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领主 野生动物领地考察记

  编者按:美国博物学家埃诺斯·米尔斯在落基山区生活了数十年,他长期深入荒野考察,熟悉当地的山林草木、飞鸟走兽。不仅如此,他还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笔调,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种种亲身经历写成了文字,展现出大自然鲜为人知的一面。

  破耳朵大灰熊对自己的领地了若指掌,不用为生计发愁;它不仅能与一些动物和睦相处,还充分利用领土的优势,成功躲避敌人的进攻。

  大角羊的领地不仅是它们一年四季的草料场,也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只有在自己的领地上,它们才可能最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山狮在领地上捕猎谋生,建立起永久家园,而其他动物也拥有固定居所,但它们可能因为自然灾害而迁徙,还可能建立多个巢穴,应对突发事件。

  河流、分水岭、山丘、湖泊、悬崖和峡谷形成了动物领地的天然边界线,但可能因为自然因素、武力入侵而发生改变。

  在落基山的荒野中,许多动物都占据着自己的领地,它们在自己固守的土地上生活、繁衍,成为名副其实的荒野领主:一头破耳朵大灰熊在同一个地区连续生活了至少15年;6群大角羊不仅在领地上享用牧草,还频频成功地躲避敌人的追击;黑熊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区域,最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有利条件;山狮则将自己的领地变成了杀戮之地……

  或许从其祖先开始,很多动物就在领地上建立了永久家园,尽管不同种类的动物领地相互交集,但它们多半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尽管如此,其领地边界线可能会因为自然因素或武力侵犯而发生改变。在我的小木屋周围,动物们多半具有特殊的习性和记号,这样就使得我很容易观察它们在领地上的各种活动。

  破耳朵大灰熊的领地

  食物充足的舒适生活之地

  连续3年,我都在双峰地区的树莓地里看见一头破耳朵大灰熊。那是8月,它在寻觅这个季节的第一枚果实,由于这是方圆数公里之内唯一的树莓地,因此那头大灰熊肯定对周边的山野了若指掌,才熟悉这个进食之地。

  其实,这片树莓地只是它的领地上的众多资源之一,周边两三千公顷的山区,都能为它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能让它很容易维持生计。它知道最佳的捕鱼季节,浆果生长在何地、何时成熟,哪里是挖掘耗子和花白旱獭的最佳之地……

  在它的领地上,许多小径交叉、纵横,它常常从栖息地出发,沿着一条小径前往浆果地、河狸池塘或捕鱼处,饱餐一顿之后,再顺着原路或其他小径返回住地。有两次,猎人放出猎熊犬追捕它,而它都沿着同一条小径撤退,成功地摆脱了追踪。

  树莓地内还隐藏着一片沼泽,那是那头大灰熊绝佳的隐身之地。这片沼泽面积达两三公顷,生长着密集的植物,只要它藏在里面不发出声响,任何追逐者都难以接近它。而且,它有两条或更多小径通往沼泽,即便是敌人进攻,它也会沿着这些小径悄无声息地全身而退。

  在自己的领地上,破耳朵大灰熊为了躲避敌人,还开辟了一些安全的观察点,白天,它就躺在这些地方休息,随时开动敏锐的感官,探查周边的动静,因此敌人基本上不可能对它发动突袭。

  在它的领地范围内,有两条小径堪称“野生动物大道”,为许多动物所共同使用,大灰熊对此也毫不介意。有一天,我看见它在小径上遇到一群鹿,鹿群自动地让开路,它则安然地向前漫步,甚至看都没看那群鹿一眼。

  多年来,它都竭力保护着这片让它如此满意的领地,把试图闯入的其他大灰熊统统挡在外面。尽管附近还有其他适宜生活的地方,也未被其他同类占据,但它一直固守在这里,丝毫不曾动过迁移的念头。

  大角羊的领地

  一年四季的草料场

  一年四季,这片土地上都生活着6群大角羊,而每一群大角羊都占据了那头大灰熊领地的一部分,其中最大的一群生活在米克尔山的山腰上。

  偶尔,大角羊群会穿越那头大灰熊的领地,但它们从来不曾发生过冲突。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各自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大角羊不吃大灰熊的鱼和浆果,而大灰熊对大角羊的食物也不感兴趣,因此多年来,它们一直都相安无事。

  据我所知,那头大灰熊从来不会攻击大角羊,即使有几次,我看见它靠近羊群,但也没有要发动攻击的意思,大角羊在一旁安静地吃草,没有丝毫顾虑。

  让羊群生活在自己的领地上,对大灰熊来说并非坏事。有一年秋天,当地发生了一场大型雪崩,大片的积雪奔涌而下,活埋了3只大角羊。几周后,积雪开始融化,我发现那头大灰熊正在雪地中大快朵颐,享用半封冻的羊肉。还有一次,一阵崩塌的飞石砸死了一只羊,也为大灰熊提供了一顿鲜肉大餐。

  米克尔山的羊群非常熟悉自己领地上的种种有利条件,它们很容易在当地存活下来。这里一年四季草料充足,它们知道最初的青草会从哪里冒出来,也知道最新鲜的食物会出现在哪里。冬季,它们知道每场降雪后,哪片干草上的积雪会被疾风最快地吹走,哪面悬崖可以遮挡风暴。

  对于自己领地上那些最野性的小径,大角羊非常熟悉。当它们遭到猎人或猎犬追击,它们就会越过那些小径全速奔逃,一般来说,它们都能成功逃脱。此外,大角羊素以惊人的跳跃能力著名,面对追捕,它们会从几乎垂直的岩石或悬崖上猛冲过去,腾空一跃,安全地落到对面,它们还常常从危险的悬崖峭壁上逃走,使得追击者无可奈何。

  但是,如果这些大角羊远离自己的领地,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地区,那就难逃被捕的厄运。有一天,猎人和猎犬把一大群大角羊驱赶到它们的家园之外,撤退的过程中,羊群的运气实在不佳:在攀登一道悬崖的时候,其中的两只羊失足掉了下去,被活活摔死;攀登一片陡坡时,一只羊踩松了一块石头,结果那块石头掉下去,砸死了下面的3个同伴。

  动物在领地上谋生

  永久家园和冬夏之家

  有一头黑熊长期生活在大灰熊的领地上,而只要那头大灰熊不看见它,就不会刻意反对它的存在。多年来,我总能瞥见黑熊的身影,但它并不像大灰熊那样警觉,反而过得很快活,原因在于它最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有好几年,一只山狮也在大灰熊的领地上频频活动。尽管我很少看见它的身影,却经常在其巢穴附近看见它的足迹,还了解到它猎取食物、长途旅行的方式。

  一天夜里,它在我的小木屋附近猎杀了一头骡子,但它只吃了一点猎物就离开了。这可能是因为山狮察觉到那头大灰熊在跟踪它,而大灰熊之所以会跟踪山狮,显然是为了享用山狮吃剩的猎物。

  崩塌下来的岩石包围了山狮巢穴的入口,我无法观察它在离开和返回巢穴的过程中,是否采取了常规方式。但它有3条经常使用的小径,这些小径在距离巢穴一两百米之处交集,分别通往不同的方向,沿着这些小径,我不时发现它偷偷潜近猎物,进行捕猎的场景。其实,我对那只山狮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和其他动物都有一个永久的家——它肯定经常在家园附近捕猎谋生。

  和山狮一样,很多野生动物都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了永久家园。我们今天在小径上看到的某只动物,可能以前就在这条小径上出现过,第二年或第三年,我们还能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它。

  整整7年,我都能看见两只老河狸的身影,它们生活在我的小木屋附近的一条小溪上。其中一只老河狸,可能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就诞生于这个河狸的聚居地,河狸出生于其祖父修建的房子里,并一直在那里生活,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而聚居地可能会有两三座河狸房子,在岸边还有很多巢穴。

  附近的一对丛林狼也拥有3个相隔甚远的巢穴,虽然这些巢穴只是偶尔使用,但它们在建造时都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力。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些巢穴就成了它们的救命之所。

  此外,出于卫生考虑,狼、松鼠和河狸都拥有不止一个家,它们会不定期地转移巢穴,让阳光、风、雨水等自然元素给巢穴消毒、杀菌。而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食物条件也常常迫使一些动物拥有夏季和冬季两个家园,即位于两个相隔甚远的领地上,且年复一年地使用,比如少数种群的麋鹿和鹿就会进行上山、下山迁徙。

  动物领地的天然边界线

  或因自然因素或武力发生改变

  每一种动物所掌控的领地大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每一类动物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实际需求不同,其领地范围的大小也有所差异。熊、狼、羚羊或者鹿可能需要一片方圆数公里的土地,而花栗鼠只需要拥有一小块草地,就心满意足了。

  那么,每一只动物怎样决定、标注并维持自己家园的边界线呢?在荒野世界中,存在着天然的边界线:河流、分水岭、山丘、湖泊、悬崖和峡谷。那头大灰熊的领土似乎有一条显著的边界线——一个大盆地,四周高山环抱,而它的家园就位于一条溪流的源头处。

  但是,自然因素可能改变边界线,使动物们重新调整界线。时有发生的自然灾难可能将它们赶出家园,瘟疫会迫使原来的常住居民迁移……此外,在野生动物居民之间,领土争端也时有发生,动物们的家园界线可能被武力改变。

  偶尔有一只精明能干的动物极富侵略性,它会沉湎于领土扩张,攫取并掌控更多的土地。一只孔武有力的山狮可能觊觎家园对面那只山狮的猎场,会主动挑起事端,双方难免大打出手,一番持续的争斗之后,那只年迈体弱的山狮惨遭击败,只得蜷缩在一个更小的猎场中。

  还有一些动物是天生的冒险家,它们喜欢到处漫游,探索新的场地,它们很可能在外出期间发现新的家园,并且频频改变自己的生活场所。

  那些永久居民偶尔也会旅行到远方,或者外出拜访。我曾看见一头熊从自己的领地出发,外出旅行了一天;一只松鼠旅行到离家超过1.6公里之外;每年夏天,河狸们可能会远离自己的聚居地,沿着一条溪流漫游。还有一些动物,例如熊和河狸,会频频重返自己以前拜访过的地方。

  在返程途中,有些动物可能会走得更远一点,或者前往新的地方,这种情况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要消磨时间,或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探索新的家园——万一灾难迫使它离开故土,它就可以前往新的地方避难,这也算是野生动物准备的紧急预案。

  然而,动物们的旅程一般都不会延长,这些旅行者仅仅离开一小段时间。大多数动物都乐于返回家园生活,因为在陌生的土地上,陌生者很可能遭到原住民的粗暴对待。

  文 埃诺斯·米尔斯 图 Adam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