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驱动 未来工业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工业软件,制造业,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14 14:30
——推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机器经历了“零件定义”到“软件定义”的过程。脱胎换骨的现代工业中,各种新型“零部件”高效灵活运转,软件是其中的“思想者”、“统治者”与“定义者”,跟随工业文明不断积累、进化,形成面向工业领域的多个应用门类——机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
在由计算机设备变形衍生的各类工控编程器、工业计算机、嵌入式设备、测试仪器、医疗仪器、电视机及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VR/AR等智能硬件中,软件是核心。
机器的价值,已从衡量零部件数量、精度,衡量电路数与灵敏度,到衡量芯片数量,继而发展至衡量软件代码数与可靠度。
正所谓“无软件,不智能”,作为重要知识载体的软件,既能重构知识,也可为数据增值、为机器设备增值、为管理过程增值。它借助网络所形成的数据能够有序、自由流动,让人们获得如用水、用电般使用泛在知识的能力。继软件定义数据,定义模型,定义硬件,定义网络,软件也在定义制造业,成为驱动未来工业的重要力量。
推进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是当前推进两化融合,特别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举措。围绕这一主题,由工信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e-works企业网联合主办的首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指出,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总体定位是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催生“新工业革命”,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特征。我国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简称“四基”)产业基础薄弱,对于“制造业+互联网”来说,仅仅补上“四基”短板是不够的,必须依照《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新四基”,即:“一硬”(自动控制和感知)、“一软”(工业核心软件)、“一网”(工业互联网)、“一平台”(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
怀进鹏表示,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重要意义,政府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做好服务,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未来软件企业将朝着网络化、生态化、平台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为抓手,加大工业软件应用与推广力度,加强产业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探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论坛期间,工信部信软司组织召开了推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座谈会。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工信部信软司司长谢少锋、副司长安筱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出席座谈会。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西门子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梁乃明、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中航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长安汽车管理信息部总工程师唐湘民、沈阳机床集团技术总监于春明、中移物联网OneNET运营负责人林江斌等工业软件、制造企业代表及部分地方工信主管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为进一步推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转型+平台化 赋能工业软件
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产品趋于智能互联,创新源自与用户的黏性互动;二是软硬件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业务模式革新,制造业从前端迈向服务端,服务型制造得到更多关注,变得更为重要。
顺应三大趋势,传统软件企业通过收购或转型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制造企业的能力,并将其与制造企业进行更为紧密、直接的融合。
PTC技术总监纪丰伟在座谈会上表示,通过一系列收购,PTC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三方面能力:一是以物联网为核心的状态感知能力,解决企业中新老设备互联的问题;二是大数据分析能力,基于物联网平台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应用决策;三是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精准操作。
“举个工业软件关联设计的简单例子,一辆自行车设计完成后,我们可以在其零部件上嵌入多个传感器,基于物联网技术将用户使用这辆自行车的数据传至研发系统,实现从设计端对产品进一步完善的能力。”纪丰伟表示。
从软件定义产品到软件定义制造,产品已从单一孤立转向交互联网,产品生产因个性化、小批量需求,需要制造企业具备从产品设计到材料选配、供应,从生产控制到客群定位更为高效、灵活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相应的,工业软件企业也在致力于提供针对性的平台化服务能力。
达索系统中国区总裁张鹰认为,软件服务和应用推广很重要,而软件之间的互联更为重要。他表示:“我们目前有900多种软件,服务于超过2.5万的中国用户。我们希望基于平台实现从建模、设计到仿真、模拟,从提升产业链管理到实现大数据应用,最终更好服务于制造行业的目的。通过我们的规范平台,在一定框架内,软件提供者与应用者可以自由发挥。”
IBM(中国)解决方案研发总经理沈丽琴表示:“服务于制造行业的支撑平台应具备四个能力。一是物联网和数据连接、整合能力,并能与企业原有业务支撑系统相融合;二是丰富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预测性或指导性分析;三是平台开放能力,相关服务可向中小企业或其他合作伙伴开放;四是完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从而确保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搭建平台,通过平台缩短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售后服务,从工厂效率信息采集到分析优化这一过程,使之成为一个数字化闭环,而用户使用信息能够基于这一闭环不断优化制造过程,优化产品功能、性能。这就是过去十年西门子的研发方向和实践成果。同时,西门子也将服务于大型制造企业的先进经验向外辐射,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我们搭建了智能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中心整合了西门子最全面、先进的示范线、生产线。同时,还承担着加速技术落地、加强人才培养的使命。”西门子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梁乃明表示。
在打造“双创”平台方面,中移物联网OneNET在西南一隅重庆已形成了一定抓手效应。
据中移物联网OneNET运营负责人林江斌介绍,平台上现已集聚两千多个中小企业,三万名研发人员,七千多个物联网应用开发者。“汇聚到OneNET平台上的这些中小企业、创业团队希望能够借助平台,输出自身能力的同时形成合力。”
在机床制造领域跋涉多年的沈阳机床因智能“i5”焕发新生。沈阳机床集团技术总监于春明表示:“三年来,i5销量逐年提升,这个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感受:我们做机床设计买了很多软件,引进国外技术,在国内优化改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了软件和先进知识,就一定能把机床设计好,关键症结是这些知识前期数据来源于基础材料,而我们整个工业基础材料铸件水平远远达不到,所以我认为工业软件很重要,但系统性的知识和人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也不可忽视。”
区域+协同 聚力两化融合
从工业软件、制造企业到地方工信主管部门,一个个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鲜活实例不断呈现。
“北京市在两化融合方面聚焦三方面:一是鼓励、促进企业管理软件积极转型,多层次、更深入地与工业结合;二是建立了以数码大方为主的工业云平台,并集成了大量制造资源,实现设计软件和制造资源的直接对接;三是积极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与‘互联网+’时代更好地结合。”北京市经信委委员姜广智表示。
上海作为重工业基地,在落实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方面也展开了积极谋划和部署落实。据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介绍:“我们一方面着力工业互联网布局,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大力支持‘四新’经济发展。此外,通过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等方式,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面对工业软件应用不断增长的潜力和市场空间,江苏省聚焦两方面。“一是强化投资,二是加快信息化发展。”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表示,“针对工业领域细分行业,我们希望做深做透解决方案,提供公共软件产品和服务。具体做法一是重点突破,以中控软件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二是提高远程测控软件质量和价值,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三是鼓励创新;四是建设人才队伍。”
在推广工业软件应用和推动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青发表自身体会。“近几年,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2016年上半年增长29%。但总体来看,我们供给侧的供应能力不足,基础软件和大量装备还是国外提供的。面对制造业庞大的市场,我们自身的供给能力有限。面对这些短板,我们需要下功夫花力气从以下方面提升。一是提升工业软件发展水平,推进机器联网、工业云平台建设;二是关键技术攻关要与应用单位相结合,鼓励先试先行,实实在在推进工作。”
“福建省发展工业软件主要有四大举措,一是研发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工厂标准库,设计解决方案;二是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三是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展开试点工作;四是打造工业软件特色产业集聚区。”福建省经信委副主任严效东表示。
湖南省经信委软件处处长颜琰认为,在推进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以软件产业政策为抓手,营造产业生态环境。其中,抓软件工程十分重要。
“在工业软件和两化融合方面,广东展开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引导软件人才向制造业聚集;二是大力建设行业云和产业云,解决公共需求问题,引导制造企业基于工业云平台开展云的设计、仿真和生产服务;三是提升软件能力,为产业融合提供软件支撑;四是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工业设计、工业电商;五是发展安全可控工业控制器。”广东省经信委软件处调研员邹林华介绍说。
面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如何进一步强化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代表提出了宝贵建议。
姜广智认为,首先制造业发展智能化不是唯一选项,互联化更为重要,通过互联网能更好地提高产能利用率,要加强这个层面的理论研究。其次,目前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也有自身的互联网平台,多个平台彼此孤立不符合互联网思想,应该尽可能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全国性大平台。
当然,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怀进鹏在做会议总结时指出。“例如,工业软件的供给能力距离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就有较大差距。针对目前表现出的软件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两个断层,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需要在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人才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做系统性思考。”
他强调,推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十分重要,如何更好地推动工业软件发展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及领导要进一步研究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重点骨干企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的建议应成为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推动力。下一步,要重点思考如何选择行业建设试点,如何建立有效模式做好示范,如何搭建好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重要平台,从而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更好地汇聚最佳智慧,最终服务于政策制定。
■本报记者 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