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用的剃须刀 你选对了吗?

  胡子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既能让你成为粗犷的套马杆汉子,也能让你变成干净清爽的气质boy。男人面部大约有25000根胡须,每年要长125mm~150mm,这样算来,我们平均一生要花3000个小时刮胡子!刮胡子,几乎是每个发育成熟的男同胞每天都要做的“面子工程”,如何把它变得更享受?也许一把顺手的剃须刀能够帮到你。有人独爱手动剃须刀的干净利落,也有人喜欢电动剃须刀的简单省事。剃须刀虽小,但品牌型号繁多,往往会有些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聊一聊刮胡子的那些事儿。

  剃须刀的前世今生

  早在几万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和身体毛发之间的斗争。古埃及时期,由于气温、卫生和宗教原因,人们对毛发的容忍度非常低,认为蓄毛发是野蛮不文明的。不只是胡子,头发和身上其它的毛发也全都要剃光光,取而代之是用来防晒的各式假发。当时盛行的剃须工具也从贝壳和各种削尖的石头发展到了铜质的金属工具。剃须在当时盛行到什么地位呢?法老或者权贵去世时会让理发师和剃刀一起陪葬,以让他们去世后也能保持仪态……

  而古代欧洲国家还是很看重自己那浓密的大胡子和头发的,但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为了防止士兵在贴身肉搏时被人抓住头发和长胡子有机可乘,就命令麾下士兵必须踢刮面部须发。剃须也开始慢慢盛行,尤其是在古罗马,剃须被当作一件非常珍而重之的事情。在此期间,剃刀也更普遍的采用铜、铁甚至是金等材质。直到18世纪,现代剃刀的雏形才慢慢形成。法国发明家Jean-Jacques Perret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安全剃须刀,一个木制手柄加上一个可折叠的刀片,样式有点像今天的直剃刀。不过此时剃须仍然被看作一件很专业的事,人们依然会去专门的理发店剃须。到1880年,本着在家也可以剃须的理念,Kampfe兄弟发明了并获得了第一个安全剃刀的专利,沿着刀片边缘有一层保护网。但这个剃刀有个问题是刀片需要定期取出来自己打磨,很不方便,所以并没有像预想中一样热卖。

  那可不可以直接替换新的刀片呢?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King C.Gillette和麻省理工大学教授William Nickerson花了8年时间在Kampfe的基础上发明了双刃安全剃刀,并大获成功。仅1906年一年,Gillette就卖出了30多万个安全剃刀。而后Gillette吉列也成了手动剃须刀家喻户晓的品牌,剃须刀的刀片也越来越锋利,数目也从两个、三片到五片、七片甚至更多。

  在Gillette风生水起的时候,电动剃须刀的雏形也开始慢慢出现。1928年,Jacob Schick发明了第一款电动剃须刀,手柄内置的电动马达连接着一个可旋转的刀架。外形更像是手动剃须刀加了一根长长的电线,既限制了使用场景,清洁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虽然Schick的发明没有如意料般火起来,但毫无疑问推动了电动剃须刀市场的兴起。之后,包括雷明顿在内的不少品牌都开始开发电动剃须市场。1928年,飞利浦带头发明了第一款旋转式剃须刀,机身更加小巧便携,而且剃须效果喜人,一直被沿用至今。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电动剃须刀才真正摆脱电线的束缚,形式花样和改变也越来越多。

  剃须刀的分类

  手动剃须刀: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手动操作且运用物理原理剃刮胡须的工具。常见的手动剃须刀又分为3大类。

  直剃刀(The straight razor)

  看过《理发师陶德》的朋友们,一定对陶德手中那把锋利的直剃刀影响颇深。直剃刀是18世纪开始盛行一直沿用至今的一款修容工具,随复古风潮近几年又越来越受欢迎。它由一段金属刀头和夹状刀柄组成,外观优雅,线条流畅,保养得宜的话锋利度高,剃须效果喜人,而且相当有逼格,适合热衷于手动剃须快感而且剃须技术高超的人。另外,一把好的直剃刀还有很大的收藏价值,缺点是价格昂贵(尤其是某些纯手工直剃刀),相对比较费时间而且后期保养成本也比较高。

  安全剃刀(The safety razor)

  又称双面剃刀,即在T型刀架上使用双面刀片,并在刀片外增加了一层保护壳,以防剃须时割伤面部皮肤,由吉列发扬光大。安全剃刀的刀片是可以替换的,早些年间要更为常见一些。安全剃刀也有档次高低之分,既有便宜的大白菜,也有一整套的奢侈组合。

  盒剃刀(Cartridge razor)

  目前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一种手动剃须刀,刀头一般有2~5道不锈钢刀片而且可以更换。为了保持锋利,刃口经过特殊处理,而且刀头一般也会有含滋润和镇定作用的润滑条。优点和所有的手动剃须刀一样,手感和洁净度完美,而且相对不容易割伤皮肤,缺点是刀头易损耗,后期成本较高。

  手动剃须刀的优点:剃须手感好,打泡以后非常顺滑,尤其是高端款,手感超赞。剃须洁净度非常高,如果逆着胡茬刮,拿手用力揉搓下巴也感觉不到胡茬,即便是十几块的吉列入门级威锋慢慢刮也能比几大千的博朗790cc刮得更干净;没有噪音,不需要担心没电,即便是动力款没电也可以使用,不会发生像电动剃须刀刮到一半没电,结果一边干净一边胡子拉碴的尴尬场面;体积小,重量轻,旅行携带起来不占地方,备用刀片也好带;价格便宜,即便是锋隐致顺也不过90元,赶上打折还会有60元一刀架+4刀头+剃须泡的神价。

  手动剃须刀的缺点:基本只能湿刮,需要打泡才能比较舒适,至少也得抹点肥皂;干刮舒适度极低,顺刮洁净度不好,逆刮出血率极高,因此只能用于救急,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湿刮用完需要晾干,致顺和风速3就比较占地方了;跟电动剃须刀相比,相对比较费时费力,如果经常早上比较匆忙的话,手动剃须刀效率比较低;虽然逆刮洁净度完爆电动款,但只是顺刮的话也无法完全刮干净,而且逆挂极易刮破皮肤,对皮肤不好的人不太友好;如果胡子比较长也不太方便,费刀片还容易卡刀;刀头损耗因人而异,如果胡子浓密每天都用,大概半个月就得换刀片。

  电动剃须刀

  旋转式剃须刀:顾名思义,就是内

  刀片像扇叶一样做旋转式运动的剃须刀,以飞利浦为代表。刀头由多个圆形的小刀网组成,工作原理是将刀头置入不易变形的硬网之中,以马达的转动带动刀网进行圆周运动,既能刮除多余胡须又能保护自己不被刀片割伤。相对于往复式剃须刀,旋转式剃须刀噪音较小而且没有震动,不过由于外刀网较厚,所以剃须洁净度有着天生的劣势。而且由于死角多,刀头有效面积小,很难一次剃净,需要反反复复的在脸上找,比较费时间。

  往复式剃须刀:相对于旋转式,往复式刀头大多呈一字型,以博朗和松下等为代表。工作原理是马达带动刀头进行左右直线相对运动,来回剔除多余的胡须。特点是震感强烈,洁净度较高,更适合胡须比较浓密的汉子。

  往复式剃须刀外刀网普遍很薄,剃须效果相对旋转式更好一些,剃干净以后揉搓下巴是光滑的,感觉不到胡茬,不过用力揉搓还能微微感受到胡茬。由于基本没有死角,再加上多刀头(一般至少三个),有效剃须面积远大于旋转式,而且剃须速度快。如果不追求极致干净,快速扫一遍可以很快扫干净。缺点是噪音和震动感人,松下就是“拖拉机”,博朗就是“747 ”,博朗剃久了有种“帕金森”的感觉。另外,由于外刀网很薄,刀头面积大,太过用力的话还是会有擦破皮肤的可能。

  电动剃须刀的优点:如果不需要刮到极致干净,只是快速扫平,电动剃须速度比较快;干刮舒适度比手动高;刮完罩好或者塞皮套里面随便找个地方或者抽屉扔进去就好,省心;很多型号可以干湿两用,除了脸皮特别嫩的人,基本不会把脸刮破,起痘也可以放心刮;刀片损耗小,即便是两天三次的频率,用了一年多还能锋利如新,短期耗材费用低,比较省钱;高级货同时手柄宽大,握持手感良好;很多型号带有自动清洁中心,可以自动对剃须刀进行清洗、烘干和润滑,还可以同时充电,大大的清洁桶既方便又拉轰,放在卫生间里B格满满。

  电动剃须刀的缺点:需要用电,所以很可能发生剃到一半没电的悲剧,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型号都有电量显示,很多还支持1小时快充和5分钟急速充电一次剃须;有噪音,尤其是往复式剃须刀,还伴有非常感人的震动;洁净度没有手动剃须刀高,洁净能力视型号而定,普遍来说往复式比旋转式好一些,其实博朗340s、松下8103s再往上剃须洁净度其实差得很少了,主要区别在于速度、功能性和舒适度;刀头价格昂贵,虽说耗材不坏不用换,但是万一手残摔了,等着你的是不小的一笔开支;清洁桶的清洗液费用感人,博朗的是229元4个,松下是100元左右3个,用的勤的话,一盒顶多撑一个月,一年下来费用也不低;由于高端剃须刀都是内置电池,万一电池损坏,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可以淘宝买一只自行更换,动手能力不行的朋友基本就是判死刑了;最后,高端电动剃须刀往往体积很大,携带不便。

  如何挑选剃须刀?

  手动or电动?二者各有优劣,主要还看自己的需求。有人喜欢手动的干净利落,也有人喜欢电动的方便省心。需要明确的二者的清洁原理,手动剃须刀主要是靠刀片直接削断胡须,而电动是靠内外刀网的共同作用挤断的,所以手动剃须的毛发是平整的断面,电动则是折断的痕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手动的洁净度更高、触感更光滑。

  根据我们首席生活家@单衣过冬的建议,如果胡子比较稀疏且长得又慢,刮的周期较长,时间又充裕,那么手动剃须刀更加适合你;如果胡子比较浓密长得快,刮得频率高,那么电动剃须刀会更适合;追求极致洁净,那必须得手动剃须刀,但手动刀逆刮下颌和上唇很容易出血,对出血比较抵触的朋友就只能选用电动剃须刀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终极建议是最好能双修,手动剃须刀和电动剃须刀都备一只最方便,然后按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那么电动款选择旋转式还是往复式?胡子不多,长得比较慢,主要集中在上唇和下巴尖的朋友,如果没有揉下巴强迫症,购买旋转式剃须刀就可以,舒适度和噪音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是建议购买双环刀网的款式,不过价格较贵。往复式的话,博朗的340s或者红色马甲版就可以了,比较实惠,做工也好。胡子比较浓密,长得很快,尤其是络腮胡子的朋友,往复式更适合,而且最好买松下LA63以上,博朗790cc以上的型号,效率更高一点,手感也更好。 脸皮比较嫩的,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往复式试用,如果半个月以后还是不能适应经常出血,并且没有揉下巴强迫症,那么还是换旋转式吧,舒服更重要。

  主流品牌及型号推荐

  市面上比较主流的手动剃须刀品牌(主要指盒剃刀)主要有吉列(Gillette)和舒适(Schick),如果不知道从何下手,基本这两个品牌就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吉列,1901年由King C. Gillette创立,后被宝洁收购,从2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开始,一直是剃刀和刀片领域的领导品牌,主打产品线锋速(Match)和锋隐(Fusion)2个系列,还有部分少量威锋(Vector)。主要区别在于刀片的多少和材质的不同,刀片越多,剃须效果越好,价格也相应更贵。比较为人熟知的型号主要有威锋3、锋速3、锋隐致顺和最新的锋隐致护等,价格基本也是依次越来越高。

  和吉列类似,舒适的产品线也根据功能和刀片数量不同,主要分为蓝超凡(Ultra Blue)、超锋3(Xtreme3)、捍将3(Protector)、创4纪钛(Quattro Titanium)和国内未引进的Hyfro等五个系列,价格比吉列更友好。不过由于进入中国较晚,知名度要远小于吉列,如果想尝试吉列之外的手动剃须刀,舒适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对手动而言,电动剃须刀的可选品牌就更多一些,比如小家电巨头飞利浦、博朗、松下和雷明顿等,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国产品牌飞科等,型号也更复杂。

  飞利浦是旋转式剃须刀的鼻祖,喜欢这种形式的选它就是了。产品线广义上可根据圆形刀头数量进行分类,两头的有300和500系,三头的系列名为4位数,比如5000、7000和9000等。选购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刀头,除了圆形刀网数量多少,还有3D和2D两个小类。3D因为刀头角度和环网设计问题会感觉剃须时候更滑爽顺畅,价格更高,不过2D的使用体验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如果不同时使用两者基本不会感觉有差),外观材质和手感也有不同。另外,选购时也要关注一下配件,附加鬓角剃须件、清洗盒、旅行袋和清洗液等。低端经济实用款S301,一机多用的性价比款S5080都是飞利浦口碑比较好的热门型号,适合入门者选择。

  博朗是往复式剃须刀的代表之一,产品线也比较多,主要分为1系(入门级)、3系(大众款,人体工程刀头)、5系(特殊呵护)、7系(次旗舰型,声波震动)和最新的9系,还有Cool Tec冰感也不错,使用电子技术冷却刀头减少皮肤的不适。博朗秉承了德国机械优良工艺和不善花哨的特征,不过国内外差价巨大。对比松下,博朗刮得速度要慢一些,但用手触摸感觉胡茬更少,也就是更干净一些。关于博朗配套的刀和刀网型号还有很多细节区分,替换包中有些只有刀网,有些含刀头。建议严格按照自己的剃须刀型号对应选择。如果预算充足,博朗9090cc、9095cc和7系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便宜的3010s和5030s则是性价比之选。

  松下是往复式的另一个热门品牌。松下的型号规律不太确定,不过基本也是根据几个刀头、用什么钢、多少马达转速、使用不同护网、有无底座来互相搭配的,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找到对应产品。其中LA、LT和LV是其比较高端的系列。同为往复式剃须刀,据用户反应相对而言松下噪音和震动要更小更轻一些,但清洁效果似乎博朗更胜一筹。松下最好的选择当然是ES-LV系列,ESLV9B-S 和ES-LV94-S都是风评不错的高端款,入门款的话畅销型号ES-ST29-A405可以一试。

  文、图/原创小小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