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风,守好“两道关”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中风
  • 发布时间:2010-10-25 14:03
  脑血管病发作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它已成我国居民最常见的死因之一,不少人对其越来越重视,甚至还有一定的惧怕心理,但却不知道科学的预防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如果已经患了脑血管病,又怎样防止其复发或进一步出现其他并发症?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守好“两道关口”,才能将脑血管病大敌“拒之门外”。

  第一道关——注意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预防脑血管病的第一道关,就是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抵抗防御能力,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它也是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即发病前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嗜烟、嗜酒、肥胖、口服避孕药、情绪激动、抗凝治疗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因素、种族等。

  以高血压为例,它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梗死或复发脑梗死的机会越大;而血脂异常一方面使得血液变黏稠,血流变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直接损伤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脑血管病,我们不能改变年龄、遗传因素、种族等因素,但可以积极治疗、改变以上高危因素,一经发现即应高度重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稳定斑块

  如果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低回声斑块、溃疡性斑块,由于这些斑块容易脱落,阻塞远端血管而发生脑梗死,因此,稳定斑块就显得尤为重要。阿妥伐他汀有稳定斑块的作用,相应人群可每天服用20毫克。

  ◇健康生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包括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等,建议适当多吃鱼类、蔬菜、水果。

  ◇心理稳定

  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定期体检

  即使看起来身强体健的人,定期体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45岁以上、肥胖者、有血脂异常家族史者、时常吃喝应酬者、工作高度紧张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记得和体检的约定,万万不可“爽约”,至少每年要检验1次血脂、血糖、血黏稠度、血压等指标。

  如果第一道关口“失守”,仍应全力守好第二道防线,如对已经发生过脑血管病的患者,还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寻找危险因素。

  第二道关——牢记“ABCDE”

  这第二道关,就是指“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消除可以逆转的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防止脑血管病复发的目的。

  脑血管病的复发率相当高,复发后会使原有的疾病进一步加重,明显提高死亡率。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的6个月内是脑血管病复发最危险的时期,因此,首次发病后应尽早查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治疗。一般而言,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需要做好“ABCDE”: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匹林(Aspirin)

  ACEI不仅是知名的降压药,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适合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

  脑血管病患者开展二级预防时,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关于阿司匹林的认识误区,参见《家庭医药》2010年第5期上旬号30~31页、第6期上旬号28~29页),剂量一般为100毫克/天。孕龄女性则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和死亡率降低约1/4。欧洲多个国家及美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二级预防的基础用药。对伴有糖尿病的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预防复发的效果比阿司匹林更好。

  B:控制血压(Bp)

  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前面已有详细叙述,而伴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C:戒烟(Cigarette)与调整胆固醇(Cholesterol)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又称“好”胆固醇)对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十分重要,最好戒烟、忌酒。

  D: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

  E:运动与教育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也是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基础。研究发现,开展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一句话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