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的“神”翻译

  地球人都知道,《变形金刚》里的各种英文原称,充斥着大量的自造词汇。So,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身为祖国大陆刚丝中的一员是一件超幸福的事儿,因为所有大陆的刚丝一直享受着全宇宙最霸气侧漏又贴切无比的译名,并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嗯,尤其是在见过我国港台的翻译之后……

  Autobot 汽车人:金刚车(台湾中视)/无敌金刚(台湾中视)/奥扥巴金刚(台湾台视)/欧特巴族/自动机器人/奥图金刚/博派(香港)

  Decepticon 霸天虎:变形金刚(台湾中视)/迪西康族/迪斯托隆/毁灭金刚/底斯多伦/迪斯金刚/狂派(香港)

  Optimus Prime 擎天柱:无敌铁牛(台湾中视)/欧普(台湾台视)/至尊(台湾电击HOBBY杂志)/康宝(卫视中文台)/奥提摩/奥提马/柯柏文(香港)/柯博文(2007年电影)

  Megatron 威震天:巨无霸(台湾中视)/美加王/美陀王/麦加登/麦卡顿/密卡登(2007年电影)

  此外还有诸如塞伯坦被译为施比顿星或圣巴多伦星,红蜘蛛被译为星星叫、红魔鬼或者天王星,惊破天被译为格威隆,等等。而且由于台湾最初翻译的版本繁多,各种名称更加混乱,知道孩之宝香港拿到了当地的玩具销售权后,才使得台译与港译逐渐趋同。

  当然,可能很多刚丝不知道的是,当年在上海电视台译制部参与翻译《变形金刚》的资深影视翻译邹灵老师(还曾翻译《神探亨特》、《大饭店》、《成长的烦恼》、《辛德勒的名单》等数十部作品)透露,实际上中方的翻译人员收到的剧本里就已经指定了擎天柱、威震天等主角的人名翻译,但像Soundwave声波这些配角,基本上都还是中方译制人员翻译的。

  BUT,有民间大神仔细推敲了港版译名之后,发现实际上港译同样用心良苦!(以下部分文字整理自网络,初始来源已不可考。)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用父辈或祖辈名字中出现的字或同音的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维基百科《中国人的姓名:名字与避讳》

  ‘一脉承袭,转世重生’这种关系,可以从一音二译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来。在Megatron和Galvatron中,‘麦加登’的‘登’(dang1)取‘t-on’,‘格威隆’的‘隆’(l ung4)取‘ron’,这可是颇有玄妙。即使是Optimus Prime和Rodimus Prime,也要译成‘柯柏文’和‘洛迪民’,最后的‘文’和‘民’同音(man4)却不同字。”

  看过是否有种“原来如此”之感呢?所以对于港译,也应带入发音和语境来看,才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而像此前我国台湾媒体认为“柯博文在内地变成擎天柱,大反派‘地狱猎人’翻成‘禁闭’,(这样的翻译太)俗气,整个气势都不见了。还有柯博文随行医官飞轮,经常扮演救护功能,台湾称他‘飞轮’,香港叫‘医官’,大陆却直接翻成‘救护车’。”这样的想法可就真要不得咯!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前辈们翻译《变形金刚》之前接触的国外动画片一般都是可爱的小动物或者童话角色什么的,看到这样的机器人还是第一次。而且当时翻译的节奏基本上是一天一集,不算太过紧张,而且边翻译的时候觉得这些机器人蛮有趣,就去百货商场瞅瞅那些玩具。可他们发现一个擎天柱都要上百元,在那个年代等同于天价,所有的译制人员实际上的酬劳都很低,包括给擎天柱和威震天配音的雷长喜老师、杨文元老师最后都没舍得买。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好心疼有没有……

  文、图/晓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