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不应是“阳春白雪”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音乐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4-26 14:47
对于大范围的公众普及,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国内音乐剧观众基数太小,很多人认为它“阳春白雪”。浏览知乎网站上有关国内音乐剧市场的讨论,几乎所有音乐剧爱好者和从业者都会提到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的艺术院系正在为音乐剧的普及作努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创办了“北大音乐剧公益课堂”,面向社会上的音乐剧爱好者和有志于学习者免费教学,至今已举办5年。近日,公益课堂启动2017年春季学期的报名,计划招收60人,但目前报名已超过600人次。
“北大音乐剧公益课堂”创办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创办公益课堂就是为了解决人才、好剧与观众问题,这几个问题互为表里,形成一个难解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缺人才就做不出好剧,缺好剧就培养不了观众。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线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创办公益课堂的初衷是什么?
周映辰:从事多年的音乐剧教学、研究与创作后,我发现音乐剧艺术的大众认知度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在音乐剧业内或相关领域内,也是“只见音乐剧而不见音乐剧艺术”。
音乐剧不应是“阳春白雪”,而应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是当代都市文化最重要的艺术载体之一,与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诉求最容易产生共鸣。但艺术的学习与积累,向来是比较消耗人力物力的,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人人能够亲近艺术、享受艺术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我们以公益的形式,力所能及地为音乐剧艺术的普及、音乐剧受众的艺术鉴赏力提升做些工作,也为音乐剧的教学科研积累最真实的素材。
《瞭望东方周刊》:5年来,你觉得参与者对音乐剧的热情有所提高吗?
周映辰:这次公益课堂有近600人次报名,且大多数学员都具有歌唱、舞蹈等相关专业技能的积累,有持续的艺术进取心。这说明5年的公益艺术服务得到了信任,更说明了大众对音乐剧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的快速提升。
《瞭望东方周刊》:缺人才被视作阻碍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通过教育解决这个问题?
周映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线过程,中国音乐剧教育上世纪90年代刚刚开始起步,20多年后就人才济济是不可能的。第一批音乐剧专业学生目前已经有不少成为了中国音乐剧的主力军,但是人数还是太少。
如今音乐剧教育范围更广,有针对音乐剧专业学生的培养、针对有转型潜力的相关人才的培训、对资质良好的音乐剧爱好者的辅导。如此一来,人才来源更加丰富,人才培养周期也相对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音乐剧人才紧缺的问题。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瞭望东方周刊》:普及音乐剧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周映辰:学校教育和公众教育能够培养较高级的音乐剧人才和粉丝,但受众有限。对于大范围的公众普及,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市场上优秀作品多了,观众自然会逐渐了解这门艺术。
所以,制作出开拓新思路的优秀本土作品是当务之急,让音乐剧不再是“稀缺品”。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音乐剧市场上还鲜有优秀的本土作品,问题出在创作者的能力上吗?
周映辰:其实中国从来不缺天才的编剧、天才的作曲家、天才的导演和天才的演员。但是,我们非常缺乏对中国原创音乐剧定位清晰、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能协调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专业团队。
综观近来公演的音乐剧作品,大致可归为四个类型。
其一,奉命而为。此类作品目的明确,一般都是为讴歌或宣传某类具有正面意义的事件,习惯打大牌,各个制作环节都要由名人担纲。公演之日,制作单位也就完成了出品委托方的任务,团队公演结束后随之解散,从此就很难再见到该作品演出了。这是圈子内常说的“交钥匙”类型。这类作品虽然场面宏大,制作精美,名人如织,但是却鲜见具有感染力的戏剧内涵,且演出成本高昂,绝大多数从团队成立之日起就没有考虑过市场。
其二,公司行为。此类作品以商业效益为目的,一切皆以是否盈利为取舍标准。观众被宣传抓住了眼球掏钱进剧场,可是作品能够传达给观众的艺术审美价值却非常有限。
其三,常规任务。国家级及省市级歌舞院团在上世纪80年代倒是有不少音乐剧作品出现,可那时整个业内对音乐剧的理解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主力军转换成各类文化公司,专业院团偶尔为之,却多数站队到第一类去了。
其四,教学研究。这类作品皆出于专业院校。音乐剧专业的教学人员凭多年专业积累,以诚信和敬业得到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终于能把自己的艺术思考转为具体作品呈现。这类作品富有艺术想象,技术要求高,但往往很少考虑演出市场需求,曲高和寡。
走出“本土化”误区
《瞭望东方周刊》:国人对本土音乐剧有什么误解?
周映辰:一是误将“西方经典音乐剧”的范式作为所有音乐剧均应奉行的圭臬;二是误将“中国本土音乐剧”简单理解为穿民族服装、跳民族舞蹈、讲述中国民间故事。
凡此种种皆指向一个根本性问题:音乐剧在中国怎样本土化。既不能为了某种特定目的不加思考地照搬西方形式,也不能使音乐剧这种大众艺术完全脱离市场,而应将音乐剧真正本土化为能够反映本民族性格、承载本民族文化传统、适应本民族文化消费的艺术形式。
《瞭望东方周刊》:在故事选材和形式呈现上,本土音乐剧如何才能避免给观众造成“土洋结合”“元素拼接”的违和感?
周映辰:“音乐剧本土化”不是民族歌舞加故事,而是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具有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气质的本土故事。取材上范围很广,不仅可以讲述中国当代都市生活的故事,也可以讲述历史故事、民间传奇、文学经典。
“传统”不代表陈旧、无法融入当代审美体系。“传统元素”也并不局限于戏曲、民族舞蹈等舞台艺术形式,它可以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结合”“留白”等创作手法,也包括文本中的民族文化意涵。
“传统”也并非不能与“新潮”相结合。百老汇歌舞与戏曲水袖在同一部剧中相得益彰,爵士、摇滚、RAP、古典、宣叙、民乐等也可以互相结合产生奇妙的火花。
只要创作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选取能够表达这一内容的最好形式,即使这些形式出自不同的流派体系,在内涵的贯通中也不会给人违和的感觉。相反,如果创作者只是简单地将民族风的表现形式进行堆砌,那么即使元素风格一致,也会使人觉得生拼硬凑、不够连贯。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