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比印度更具长期竞争力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关键字:中国,经济,印度,长期竞争力
  • 发布时间:2016-12-12 10:26

  自2014年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当选印度总理开始,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注意到了印度,但中国的增长将继续与其亚洲邻国展开竞争,即便投资者担忧中国经济在放缓。美国新闻标题将中国经济称为“在劫难逃的巨龙”,并预测中国经济将走向灾难。这种观点太过消极,中国的基本实力意味着,即便短期内增长放缓,它也会将年增长率维持在6%-7%。亚洲另一个增长巨人--印度,也将快速发展,但由于印度的分权政治制度,造成了莫迪政府无法像中国政府那样快速实现改变。

  然而,世界经济的权重已向中国和印度倾斜。随着两国经济改革的推进,还将继续如此。预计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拥有人数最多的中产阶级。他们将引领世界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是最大的碳排放者。

  尽管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时有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现在开始显现--过度投资、低效的国有企业、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和增长不平等,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然而,还有几个因素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其高储蓄率意味着中国不需要依靠变幻莫测的外部资本。虽然人口在快速老龄化,但至少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还将有剩余劳动力。而且,政府也在人为地提高较低的退休年龄、放松独生子女政策等。中国因为有13亿多的消费人口,与小经济体相比,中国较大的内部市场使其对外部经济冲击不会太敏感。

  中国的长期增长将取决于中国领导人是否会继续推行主要的市场友好型改革,而不是将短期刺激作为优先任务。

  中国执政者知道,必须打造一个更大的消费阶级,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多数中国人依然不太敢消费,因为他们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更多学校、每年提高医疗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各家庭的养老负担就会减小。允许中国人生更多孩子也有助于增加需求。这些改革已初见成效,家庭消费正以超过中国GDP增速1.5倍的速度增长。

  如果中国的改革者能够使其经济体制更接近真正的市场制度,那么,较大的内部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和高储蓄将使中国经济继续增长。虽然增速会放缓,短期可能为4%,甚至更低,但有理由推测,几年以后,中国经济将重回6%-7%的年增速。

  中国政府可排除困难推动改革。但印度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群喧闹的利益群体能阻止许多重要的经济改革。由于莫迪的印度人民党在国会上议院中不占多数,所以许多重要问题,如能源、基础设施,甚至许多劳动政策都需要各邦同意才能改变。

  印度的执政者们也做了一些勇敢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他们将更多部门向外国投资开放。现在各企业可以从网上获得许可和批准,使商务流程更快捷。自2014年起,印度政府已同意投资520亿美元用于升级该国破旧的基础设施。但有人估计,要建造新的道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印度需要1万亿美元。莫迪上任第一年,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印度经济增长超过7%,几十年来第一次快于中国。由于国际油价的下降,2015年印度通货膨胀率也下降了一半多。随着投资者向印度股票和债券市场投放了420亿美元,期望改革终将开始,股市将大涨。

  然而,印度持续发展的速度将慢于乐观派的预期。使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购买土地、雇佣和解雇工人的主要立法,以及简化印度拜占庭式税收制度的重要法律已在德里国会中搁置了近两年。虽然莫迪在全球演讲时宣扬“印度制造”来促进增长,但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印度还远远落后于中国等国。即便经济增长放缓,2014年中国依然创造了13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印度经过苦苦努力却只创造了100万个。印度需要这些岗位来吸收今后几十年里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同时,印度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教育年轻一代。要实现这个任务,首先需要修复其破碎的教育体系,而这需要培训约200万名新教师。

  如果莫迪能够继续他的改革,那么,印度便能释放部分潜力,实现比中国更快速的增长。更可能的是,印度将继续当前5%-7%的增长轨迹。虽然还不能超过中国,但这也是一项伟大的成绩:到2030年,印度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拥有最大或第二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成为除中国以外的亚洲主要经济引擎。

  (作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学者。王艺璇译)

  □安杰·曼纽尔(Anja Manuel)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