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很多时候要想好好的过下去,得靠自己不断的修炼才行。就拿开车上路来说,你以为开的是车,走的是路,其实无非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要想不被套,防备不可少。没错,咱说的就是行车记录仪。其实作为一个老司机,凭借多年在马路上摸爬滚打练出的火眼金睛已然到了随便一看就知道前方是否有神经病司机的境界,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不过为了不讹人也不被人讹,还是备上一个行车记录仪比较好。
要说这几年小米涉足的领域可真是广,不过带来的好处就是能一股脑全搞定,米家行车记录仪维持了小米家一贯的简约包装风格,拆开后机器的体积还是控制得不错,和一个笔记本用的鼠标差不多大,装在车上应该不会遮挡司机的视线。配件很齐全,撬棒、点烟器电源、USB线、胶贴、吸盘和静电贴纸,该有的都有了(要是再有张存储卡就更好了)。
通电,屏幕亮起,习惯性的用手指去戳,没反应!不是触摸屏,可是除了一个电源按钮外没其他的按键了啊。好紧张,怎么办?等了一下,屏幕上闪出一行大字“非触摸屏,仅在触摸点区域操作有效”,好家伙,竟然把安卓手机那套触摸点用在了行车记录仪上,真是跨界混搭风啊。还是来说说它的参数吧,米家行车记录仪搭载了SONYIMX323图像传感器,感光度高达510mv。感光元件大至1/2.9英寸,阴天或夜景等弱光条件下,影像画面也有保证。此外,行车记录仪必备的广角也没有缺席。基本上有了这两个家伙,视频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说了这些有的没的,其实没啥意思,东西毕竟是拿来用的。对于安装行车记录仪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稳固。但凡是用过这类需要固定在前挡的产品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吸盘不可靠。是的,由于吸盘的天生特性,导致了这种固定方式不能长久。那有没有解决办法呢?固定在后视镜支架上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又结实又不影响视线,可惜的是现在的汽车配置越来越高,光线传感器、雨量感应装置什么的已经越来越普及,而这些东西好死不死都需要装在后视镜与前挡之间,以至于后视镜支架的体积越来越大,因此这个寸土寸金的黄金位置咱还是别想了。如果直接拿胶粘似乎对汽车贴膜伤害较大,米家给出的答案是自吸式静电贴+耐高温强力胶支架,记录仪通过自吸式静电贴固定在前方风玻璃上,既牢固又能有效避免高温状况下的脱落风险。无痕装卸,不留下任何胶印痕迹,保护车的整体美观。
既然是米家出品,那么必然会接入到米家app里,将行车记录仪通电启动,用手机扫描记录仪的热点,连上后再启动米家app,就能绑定了。这样一来就能通过Wifi将录到的视频传输到手机上,方便发朋友圈晒路上的奇葩了。当然,有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一旦手机app开始从记录仪里下载录像,记录仪就停止工作了。估计它是想你好好开车,别开小差。
或许很多人觉得既然能用手机查看录像画面,那就应该把机器设计得更加小巧一些,完全躲在后视镜前面的空间里去啊。这样的想法固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米家如今这种做法可能更适合如今的用车情况。多数中国家庭实际上只有一辆汽车,那么必然涉及到多人驾驶的状况,如果是你和你的父母辈交替使用的话,你当然是没问题,可以这样使用,可他们该怎么办呢?说到底行车记录仪最有用的地方就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交警叔叔回放用于判定责任归属的。因此米家保留传统记录仪的傻瓜式使用方式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可能没有发朋友圈的爱好,可是他们也需要行车记录仪的保驾护航啊!从这个角度来说,米家行车记录仪可谓是操碎了心思,深藏功与名。
文/NK 图/YU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