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未来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特斯拉,载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2-08 13:56
2005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的城市设计课题成果展上,出现了20余辆出租汽车,这类似于事件艺术的作品源自于课题研究人Richard Goodwin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交通工具也是特定种类的建筑物,公交汽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在马路上下连成片,就像是躺在地面上的建筑,人在交通工具内被空间所约束,亦如在建筑物内一样。曾经60年代美国房车文化流行的时候,房产厂商直接打出“Home on road”的噱头,大量年轻人住在房车里,甚至后来有人搬到船上居住:更有科幻小说家写书,讲未来城市会不复存在,人们居住在可以随时移动的建筑物内,或者说住在移动的机器里。事实上,“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个概念是约一个世纪前柯布西耶的想法,碍于当时建造技术的局限,房屋的建制更多的是向工业厂房的固定模式靠近,无法摆脱钢筋混凝土的桎梏,而今房屋建造技术发展情况和人们对建筑物概念的模糊化,已经快把科幻变为现实了。
载具替代房屋,或者说两者结合,首先就是先得解决动力来源问题,电力载具的爆炸式普及似乎已经预示了方向。今年刚颁布的红点奖产品设计奖的best of best交通类别里,破天荒的出现了Motor Controller for Electrlc VehicLes(电力载具电动机控制器),类似多面CPU散热器的外形紧固在电池组上,呈现出银白色的未来感。这款控制器最大负荷适用于十米长客车尺度,产于中国合肥一家专注于电能产品的国家重点上市企业,名为阳光电源“Sungrow Power Supply”。这家企业大产品概念横跨民用、公用储电开发及相关产业,并已经涉及到家用、公用储能领域,也就是参与研究将建筑物从固定电网中解救出来,这也是建筑在未来具备与载具结合的最关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获奖的这款控制器的另一个精妙之处在于将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彻底模块化,进一步加强了各个电力载具模组的普适性,这是很眼熟的发展轨迹,类似的情景曾经在现代建筑的进化过程中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出现:新材料新能源的确定、组件的模块化、普适性,最终全球复制,趋势成为了现实。
特斯拉作为电动民用车的先锋,在MODEL系列获得空前市场成功的同时,于去年宣布了家用储能“powerwall”[能源墙]和公用储能的“Tesla Energy”(特斯拉能源)两个产品计划,这两个产品的本质是一回事,使用太阳能等清洁外部能源转换为电力,并储存在建筑物内以供使用,甚至可以作为电网的补充。这无疑也为载具与建筑的结合创造了首要条件。彻底解决能源问题是水到渠成的,蓄能技术在短短几年就有了如此飞跃式的发展,不仅仅是特斯拉的努力,而是整个载具市场甚至互联网新工业的要求,那么把人从载具的操作行为里解救出来,释放出双手和双脚,则是另一座需要迈过的大山。
那便是需要无人驾驶。事实上无人驾驶技术在互联网新工业的大势下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方案,我们首先可以把无人机技术算作一种简化版。今年的红点也给了无人机一个奖,获奖者仍是国人,有人说红点已经成了国人的广告平台,但并不尽然,中国对于无人机技术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获奖的xplorer drone无人机诞生于深圳零度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专业致力于智能化控制领域,并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及多家新工业领军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倒逼科技发展的重压之下,中国的智能化控制已经不仅处在世界前列那么简单,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培育出的不仅是早年间的无人机发烧友,这其中也包括小米的雷军。
雷军发布自家无人机的渠道用的是网络直播形式,青涩可爱,有评价说是透着无限诚意的萌感,尽管直播过程中有许多瑕疵,但高性价比的产品本身无疑是对智能化行业的大力推动之举,随后发布的独轮车,也似乎暗示出小米对智能化汽车的野心。
可临门一脚终究需要有人出场,来彻底将无人驾驶低成本的民用化。谷歌在几年前便结合三维地球定位、AR技术发布了实验性产品Driverless car,但由于对其他技术的依赖过大,目前仍在测试阶段,而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更多的依赖处理器的实时计算,这导致了负面新闻的出现,也仍未真正投入市场。而诸多无人驾驶视频中我们不断地看到司机的无聊,也印证了这个问题需要建筑来回答,载具和房屋需要也必须会结合。
第三个问题,能源、自动驾驶解决以后,房屋除了具备载具、建筑双重功能,其外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跑车会给出接近的答案——必定是流线型的,因为这是工业要求与能源的唯一共识。红点奖每年都单独的给汽车一个best of best,今年的是Ferrari 488 GTB,一款去年上市的v8公路经典造型跑车,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在国内销量喜人的跑车使用了透明引擎盖,实际用处不大但容易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里的飞船。初见到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时也被那未来感强烈的曲线所折服,但那时候有个技术没有成熟,她的曲线靠的是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实现的,这个技术就是3d打印。
3d打印技术很早就出现在各大工业设计奖范围,包括红点奖,可是碍于技术尺度,仅仅限于日常用品等小玩意,真正完全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而成的完整功能建筑物直到前年才由中国苏州一家科技公司完成,相当于使用3d打印技术使用特殊的溶剂将传统及相关新型建筑材料打碎后凝结成型,这一技术中国还是领先于世界的状态,但真正应用却出于劳动力过剩和产能平衡原因未能大规模开展,那么哪个地区会最先普及这项技术呢?
是迪拜,迪拜市政府7月13日宣布正在制订新的法例以规范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并拓展到医学及公用领域,阿联酋及迪拜市将于2030年前完成1/4建造项目使用3d打印技术,而2个月前,一座形似跑车的、圆滑温润的白色建筑物通过3d打印技术在迪拜建成,其名称即为“迪拜未来博物馆”。
梦想、幻想都慢慢照进了现实,那么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城市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的工业技术已经完全跨界了,这不只是工业4.0的概念,靠的是互联网和材料技术的革新,这仅仅是给未来的真正设计革新创造的一部分条件,当经济和细节条件成熟,载具和房屋将结合为一,成为可以到处移动的服务于人的机器容器;人们不再为交通奔波,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摆脱距离限制,同时新科技企业将于房地产等传统制造企业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居无定所”会成为新的时尚,而由于定位系统的发展,固定公共场所也会模糊掉,人自身的生活、人群的社交活动,将突破地理界限,增加第三维度。未来的城市不再有中心概念,而是真正的移动群落。
(编辑:九月)
王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