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这些温柔水乡你去过几个?

  有一个地方,满目小桥流水,水泊荡漾。有一个地方,步步青苔石阶,杨柳垂垂。除了这里,世界上再没有这样一处地方这般温柔,这般宁静。朦胧的,清晰的,破碎的,始终温柔的是这一个个的江南小镇。霞光一点点地消失在天际,灯笼一盏盏的照亮了夜晚,店铺的后面是一条条的河,灯光从店铺的木门窗中渗透出来,折射出的柔和,夹杂着古典风味,诉说着几千年来不变的江南。

  同里古镇

  镇名由来:同里,古时很富,故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过于奢华,过于招摇,改为“铜里”;宋代,把“富”字不出头,去掉一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来,体现了同里人的谦虚低调,沿用至今。同里是名符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由于同有荡河港众多,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各种各样的水产品。

  同里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沿着青苔石阶,走一走品字三桥,期盼一年的吉利,或者弯下腰,只是指尖划过脚下的石板,想象在某个曾经里也有一个那个的古人与你一样触碰过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同里,形成了“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格局。

  甪角古镇

  镇名由来:甪(音“鹿”)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之形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甪角古镇素有“五湖之汀”、“六泽之冲”之称,被费孝通赞为“神州第一水镇”。这是一个温柔的地方,它就像清秀的女子,高雅,温婉。你可以沿着小路走一走这里的青石阶,也可以乘船听船夫讲一讲这里的故事。晴朗时,这里的老房子,明亮里有着别样的味道,有些倾斜的仿佛手指一点,就会轰然倒塌,而傍晚的来临,又变魔术般将这一切掩盖,所有的景色,依旧宁静,依旧的温柔。

  千灯古镇

  悠悠两千年,在昆曲中摇曳的千灯古镇,在今天依旧温柔。来到这宁静的小镇,你可以重温顾炎武的故事,也可以找个临水的小茶馆看看一叶扁舟划过,听听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这里没有喧闹吵杂,入夜之后温柔的如同喝醉了酒的姑娘。你可以跟随着灯光,嗅着岁月的气息,在这里静默走一走。

  南浔古镇

  位于湖州的南浔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是多了一份静谧。漫步南浔老街,瓦房是青的,土灰色的墙。一片又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上井井有序地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脚边不远便是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碧溪深处绝世喧,自汲清流日灌园,却笑渔船长共到,不知是否比桃源”,如女子般柔软,如男子般深情款款,此处究竟有多温柔,你来了,一看便知。

  西塘古镇

  江南六大古镇中面积最大的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镇名由来: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周庄

  周庄位于苏州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来到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你可以坐在乌篷船里,或是看着岸上的人儿忙碌,或是听一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也可以走上岸去,踏一踏那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魂牵梦绕,碧水依依,灯火婆娑,瓦砾交错,斑驳的墙面说着一年又一年的故事,盼望着远方的你来到这里,听它讲一讲这些过往的情愫。

  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境内西北端,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店铺林立,两廊相连,行着成群的“毡帽”飘扬着社戏的曲调,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桥下穿梭着乌篷船。虽经千年岁月,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安静淳朴,处处可见鲁迅笔下的乡土风情。安昌古镇风景秀美,幽然静谧,让人心神向往。趁着现在人不多,去小坐片刻吧。

  乌镇古镇

  镇名由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竖心旁加个“享”,念“敦”,于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市,直到今天。特产及美食:蓝印花布、木雕竹刻、乌锦、丝棉、篦梳、湖笔、红烧羊肉、白水鱼、桐乡橘李、手工酱、三白酒、姑嫂饼、熏豆茶、三珍酱鸡、生铁锅、乌镇臭豆干、乌镇定胜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