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校管理服务的新思维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高校教育,十三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14 14:45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不能仅从技术角度思考,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互联网+高校”正是高等教育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当“互联网+”遇到高校
■提出背景与理念思考
“互联网+”和高校管理服务命题旨在提出一个想法,即如何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思维和理念,思考和定位高校的“互联网+”应该如何做。换言之,就是思考“十三五”乃至更长阶段高校的新发展理念、新常态问题。“互联网+高校”与“高校+互联网”具有本质不同,后者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推进的方面或一种手段,是各高校过去十余年的常规建设与运行模式,其为单纯的相加,扮演辅助性的、补充性角色,未触动高校业务的内核;前者却带有不同于以往高校信息化的深刻内涵。“+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个问题若不思考清楚,高校教育就不可能走出新的路子。
“互联网+教育”若没有创新思维,还是像我们原来技术层面的逻辑,就不可能形成新的范式。“互联网+教育”,其实质是构建一个高校网络的生态域,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互联网+高校”要深入高校更多的核心业务领域,产生大量“化学反应式”的融合与创新,推动机构重组与流程再造。“互联网+高校”呈现的是一幅三层的高校网络生态:
第一层是基础设施——人人、时时、处处可联通;第二层是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基础单元的打包的现代化课程;第三层是管理数据——多维度的数据集。
■多种技术构筑“互联网+高校”的无限可能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变革,其力量是不可想象的。我是学历史的,举一个历史的例子:由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的技术变革,不是由于石头挖没了,而是技术进步了。现在信息技术变化带来了时代的变革,我们现在的高校同样如此。这种技术的变革带来整个观念、体制、教育形态上的变化。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十分迅猛,处于领先水平的乌克兰人工智能在微小化及自我编程方面有了突破。人工智能机器人能自我编程,是不是意味着机器人产生智慧?这种技术的变化有可能在未来5至10年,促使我们的生活形态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技术带来的变化,带来的变革,你跟上就走在前面。现在不仅是“大鱼吃小鱼”,更多的是“快鱼吃慢鱼”。现在“互联网+”带来一系列新的技术变革,对我们高校的变革提出了不可回避的任务、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学习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构筑了“互联网+高校”的无限可能。但这些无限可能要转化为现实应用却不仅仅依赖于技术,顺应时代变换的新思维才是关键。
“互联网+高校”孕育三大思维
“互联网+教育”给高校信息化管理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在此我提出三个思维的变化:
■大数据思维,由IT(信息技术)迈向DT(数据技术)
大数据思维就是用数据思维,这一概念从来都有。当年毛主席就讲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就是拿数据说话。数据思维不是一个新兴的事情。当然了,我们今天讲的大数据是指要有足够多、足够大体量的数据,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例如:edX(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建的“慕课”平台)开放数据对学员行为分析就是基于大数据,大规模下个性化地调度就是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中间如果是一个航天飞船的驾驶舱,上面有四个字是人工智能;左边的翅膀是大数据;右边的翅膀是云计算。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当中构成了人工智能,但是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并不是机器人,而是在办学过程当中如何开展智慧化的教学服务决策。
现在积累数据、分析数据目的是要让数据为决策服务,为教学服务。在此过程中,高校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岗位,例如,现今高校是以辅导员为主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这个岗位将可能变成学校在“互联网+教育”最重要的岗位。它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引导、规划学生如何学习,成为指导学生在校学习、瞄准成功就业的数据策划分析师,这也是在我们大数据平台上适应“互联网+”过程中的一些新变化。
再举有关百度的案例。百度最大的特长是积累庞大的数据。现在百度做的高考,分析密集点位的高校特点,为招生提供客观参考。百度的技术和思维,为大学带来什么?对于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报考的专业一定是他擅长的吗?老百姓认为,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干得非常成功,这个岗位未必是最适合他的。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岗位?北京联合大学在做教学改革,学生入学一年内进行专业调整,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学生转专业能不能全部放开?这种全放开必须有完全学分制改革与之相配合。学分制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完成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个性化培养有个前提,就是个性化培养方案是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趋势,而且方案是科学的。如果学生选择的方案不够科学,完全放手让学生拿脚投票是不负责任的。如果没有导师指导,没有大数据分析支撑,每个学生都能完全设计好自己的学习计划,选好课,他就是科学家了,那也就不需要学习了。因此,鼓励和开展个性化培养,要基于对学生个体行为数据的分析,要有庞大的数据策划分析师群来支撑,才能够给这个学生量身订做,设计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科学指导、到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完全学分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
大数据影响了我们的决策,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改革。大数据是学生全生命周期内从入学一直到毕业所有的数据的汇集,能够支撑学生成长。这个数据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即使没有大数据思维概念也会积累,现在,只不过是把纸制的东西变成能够用数据表现的。数据决策中现在有一个现象要引起重视和注意,即每个学校、每个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大数据,实际上这一点应该在我们强调大数据思维的时候,应该适当加以调整。每个部门建的数据要成为在行业中、领域内的大数据,就一定要有标准化的思想,也就是说大数据要讲究协调,讲究共享。
■真跨界思维——打破围墙的边界
现在跨界思维很多,有人解释跨界最简单,就是外行打败内行。现在要推动高校校园转型,就要打破校际围墙。原来高校自身,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了很多数据孤岛,高校与高校之间更是如此,更别说跨到高校领域之外了。因此,我们提出“真跨界”就是要构建一个适应现代互联网社会的没有围墙的教育,前面加上一个“真”字,就是倡导跨界、开放和共享不停留在观念上、口号上,而是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如密涅瓦大学、UniversityNow(新型虚拟大学)等“浸润式”新兴高等教育形态已经形成。资源的意义已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使用!将其他业界成熟的实践借鉴至高校领域也是另一角度的跨界思维。
■全融合思维——从有形过渡至无形
所谓全融合关键在于“信息化”中的“化”,将信息化从有形变为无形,变成理念上的指导。现在如果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较,美国已经出现了回归实体产业的趋势。实际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可以互相转化、共生共存形成新业态的,诸如美国的“慕课”经济。我认为美国跟中国的“慕课”完全不一样。美国“慕课”是纯粹公司化,“慕课”可以平台学习,但是背后支撑的是能够整合世界最先进的教学资源的“慕课”实体公司。
就高校的特色而言,每一所高校都有各自非常优势的专业学科。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融合,形成网上高校联盟,就可以适应现代社会中对非正规学习和正式学习融合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全面推进全融合,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高校独立办学实体的精品化作为根基,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浸润式”教育新业态,这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 张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