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第三方独立测评”

  独立取样专业检测,并不意味着结论有价值

  近日一家号称“第三方独立测评”的机构发布了某巧克力中含有“高含量”矿物油的消息,引起了舆论关注。接着,他们又发布了多款辣椒油中也含有矿物油的消息。依据检测结果,他们还对检测的食品进行了评级。

  报告一公布,就受到了不少食品领域专业人士的严厉批评。但有读者问:他们的取样是独立的,检测机构很专业,那么检测数据应该就是准确的,虽然夸大了矿物油的危害,但矿物油毕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越低总是越好吧?

  实际上,这家“测评机构”的市场卖点也在于“独立取样”和“专业检测”。他们的样品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的,不经过也不通知厂家;他们的检测是由专业机构完成的,数据本身有足够的可信度。

  但是,这完全不意味着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有价值的。

  该机构承认他们检测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而他们的检测和评级是依据“不在国家标准之内”的指标。他们认为,基于这些“国家标准没有要求”的指标,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安全”的食品。

  貌似有道理,但事实并非如此。

  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很多指标会有很大的偏差。对于那些影响到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性的指标,国家标准会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如此,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在安全和营养组成方面,就不会有明显的偏差。

  而有很多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所能达到的范围,对于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而言,不会产生值得关注的影响,所以就不会作出限定。比如这次舆论漩涡的矿物油。

  还有一些“有害物质”是食品原料中不可避免的,如各种污染物与农药残留,会有相应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低于这个标准,其带来的健康风险就小到可以忽略。

  严格来说,这些物质的量当然是越低越好。不过,要追求“更低”的含量,不仅需要对它们进行监控,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工艺步骤,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还得由消费者承担。因此,当国家标准不要求时,厂家就不会对它们进行监控,或者只保证它们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

  而这些物质的含量通常波动很大。不仅在不同的批次之间,甚至同一批产品的不同时段,其含量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理论上说,同一批次的产品,每一个小包装内的各项指标非常接近,可只有那些被监控的指标才能保证如此。比如,开始生产前要对设备进行清洗,一般会用到清洗剂,但再充分的冲洗也不可能把清洗剂完全去掉,多少会留下一些残留。就像我们在家洗碗一样,充分冲洗之后,我们就不会认为残留的清洗剂危害健康。但是如果进行检测,会发现不同碗上残留的清洗剂有高有低。在生产开始后,产品会带走残留的清洗剂。先出来的产品,带的残留多,后出来的会越来越少。高低之间,可能相差很多倍。

  所谓的“独立取样”,只不过是在这些含量高低不等的产品中随机取了一个,然后送去检测。再专业的检测,也只能准确地测出这一个产品中的含量。在“评”的时候,却是要基于这一个样品的结果对整个品牌作出排名。这就相当于要对世界各国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于是在各国抽取了一个人,测量其身高来作为排名的依据。对于一个具体的国家,比如中国,测评的结论几乎取决于偶然性——比如抽到的是姚明还是潘长江,会导致中国的评级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不管取样如何“独立”“随机”,测身高的技术如何先进、检测人员如何训练有素,这个测评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二是这个指标代表不了一个国家的健康状况。所谓的“第三方独立测评”,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