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日子里的刺

  在歌舞升平的城市 忍不住回头看我的城池

  在我手的 将要丢失

  他的幼稚 我的固执 都成为历史

  --《平淡日子里的刺》词/韩寒 曲/宋冬野

  老宋的声音像条悲伤的毛毯,越盖,越潮湿,却禁不住再裹紧一些。在声音的缝隙间,浮出一句赤裸的对白:“你会不会离开我?我好怕……”这句对白,出自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虽然只有十个字,用来概括电影的情结,足够了。

  这是一个关于爱、信任、占有与疼痛的故事,在对爱人的占有欲的驱使下,女主角喵喵失控了:她跟踪、下套、监视、摇晃着站在高楼的窗台之外、举起啤酒瓶对准自己的脑袋……故事的最后,爱人还是离开了。

  在平淡的日子里,她是一根刺,刺痛心口悬着巨大空洞的你,刺痛爱得担惊受怕的我,刺痛在一切结束之后,依然需要鼓起勇气去爱的我们。可是,故事在继续,疼痛也必须继续吗?

  说到这儿,刚巧看到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一条微博:

  一位看似清高的女子说,她其实处于两种极端状态:要么彻底拒绝感情,要么一杯水的感情都会把她淹死。她的解决办法是:碰触内心最深处的悲伤,学习和孤独相处。这样尝试一段时间后,她不再轻易拒绝,也不再对以往半僵死的感情傻执着,变得可退可进。

  她是一位命运不同的女主角。起初,失控和对失控的恐惧,轮流占领着她的身体;值得高兴的是,她终于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搀扶着她站起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这就是在本期特别策划里,我们想弄清楚的问题:那根刺来自何处?如何让它消融?为什么要学着和自己在一起?又要怎么才能真正做到?

  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极有可能成为一座空荡的城池,散布着爱的饥荒和谣言;在这儿,你越渴望攫取,它越空空如也;在这儿,你越希求平静,它却兵戈相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地,一点点地,在贫瘠的土壤上耕耘,等秋天,我们便能甜睡在金灿灿的麦田。

  克里希那穆提说,爱不是恐惧,爱不是依赖、嫉妒、占有、支配、责任、义务、自怜,或者传统上加诸爱的任何东西。“如果你能够去除这一切,仿如雨水洗去树叶上多日的灰尘,而非硬生生的剥除,你就会看见这朵人类渴望多时的花朵。”

  和自己在一起,可润物,细无声;

  和自己在一起,无挂碍,无自怜;

  和自己在一起,爱如潮汐,来了,纵情享受,去了,心怀感念。

  好了,那我们试试看。

  撰文/董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