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学技术

  工作室不仅仅是技能大师传承技艺的载体,更是企业汇集高技能人才的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高地

  早上7点,聂凤准时起床,带着10名刚刚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技赛)国家选拔赛美发项目中胜出的选手开始一天的训练。

  跑步、做体能训练,讲解操作过程;带学生做模块练习,做总结梳理;抽时间学习英语,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国外学习生涯做准备——在集训结束之前,这将成为聂凤日常生活的所有。

  23岁的聂凤是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美发专业的一名副教授,也是第43届世技赛美发项目的冠军得主,如今她又作为美发项目的教练,带领学生备赛第44届世技赛。

  聂凤能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7年前得以拜在全国美容美发行业中第一个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美发师何先泽门下,随后又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何先泽工作室的一名成员。

  何先泽工作室依托于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于2011年获准建立。

  就在同一年,人社部推出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大师工作室)项目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启动。

  “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我们希望为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平台,推动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同时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如今,经过5年的持续推动,国家在各个行业建立了500多个大师工作室。

  通过这些工作室,技能大师们既像以往一样,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模式,传承技艺。不仅如此,很多企业还将其打造成为汇集高技能人才的平台,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高地。

  大师的苦恼

  何先泽从事美发行业已有近30年,被业界称为“发痴”。

  在重庆,提起他,很多人都知道——“剪头发很厉害的那个”、“有人专门从北京来找他剪头发”、“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理发师”。

  何先泽成名之后,上门拜师学艺的人不在少数,有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学生,也有在行业里干过多年的“老手”。但是何先泽真正看好的、认为将来能够传承他衣钵的人并不多。

  “美发是一项技术活,学一点就想开店挣钱没问题,但是要真正地练好技能,成为大师,是非常难的。”何先泽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解释说。

  他举例称,仅仅是练习剪直线这一项技能,每天练习10个小时以上,可能还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2011年到重庆五一高级技校任教后,何先泽发现很多孩子静不下心来、吃不了苦,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了3年才发现,原来剪发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纷纷转行。即便有一些底子不错的“好苗子”,也可能会因为社会对美发行业的偏见,最终放弃学习。

  “想要找到真心喜欢这个行当,愿意克服外界干扰长期钻研技能的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何先泽无奈地表示。

  何先泽的烦恼,是中国高技能人才建设面临的无人可用的尴尬。

  2011年7月,中组部和人社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出:按照预测,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3290万人(不含存量缺口9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990万人(不含存量缺口440万人)。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通过对10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认为,市场对具有技术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劳动者的需求均大于供给。

  也就是说,技能人才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

  分析还进一步指出: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0、1.94、1.81、1.77。

  在技能和高技能人才缺口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却仍有偏差,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

  因此,国家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而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一项工作重点——国家鼓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言传身教

  2009年初中毕业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聂凤放弃了读高中的打算,并通过网络找到了何先泽,跟他学习剪发。

  谁知,这一学就是7年,而且成为了世界冠军、年仅23岁的副教授。

  据聂凤介绍,刚开始的两年,何先泽还没有到重庆五一高级技校任教,只是在重庆有一家自己的店面。聂凤就在店里做学徒。

  聂凤说,刚开始就是跟着师傅学洗头、吹发、染色、修剪等最基本的技能。比如,要学习怎么把头发吹干定型,而且“型”要显得自然,还不能让吹风机离头皮过近,以免客人不舒服。

  “都是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但是师傅要求很严。这对之后参加世技赛有很大的帮助。”回忆起来,聂凤对师傅何先泽充满了感激。

  聂凤坦言,前两年在店里的学习让她得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操作技能提升得很快,但对发型设计的整体审美尚有不足。

  何先泽敏感地发现这是知识结构的缺陷所致。他认为,想成为大师,技能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必须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艺术设计、造型等。

  于是,在何先泽的建议下,聂凤到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重新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两年的实战经验,再加上系统的理论学习,让聂凤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成为学校冲刺各种大型赛事的种子选手。

  2011年和2013年,聂凤都通过了世技赛的国家选拔,进入国家集训队,但最终铩羽而归。2015年8月,她终于以国家集训选拔第一名的成绩,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比赛,并摘得桂冠。

  何先泽曾担任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国家队美发项目教练组组长。他告诉本刊记者,一般的美发比赛都是要求选手在下面把作品做好,比赛就是结果展示,而世技赛则要求选手在4天时间内现场完成8个模块的比赛。

  回忆起那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聂凤坦陈,那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对体力的考验和对意志的磨练,而师父平时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让她有能力去应对这些挑战,“师父对我们的影响不仅是技艺传承,还有精神和情怀的引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何先泽就一直坚持不断地参加各种交流和培训。受他的影响,聂凤目前也在积极学习英语,准备出国深造。

  师带徒新模式

  张毅是国家电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南岸供电公司)运检部的一名高级技师,也是带电作业项目组的技术带头人。以他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张毅工作室成立4年来,累计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包括16名高级技师和92名技师。

  如此高效的人才培养,全依赖于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之前我们也有类似的师带徒模式,但那时基本上以某个高技能人才为核心,公司为他提供一个地方,给10万元的资金,让他自己搞传帮带,进行技术创新去。”南岸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冯德伦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虽然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并不算少,但效果却不好。

  冯德伦认为,企业要进行工艺攻关和技术创新,个人的力量太薄弱,而且这些人还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上,“毕竟公司有1800多人,专业部门也很多。”

  “其实师带徒是电力系统的老传统,我高中毕业工作后也是跟着师父一点点学习成长起来的。”张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但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老技师的技术革新速度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师带徒技艺传承的模式开始日渐式微。

  张毅工作室建立之后,南岸供电公司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即创新管理模式,为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技术攻关的平台,把他们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其专业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工作中。

  为此,南岸供电公司以张毅工作室为支撑,成立了管理与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然后将公司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纳入工作室的管理体系中。

  “这样,一旦工作室形成决策,就可以很快地由职能部门的领导传达下去,推进落实。”冯德伦介绍说。

  同时,南岸供电公司还为张毅工作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金投入机制。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对技术、对人才的尊重和支持,向公司的年轻职工传达出一种技术也能改变人生的观念,以此发挥工作室引领企业优秀人才成长的功能。”冯德伦向本刊记者强调。

  出人才,更要出成果

  因此,张毅工作室不仅有技能培训组,负责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更强调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项目中带徒传技,甚至师徒结对,共同完成技术创新。

  按照规定:每年年初,张毅工作室的技能人员都要到各个企业、大学进行交流调研,发现研究课题。比如与大学的交流中,南岸供电公司会把工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而大学的科研人员一般也会拿出最新的科研成果,看企业能不能转化为技术成果,或者直接运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要求每个课题团队每年至少提供3个课题。”冯德伦强调说。

  如2016年张毅工作室就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推动研究无人机巡线项目。

  据冯德伦介绍,2015年之前,整个电力系统都主要靠人力巡线。人力巡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尤其我们重庆,山比较多,有时候一天下来,一个山头都巡不完。”

  遇到电线塔出问题时则更麻烦。往往是有经验的老师傅能解决问题,但体力不够,爬不上高塔;而年轻人能爬上去,却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从2015年开始,电力系统开始大量运用无人机巡线,“但大家用得都不好。”冯德伦透露。

  所以,张毅工作室要集中技术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无人机巡线首先要解决安全问题。

  “我们要研究判断,距离控制在多远,既能看清设备状况,又要确保无人机和电力设备的完全。”张毅说,还要学习如何分析无人机采集回来的图像资料,学会通过观察录像资料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

  经过4年的探索,现在的南岸供电公司以张毅工作室为依托,已经形成了大项目创新、QC项目创新和职工个人技术创新的3级技术创新局面。

  如张毅带领的带电作业组,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展带电作业,这就需要工作组的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工器具的改良。

  “为了方便作业,我自己就有很多作业工具上的小发明。”提及此,张毅颇为自豪。

  冯德伦介绍,张毅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了2000万元。同时,累计获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奖6项次、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QC成果奖项37项次,获得专利授权37项、申报发明专利5项。

  但是,让张毅感到困惑的是,一些好的技术成果或者产品出来之后,很难推向市场,发挥更大的价值。

  冯德伦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力系统对外采购时,要求产品要有销售积累,“但我们这些发明,一般都是自己用,很难有销售。所以即使进行技术转让,生产企业对此也兴趣不大。”

  对此,北京奔驰首席技师赵郁认为,这与电力系统的技术发明本身适用面较窄有关,“可能很多技术或工具只适用于本行业,那它推广的价值就不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辉辉/重庆 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