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你自己,什么人决定你的成败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心智,成败,人生
  • 发布时间:2016-08-12 14:3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轲幼而丧父,母亲把居住之所几经三番地搬迁“近于墓;迁居市旁;舍市,近于屠;迁于学宫之旁”。孩子成长初期的模仿性极高,喜欢观察并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当孟轲的母亲把家迁至学馆附近,看到孟轲终于学会知书识礼,欣慰地说,这里适合我儿居住。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孟母的良苦用心,或许世上少了一位“先贤”,而多了一个市井凡人。

  书法名家王献之师承父亲,少年时就酷爱练习书法,希望有朝一日赶超父亲,未免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把精心挑选的习作捧给父亲王羲之看,王羲之翻看后并不作声,只是在一个“大”字下面添了一点,让他拿给母亲看,母亲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凑上前去,原来母亲说的那一点就是父亲添的那一笔,羞愧之余,他领悟到想写得一手好字,唯有勤奋。从此踏实苦练,终成一代书法名家。

  在一个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前,未来通往人生的路口,或荆棘险峰,或光明坦途。

  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春雨润物,悄然无声。不像秋雨肃杀,不似夏雨酣畅,不管外在的形式是严厉还是温婉,这种启蒙,决定了幼苗的未来是做燃火的薪柴还是国之栋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自古讲究尊师重道,离开父母求学,入了师门,就像侍奉父母那样尊敬自己的老师。

  三教九流各个各业,讲究师从何门何派,老师的思想体系和教育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情操。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学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留某一位老师的影子;而在古时候,在拜师比较专一的氛围下,大多数人以继承恩师的衣钵,延续恩师的思想为荣。所以选择的这一位老师,也是继父母之后又一影响终身的关键人物。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学,这也就是现如今仍为当代教育界遵循的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一位德才兼备并发掘自己才能的老师,获益终生。

  高山流水遇知音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确,如果先天资质和父母老师地栽培是第一个打磨的工序,那么进入什么圈子,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则算是二次回炉塑造。

  首先是交往中精神上的共鸣让人愉悦。刘禹锡在陋室中始终保持怡然自得的心态,因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因为自己德行高尚,所以可以吸引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仁人志士。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其次是“士为知己者死”。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砸掉了自己的爱琴,他搜出解刀,割断琴弦,举起瑶琴,卯起来往拜石上一摔,高声哭唱:“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于是天下有很多学子都为无知己而伤心难过,更悲伤的是随之而来的才能埋没。韩愈曾经替天下学子道出心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缺少了伯乐,再好的千里马只能在田间地头,啃食荒草,默默泪流。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夏乘舟梦同边

  有了父母老师的教导,朋友的赏识,和适时的举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决定是否启用或重用人才的决定性人物。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好在,曹操曾作诗表达自己求贤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唐太宗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地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能被发掘和重用是制胜的关键。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成败,只在与这些关键人物,擦肩还是握手的瞬间。

  文/逍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