己早成佛道的国王,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那位发愿如果不先度罪苦众生、自己就不成佛的国王,就是地藏菩萨。

  赶路不看风景,这是地藏王菩萨;赶路不忘看风景,这是一切智成就如来。

  责编/齐向宇 文/王春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