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探照灯要照到每一个角落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2-10 14:34

  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为正风反腐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有光的地方,也往往会有阴影。以权谋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案也可以谋私,反腐也可以谋私。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就是一个以案谋私的典型。

  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但他的仕途在中纪委坚决清理门户的过程中走到了尽头。因为他一面反腐,一面参腐;一面反腐,一面漏风,以反腐作为参腐的资本,一身而兼二任,终于成为“灯下黑”的代表人物,完成了从反腐到从腐的转化。

  袁卫华众多违纪行为中最为突出、最为恶劣的问题,是故意泄露案情。他不止一次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第一次出手是在2004年,他主动向某副部级干部泄露一封举报信的内容。他一张嘴就灵,一个重量级的大工程就落到了袁卫华父亲的手里。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继续把中管干部的问题线索、案情进展、初核方案、审计报告、调查报告,一一分门别类做买卖,收益极其可观。在儿子到中纪委工作之前,袁卫华的父亲手下只有一支三五个人的包工队,后来,他承揽到总金额超过十亿元的工程项目。袁卫华则要求父亲订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

  这名三十七岁的处级干部虽然职级不高,但位置很重要,高台的灯光十分耀眼。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袁卫华接手的案件越来越多,由于他手握执纪监督权,不少“老虎”和“苍蝇”都盯上了他,使他成为被监察者重点“围猎”的对象。由于鸡蛋上有了裂缝,袁卫华不攻自破。他借反腐败搞腐败的市面越做越大。2014年到2015年,袁卫华在天津查办相关案件,时任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的黄兴国就主动地多次与袁卫华接触,打探武长顺案件、杨栋梁案件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套取、打探关于黄兴国本人一些问题线索,袁卫华一一奉告。为此,黄兴国多次请袁卫华喝酒、吃饭,赠送名贵手表等贵重的礼物。就在2015年被立案审查的前几天,袁卫华还为父亲运作拿到了两个工程。他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情节如此严重,令人震惊。

  【选自东方网】

  吴兴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