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营里的奥运梦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难民营,奥运会,斯耶普,洛陆普
  • 发布时间:2016-09-22 16:03

  在肯尼亚恩贡山海拔两千多米的洛陆普难民营运动员培训中心里,一群来自索马里、南苏丹等国的难民正在为获得奥运会入场券进行冲刺训练。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和乐观,然而这种积极的情绪背后其实是苦难和别离。

  斯耶普的奥运梦

  油漆桶为鼓,树枝为锤,洛陆普训练中心里传出非洲传统鼓点。敲鼓的是24岁的斯耶普,他是南苏丹出生的马拉松运动员。2005年,13岁的他为了躲避国内的战乱,在邻居的帮助下逃到了肯尼亚的一处难民营,从此开始了他的难民生活。在难民营住下之后,斯耶普并不想就此沉沦度日,他开始练习长跑。但客观环境却不太理想,天气很热,地区局势不安全,有时候为了躲避日头,一大早起来跑步,但又会遇到一些武装分子的攻击,这些都让斯耶普的长跑训练显得不那么顺利。

  幸运的是,去年年底,国际奥委会发出了一则邀请,让斯耶普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2015年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式向全球最优秀的难民运动员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是想要从6000万难民中脱颖而出,进入到奥运会历史上首支难民营梦之队,难度可想而知。经过激烈的角逐,斯耶普成功拿到了43个候选席位中的一席。接下来,奥委会将根据平时训练成绩、个人经历以及是否有联合国确认的难民身份等多个因素,来敲定最终的参赛名单。

  作为马拉松运动员,斯耶普平均每天要跑18000米,每周还会接受两次速度练习。与此同时,斯耶普还要与2000米海拔对抗,不过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对于拿到奥运会的入场券,斯耶普充满信心。

  但对于奥运会之后的事情,斯耶普却很迷茫。假如进入奥运会,拿到奖牌,甚至得到大笔奖金,斯耶普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在老家南苏丹,斯耶普还有一大家子人。虽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但斯耶普还有一堆兄弟姐妹,他们都在等待斯耶普的救助,这让他的压力很大。一旦斯耶普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那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

  由于无法负担家人来到肯尼亚的费用,斯耶普独自一人生活在他乡,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无法抚平的痛苦。五年前,斯耶普回到南苏丹探望家人,却不小心亲历了母亲和小妹在族群冲突中死亡的一幕。一周之后,他再次回到了肯尼亚。

  2011年,南苏丹建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然而它的独立并没有给那里的民众带来和平。截至目前,已有200多万人被迫沦为难民。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都没让斯耶普放弃梦想,他用双脚与命运抗争着。在洛陆普难民营培训中心里,还有20多名来自非洲不同地区的候选运动员,也在进行着最后的冲刺。他们在这里可以得到免费的专业训练以及生活上的支持。斯耶普住在一个四人间宿舍里,培训中心还请了专人喂养奶牛,为运动员们提供牛奶。

  诗和远方

  洛陆普培训中心的创始人洛陆普女士是肯尼亚人,她是这帮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洛陆普是1994年获得美国规模最大的纽约城市马拉松比赛冠军的首名非洲女性,随后又连续两年蝉联冠军。她现在还是20公里、25公里和30公里女子长跑世界纪录保持者,并曾经打破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洛陆普的出生地位于肯尼亚和乌干达的交界处,那里冲突频繁。10岁那年,她的侄子在一场种族冲突中死去。成名后,洛陆普始终在思考:长跑可以改变我的人生,是否可以改变家乡冲突不断的现状呢?2003年,洛陆普举行了一场“体育促和平”的马拉松比赛,结果令她大吃一惊:乌干达总统立刻表达了对比赛的支持,并派官员参加比赛;肯尼亚政府也表达了支持。这项赛事一共举行了三届,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的众多官员、士兵和部族首领都一同参与。2010年,长期盘踞在肯尼亚和乌干达边境处的700名反政府武装人员主动将武器交给肯尼亚政府。在那年的比赛中,肯尼亚政府对洛陆普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感谢。

  然而由于地区冲突造成的难民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洛陆普向现任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出了将奥运会带到难民中去的想法。一年后,奥委会正式向难民运动员发出了邀请。洛陆普为难民运动员提供了训练中的大量帮助,但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国际奥委会给予的资金支持有限,而难民运动员的人数太多,训练中心仍然需要更多的机构予以合作和帮忙。

  洛陆普在帮助难民运动员候选人实现奥运梦的同时,已经有了新的梦想。在她看来,参加奥运会只是第一步,未来需要让这些运动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教会更多人跑起来,只有当大家都动起来了,慢慢地就会有更多人去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洛陆普说,这些运动员流落在异国他乡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只有回到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去影响自己的同胞,将自己所学发枝散叶。洛陆普希望她的训练中心最终可以送出8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届时她将陪着他们一起前往里约热内卢。

  现在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难民运动员都在为跻身梦之队而努力着。现居德国的17岁叙利亚姑娘尤斯拉的梦想是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她说等叙利亚内战结束了,她就要回到叙利亚去,把自己这一路的经历讲给叙利亚同胞听,教他们游泳;28岁的马比卡和23岁的米森加来自非洲,现在巴西,他们的目标是参加奥运会柔道项目比赛,在他们眼里,奥运会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最好机会。

  为了入选这支难民梦之队,这批运动员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和冲刺,不管最终谁能够跻身大名单,这支队伍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向全球6000万名难民发出了希望的信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当难民运动员手持火炬站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时,他们从不幸的过去走来,正成为幸运的一批人。而对于这些始终不放弃梦想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祝他们好运。

  (冯建民荐自《看世界》)

  责编:Ester

  □津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