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绘画 愿被画绑架一辈子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画家,石晋
  • 发布时间:2016-09-29 10:24

  ——访中国著名画家石晋

  石晋,著名画家,194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小时候跟随父母回到故乡,1963年毕业于江西师大美术系并留校任教。80年代初移居海外,1999年回国并就读于文化部岩彩画高研班。其后十余载常年浸身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中国美院等地。2011年在东莞成立石晋艺术工作室,带领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潜心于中国画和岩彩画的研究与创作。现为石晋艺术工作室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驻校艺术家,广州美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更名石晋有渊源

  石涛派系一脉传

  石晋先生本名欧阳伟,说起“石晋”一名的由来,还颇有些故事。这要从石涛画论说起。石涛画论中,以“一画论”为基础,对绘画的道与法、感受与创造、了法和变法分别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他的书画艺术对后来的“扬州画派”及近现代书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石、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人均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傅抱石,他说:“余于石涛上人妙谛,可谓癖嗜甚深,无能自已。”遂改名“瑞麟”为“抱石”。改了自己的不够,又把他的表弟也是学生许建奎改名为许又石,为“又是一个石涛”,以此追随石涛的思想和发展中国画的决心。而许又石又将他的学生也是后来的女婿欧阳伟更名为石晋。晋,为晋升、继承发展之意,足见三代艺术家对继承与发扬石涛创新精神的发愿。

  源于对石涛的艺术传承,石晋对绘画的“道与法”也有切身的践行,其作品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石晋》收录的第一张画为《问禅》:小和尚目光如斯,禅意幽幽,画面中的火焰与光芒恰与岩彩的堆叠形成了强烈的时光穿透力,在古典静谧的氛围中似淡了一世的繁华。

  弃理从艺皆命运

  勤勉奋进成一流

  石晋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在理工科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深得师长们的厚望。原本想从事理工科研究的石晋因为命运的机缘巧合,走上了艺术绘画的道路。对于绘画,石晋从一开始打心底里不愿意,到最后的极度沉醉其中,他的艺术生涯也逐渐熠熠生辉。

  大学时代的石晋就读于美术专业,先后师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许又硕教授、彭友善(超真)教授、李柏樵。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石晋远离祖国游历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中南美洲和美国,期间一直从事着挚爱的绘画工作。石晋祖父是中国人,身体里自然流淌中国人的血液,怀着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中国绘画的挚爱,石晋于1999年毅然回到中国,追求文化归宿和艺术创作的源泉成为石晋后来的艺术重心。

  艺术是一件基于传统而又需要创新的工作,从事多年艺术工作的石晋对此有个人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创新不是决然割裂传统,不是完全摒弃传统,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加上内心感悟,而后丰富表现方式,加以创新。艺术的生命力是坚韧的,充满磨砺的,初出茅庐就想一鸣惊人是浮躁的,不现实的,凡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艺术工作尤其如此。

  事业家庭齐并进

  贤妻功劳不可没

  古语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尔等凡夫俗子,不求治国平天下,能做到修身齐家已为大业。正所谓“先成家后立业”,石晋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也如此践行。石晋师从许又石,因为勤奋好学加之品性纯良,深得老师喜爱,也因此结识老师的女儿许方咪。因为缘分的牵引,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自1967年结为伉俪,已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五十个年头。

  回望过去的时光,石晋对贤妻充满了感恩和骄傲。在他眼里,许方咪不仅是家庭的坚实后盾,也是事业上的良师益友。“因为自己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我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贤妻在料理,特别是养育三个孩子,其中的艰辛程度我真的无以言表。除了照顾家庭,贤妻在我的事业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自幼受父亲的熏陶,也热爱绘画,自身的天赋加上环境的影响,让她对绘画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我的每一幅画她都是第一个观众,除了欣赏也会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绘画水平的提升”。谈到自己的贤妻,石晋有说不完的话,平和的语气里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对于自己今天的成就,石晋坚定地表示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功劳应该归于贤妻。

  世间最好的爱情莫过于彼此相知相惜,也许正是因为贤妻对石晋无条件的支持,石晋对贤妻满心的爱惜,才成就了他们这段平淡而又伟大的爱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今耄耋之年的石晋夫妻仍然保持着出双入对的常态,无论是去参加文艺交流等聚会还是去超市购买日常用品,他们都习惯有彼此的陪伴。相互搀扶并肩而行,从清晨到日落,从黑发到白头,呈现出的一幅幅画面平静如水,却又弥足珍贵,愿百岁之后的石晋夫妇依旧幸福安康。

  深耕岩彩十六载

  融合创作彰国风

  2000年,石晋获得一个机会,进入国家文化部第六届岩彩高研班,受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校长市川保道先生,对日本岩彩进行了一番系统研究,并因此而爱上岩彩。作为一名海外归来的画家,游历各国的人生经历造就了石晋复杂而丰富的人生体验,日本岩彩与中国绘画的文化对撞,带给石晋激烈的创作源泉,一种中西方艺术的融合让石晋在岩彩的创作道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远,其作品也呈现出浓郁的国际化色彩。

  岩彩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绘画材料,以这种天然矿物品颗粒绘制而成的作品称之为岩彩画。岩彩画就其渊源探究,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摩崖壁画中,我们的祖先采用赤铁矿辰砂色在崖壁上绘刻图画。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如马王堆帛画、秦代咸阳宫壁画残片、秦始皇墓兵马俑、唐代西安的永泰公主墓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都能发现岩彩的身影。纵观岩彩发展沿革,会发现中国岩彩早盛于魏晋时期,中国敦煌、克孜尔、永乐宫、法海寺等地的古典壁画就是最华美的岩彩佳作。

  石晋最初学习绘画以国画和油画为主,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接触岩彩并倾心开始研究岩彩。在研究岩彩的过程中,他不畏年过六十高龄的压力,不停地学习、探索、追求、尝试,只为能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创作之路。在他看来柔和中西的现代岩彩才是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情感的艺术形式和语言。

  如何用“中国式的表达”来展现岩彩的艺术感染力曾是石晋一度困惑的事情,所幸经过努力他解除了这一困惑,如今由其推崇的“岩彩山水画”风格鲜明,自成一派,他创作的一系列岩彩小品和在夏布上创作的水墨山水作品昭示着一种新的绘画语言正在形成,同时作品也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好评。石晋的“岩彩山水画”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统,又在视觉冲击上加重了坚硬的质感和体量感,可谓是中西方艺术的一次完美融合和高度创新。

  使命情怀蕴作品

  岩彩终将迎盛世

  悠悠十六载的岩彩研究和创作,让石晋在个人作品中不再拘泥于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而是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怀和社会使命在其中。采访现场,记者注意到墙壁上悬挂的一组“人与自然”主题作品,对此石晋表现得尤为激动,急切想要表达自己创作理念:这组作品的创作更多的是想传递内心的一种呼唤,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毁坏并行,最终遭受惩罚的终将是人类,借此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并改善之。在石晋看来,艺术家除了艺术形式的表现,应该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能够通过作品去呼唤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的眼里,石晋是一个艺术方向感很强的画家,他的岩彩作品、山水画中始终有着一脉相承的“意象”。用徐恩存的话语来说,石晋岩彩除了作品《人.自然》,《问禅》、《交响》、《生存空间》更是在作品中介入时代良知的穿透力,在延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永恒的、积极的元素放大,让作品体现出成熟的练达和纯正的品质。

  提到石晋的水墨画作品,不能不提名为《梦回苗乡》的画册,为完成《梦回苗乡》创作,石晋和学生历时数月,亲自去往苗寨,用眼观察、用身体验、用心感悟,最终完成全部创作。纵观其作品,著名美术评论家汪晟如是言:作品在布局稠密,笔势纵横,有隐有现,有高有低,有正有侧,有穿插,有交错,主体突出,客体一样吸人眼球,复杂而又最难处置的客体竟被画家们恰到好处地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从而构织出苗家山乡独特的自然景色。此外,将西方绘画的透视方法运用到山墨山水画中对画家确实是一种考验,而他们做到了。

  岩彩在现代中国的重现虽然不足二十年,但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据石晋透露,目前中国岩彩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类院校,由于岩彩绘画材料偏贵,以及市场面狭窄,岩彩并不为普通大众所触及和熟悉。对于中国未来岩彩的发展,石晋信心满满:相信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岩彩在中国一定会迎来盛世,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岩彩也终将走出中国,走向国际,为更多的世人所接受和理解。

  德艺双馨为人师

  同道同行不谈教

  作为当代画家,石晋在获得艺术肯定的同时,淡然守望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精神家园。他曾经如此表达个人艺术观:“我画的每一幅都是在跟灵魂对话,因为我敬畏它。”一人之力甚微,众人之力方能成伟业,于是石晋于2012年10月3日成立“石晋艺术工作室”,工作室除了教授学生,也合力出品过众多代表中国绘画成就的佳作。“不畏古人,谓之有勇;能容今人,谓之有度”,这是石晋对工作室画家们常道的言语,纯粹的艺术追求必然会孕育出深刻隽永的艺术结晶,关于石晋工作室的名声也日益声名远播,愿其能够一直傲然矗立,为中国的艺术奉献出无穷的魅力。

  工作室顾名思义是为工作,难脱名利二字。以石晋今时今日的艺术造诣和人生境界,名利于他不再是趋附之物,他更在意的是对艺术的弘扬和传承,也因此他几年前就萌发了免费教学的念头并付诸于行动。艺术是独特的,艺术是苛刻的,对于免费教学的己任,石晋有自己的原则,一如年少时候的自己,勤奋好学、品性纯良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今已有近十名学生跟随石晋免费学习绘画,学生之中不乏科班出生且小有名气的画家,也有从艺多年已经是省市级美协会员的画家。

  对于这场免费教学的行为,石晋强调这是一种自由结盟,他与这些年轻人只是同道同行,自己虽然比他们年长一些,但还是应该互相学习和交流。这是石晋式的谦虚,也正是这种谦虚让他具有极大的亲和力,也更多地反映在他的学生身上。美术大师吴冠中曾说过:“笔墨等于零”,自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十分注重精神涵养的修为,如果人品不高,境界低俗,则自然会投射到笔墨上,所呈现的笔墨必然会缺少一种静气,甚至混乱而无章法。所以今生能有幸与石晋成为一场师生,也许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绘画技艺,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修为。

  回首石晋的艺术之路,他的夫人说他“被画绑架了”,他的所有业余时间几乎都与画离不开,不是在创作画,就是在谈论画。他对绘画艺术爱的如此之深沉,如此之痴迷,以至于他更喜欢闭门不出,安静地读自己的书,画自己的画,惊喜于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和发现。作为日渐成熟的当代画家,石晋在时代的大潮中历练自己的艺术,坚持与求新的精神已经显示了他“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追求,愿他以淡定自若之风范,独立思考之身份,继续自己的艺术苦旅并乐享其中。

  文/吴艳平 责任编辑/李雪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