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夏天埋下的大事件伏笔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管理,那年夏天,比尔·布莱森
  • 发布时间:2017-03-14 13:51

  “管理”的命运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在建构与解构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张力。

  如果你理解的历史,就是大事件的汇集,那么你很可能会觉得世界史视角的1927年着实乏味。这一年之后的两年,大萧条侵袭美国,再之后扩散到世界,最终成为世界大战的重要诱因。很多时候,历史著作干脆会在讲到一战结束(1918年)后,直接跳到20世纪30年代。

  享誉世界的非虚构作家、《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却推出了一部描绘1927年夏天的美国社会的作品。《那年夏天:美国1927》这本书令人惊叹地将1927年这一年发生在美国,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看似琐碎纷繁的事件线索进行了梳理。

  一个闹腾腾并看上去混乱无序的夏天,所发生的事情会对之后的美国甚至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尽管书作者无意直接点出哪些因素会造成之后的大萧条,或是引发世界大战并帮助美国在战争中获胜,但读完全书后,读者自己会很容易的就上述问题得出答案。

  这本书的一大主线是1927年美国飞行员驾驶飞机挑战跨大西洋远航。一战之前,飞机只能称为探险家的玩具,但开战后参战国就竞相扩充空军规模,各主要国家的飞机保有数量都以数万架计。由于一战参战较晚,美国航空业的发展水平事实上落后于欧洲国家和日本。而战争期间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空军,战后也被裁减,飞行员只好到处寻求打工的门道,比如在乡下市集载人试乘,为观众表演杂耍,拖着广告横幅跨越长空,运送邮件等。

  不仅在美国,欧洲国家也有不少飞行员打算参加飞行大西洋的竞赛。这项竞赛的挑战性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在少数的探索者由于在飞机上搭载了过多的补给物品,在起飞阶段就遭遇了栽倒爆炸的厄运。根据当时的飞机制作水平、飞行员培训机制,天气预报和航路探测在当时还根本不存在,可以认为,要驾机从北美洲一口气飞到欧洲大陆,不仅需要飞行员足够勇敢,体力储备足够充足,而且还得有好运气。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幸运的成为了首个不间断跨洋飞行的人。

  《那年夏天:美国1927》书中写到,1927年的美国,可供越洋飞行的飞机起降的机场,其实只有纽约的一个,其他机场大多破破烂烂。包括幸运儿林德伯格,飞行员跨洋试航,还得向商人众筹制造资金和燃油费。林德伯格不仅如愿筹到了钱,而且他比其他同行都要细心,针对之前许多架次的飞机出现的事故原因,对飞机进行了部分改进。

  林德伯格的飞行相当成功,历时33小时28分钟抵达巴黎。他的成功赢得了法国人、美国人等不同国家的人们的一致赞赏,其本人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一公民”。《那年夏天:美国1927》不无诙谐地描绘了林德伯格的拥趸的疯狂举动:明尼苏达州一度考虑改名为林德伯格州,美国各处的公园、街道、山川、医院、动物园里的动物、河流、桥梁以及新生儿们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林德伯格家里很快收到了350万封信件,一些写信者还附上了回信费用,据统计这笔钱就高达10万美元。向林德伯格发去的电报太多,以至于西联电报公司不得不 专门抽出38名员工专门办理这方面业务。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林德伯格跨洋飞行成功催生的最著名事件恐怕是,好莱坞一个叫华特·迪士尼的年轻漫画家用林德伯格的线索,拍摄了一部动画短片,主角就是一只担任飞行员、名叫米奇的老鼠。

  林德伯格获得了法国、美国等国家官方的授勋。在他返回美国时,新成立的美国广播公司开通全国直播。为了收听直播节目,美国人大量购置收音机,再加上同期大量增设的广播电台,可以说,一次越洋远航就这样快速塑造了一类媒体和它的受众。

  林德伯格就是1927年的超级巨星,他的成功还刺激了更多人投身越洋飞行挑战,或者是参加航空飞行训练,使得美国国内悄然积累了数量惊人的可驾乘飞机长距离飞行的专业人员,还带动了美国航空业在非战时的继续发展。10多年后,美国被卷入二战,美国空军不仅牢牢占据了远东和太平洋、欧洲两个战场的制空权,而且还帮助中国维系了超高难度的驼峰航线,这当然也算得上是林德伯格的成功所带来的军事遗产。

  《那年夏天:美国1927》书中也兴致盎然地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众媒体兴旺发展的盛况。除了大量增加的广播电台之外,读书俱乐部遍地开花,而大众报纸、杂志也纷纷创刊,包括《读者文摘》、《时代周刊》、《纽约客》等。在美国各地,还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城市报和社区报。

  大众媒体的繁荣,最初是以大量刊载猎奇新闻、悬疑案件报道获得市场份额的,但办报者和广告公司很快都意识到,借助这个世纪初从社会学独立出来的传播学,聚焦例如林德伯格跨洋飞行这样的大事件,挖掘背景信息,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公众关注,将更为可取。大众媒体很快因此形成更为娴熟的新闻生产流程,根据受众需要对于报道和刊载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细分,更好的适应了正在加速迈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美国社会的市民需要。《纽约时报》等一批美国全国性报纸,以及美国各地的地方性报纸,在传递新闻动态的同时,事实上也发挥着重塑美国人认知的作用,让至少一部分美国人开始摆脱了孤立主义的信念。

  这本书也花了不少篇幅谈及美国20世纪20~30年代著名的棒球球星乔治·鲁斯。棒球、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在被纳入职业体育的框架后获得很快发展,被逐渐发掘出极其可观的商业价值。事实上,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民众凝聚力。

  《那年夏天:美国1927》还谈到了其他一些会在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1927年这一年在圣路易斯等地发生的水灾,以及受灾后因美国政府救援力量不足而不得不依赖于民间筹资和自行组织救援力量,这种窘态事实上为几年后罗斯福新政期间大规模推行公共工程创造了民众支持基础;又如,1927年在任总统柯立芝顽固地笃信政府不应干预任何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教条,而美国多家投行在密谋进一步推高本已高涨的股价,这致使曾在一战战后成功组织美国粮食援救欧洲参战国民众行动,积累了很高民望而在1929年出任总统的胡佛,被不公平地指责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文/郑渝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