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Kit两周年 苹果智能家居的现状和未来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HomeKit,苹果,智能家居
  • 发布时间:2016-07-01 11:08

  五月,围绕苹果最热的两条新闻是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源自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的糟糕表现,尤其是苹果的核心产品iPhone销量大幅下滑。而“好消息”则是对打车App独角兽公司滴滴的10亿美元投资。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在表明,主要依赖硬件盈利的苹果正在谋求更多的盈利方向,介入VR、物联网等未来科技趋势行业势在必行。就在WWDC 2016前夕,有消息称即将公布的新iOS系统中将会为HomeKit设置独立应用,于是,那个几乎快被人遗忘的HomeKit又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中。

  身披光环的“鸡肋”

  在科技界中,无论你喜欢与否,任何一个产品有苹果的Logo加持就如同自带主角光环。那些苹果新推出的产品,总是在第一时间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不乏长篇大论的文章来对这些产品予以褒奖。在WWDC 2014上被公布的HomeKit也是如此。打着“平台化”旗号登场的HomeKit,享受到了和Siri同等的待遇,不少海外著名科技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称,HomeKit为消费者描绘了极具诱惑力的智能生活蓝图。

  “想象一下,所有的HomeKit设备都听从你手机的调配,甚至都不用进行什么操作,手机便会自动感知你的位置和动作,触发智能家居的功能……”这是两年前Macworld给出的预测。事实上,现在的HomeKit设备也确实可以达到上述的智能化程度。只是两年时间过去了,我们所能见到或者听到的HomeKit设备都是什么?灯泡、插座、网络摄像头、恒温器……似乎也没有更多的传统家居或者家电设备接入这个“充满诱惑力”的智能家居平台。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物联网”概念甚至渐渐盖过HomeKit,让这个本应为世界熟知的生造单词,沦为科技圈里才略有耳闻的概念。

  HomeKit究竟是什么?

  在高速更迭的科技领域,两年足以让一款产品成熟壮大。HomeKit之所以如此,和苹果的态度及定义不无关系。苹果想将HomeKit塑造成物联网平台,将iPhone等设备作为桥接各类第三方智能家居硬件的核心。但HomeKit对于智能家居蓝图的描绘过于狭隘,是阻碍自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苹果曾经的演示和Keynote中,HomeKit包含的应用场景就有恒温器、智能灯泡和智能锁,现今市售的产品依然局限于此。值得一提的是,直到HomeKit发布近一年,首款支持该标准的产品Ecobee3恒温器才正式开卖。严格意义上来说,HomeKit硬件的发展仅有一年。

  实际上HomeKit的框架里早已经定义了一部分初始设备,比如门锁、车库大门和灯光开关。同时,它也支持开发人员自定义无限数量的新设备。苹果给HomeKit的定位是“开放的”系统,允许创建并定义任何设备,提供自动交互。苹果并没有对HomeKit的内部系统做太多限制,反而允许开发人员为设备编写操作命令,做其他工作。可惜的是,如果HomeKit设备想被iOS设备控制,就必须先得到MFi认证,按照苹果的要求将特殊的无线芯片和软件包整合在硬件设备里。即使如今苹果对MFi认证的要求不如过去那般严格,但这种做法还是将绝大多数硬件生产商拦在了HomeKit大门外,阻碍了开发人员开发兼容HomeKit的应用,因而HomeKit种类寥寥亦在情理之中了。

  智能化的前提是需求

  打开中国区内地的苹果官网,就能充分感受到HomeKit产品“小众化”的地位。HomeKit成为了“家居自动化”配件的二级筛选菜单,而“家居自动化”被放在非热门配件的折叠选项中。如今在售的HomeKit产品仅有9款,6款来自飞利浦,其中3款还是飞利浦Hue的组合产品—少买了一样就不能完整使用其功能,甚至无法使用。而拥有被世界热捧的智能马桶、智能电饭煲的日本品牌,在苹果官网上架的HomeKit产品更是只有6款。不过切换到苹果美国官网,HomeKit的产品数量立刻飙升至21款,尽管种类依然不算丰富。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以恒温器为例。暂不考虑中国各地的房价,且将HomeKit的目标群体划分为与iPhone相同的中产阶级以上的消费者,这一类城市消费者拥有的房产多是80-150平方米的户型,基于这种户型和大多数开发商的设计,消费者首选的肯定是多组挂机或风管机的方案。然而,对应的美国家庭很多是自建房,空间相较于中国家庭户型翻了几倍,无论是出于空间考虑还是国情习惯,美国家庭基本上都会选择安装中央空调,他们也早已习惯配套的恒温器。智能化的恒温器进一步强化了易用性和便捷度,在美国无疑是受欢迎的产品,反观中国,连市场都未能普及,更不用谈需不需要智能化。

  由此可见,家居智能化首先要做的便是本地化。事实上,在中国家庭中,家居智能化已经展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电视盒子。价格不过几百块的盒子让大量使用年限在五六年以上的旧电视机,变得和新上市的智能电视一样“智能”,语音、手势操控、互联网接入一应俱全,甚至还可以玩游戏,这样的智能家居很难想象会有人拒绝。更何况是在一个家庭娱乐中心以电视为主导的国家。同样,路由器作为中国用户网络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早已开始智能化并逐步普及。

  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

  回观苹果其他产品的成功:iPad催生了整个平板行业,作为始祖产品让用户先入为主地将iPad与平板电脑一词等同,几乎难遇强硬对手;iOS系统和iPhone的面世刚好处于诺基亚的衰弱期,而棋逢对手的Android系统此时还没推出第一版。显然,HomeKit进入到智能家居领域,并没有这样的优势,除了虎视眈眈的传统家电品牌外,Google和亚马逊也步步逼近。

  智能家居实质上只能算“物联网”概念的一个部分。多年以前,从家电到3C,从3C到汽车,各个厂商都已经提出自己的物联网概念,并逐步实施。就智能家居领域而言,传统家电品牌早已涉水并不断推陈出新。在国内,海尔U-home、美的M-Smart等智能家居品牌都针对冰箱、空调等传统家电和其他家居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在装修阶段就一条龙地解决了用户的智能家居需求。相对传统家电品牌而言,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只是白手起家,虽然从软件层面上打造了一个全新平台,但仅依靠目前不成套的硬件,还难以吸引已被装修折腾得筋疲力尽、只想轻松坐享智能家居成果的消费者,这部分人群才是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费群体。不可否认,HomeKit给出的API以及背后坐拥的庞大苹果用户基数,的确吸引了不少对平台有着迫切渴求的新型品牌和产品。只是这些以灯泡、门锁和插座为主的“小产品”,还不足以成为撑起智能家居的拳头产品。

  另一方面,和苹果一样,不少科技领域的巨头也十分看好智能家居市场。亚马逊Echo,还有Google物联网操作系统Brillo,这类具备强大竞争力的智能家居平台方案,紧随HomeKit的脚步,也将于HomeKit一起成长,成为“同根同源”的竞争对手。大家都处于相似的起跑线上,方案也是各有优劣。比如Echo作为智能家居交互中心成功地将智能硬件核心—手机剥离了出来;而Google Brillo则以轻量级的智能家居系统为第三方厂商提供了相对简单的开发方案。想要笑到最后,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弄潮儿,苹果还需在HomeKit上下大力气。

  HomeKit的未来

  在目前看来,HomeKit依托Siri、地理栅栏乃至Apple Watch的操控酷炫有余,但还不够实用。从有线或手动操作,到无线操控,只是智能家居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过是将红外遥控器换成了手机而已,依然还是个遥控器,也依然依靠人来操作。真正能让人惊讶又有冲动买买买的智能家居,应该有独立的智能中枢,感应用户的移动或手势,智能分析用户在家的活动习惯,控制家里大到冰箱、空调,小到灯泡、插座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回到家里,手机的场景模式也该受这个智能中枢的控制:看电视时,来电铃声依然响起;所有房间都熄灯后,自动切换到无声模式。

  iPhone能做的事情已经太多,人们早已习惯几近24小时围绕它的生活,但它并不适合作为HomeKit的操控中心。和iPhone相比,Apple TV或Air Port Extrem更适合成为远程控制HomeKit设备的必备物。

  文、图/朱珵 王玉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