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为人人服务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网络,文化,服务
  • 发布时间:2010-12-07 14:57
  10月22日,在文化部等八部委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网络文化全球融合高峰论坛上,我以“网络文化为人人服务”为题发表讲演,现整理如下:

  如果要从出版中国第一套网络文化丛书为标志算起的话,我关注网络文化已经有15年。《互联网周刊》创建10年以来,也一直充分关注网络文化。我想谈一谈,经过这么多年关注后,对于繁荣我国网络文化的一些思考。主题是“网络文化为人人服务”。

  我认为,要繁荣网络文化,关键是树立“为人人服务”的理念。为人人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2.0版。“人人”的特征,主要概括起来是 “五化”。这个“五化”分别是草根化、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即时化。这里有一些原则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首先,草根化

  要处理好为人民服务与为人人服务的关系。

  一方面,从发展文化产业来说,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网络文化是为人人服务,以此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我们过去说的为人民服务主要是一些共性的服务,为人人服务则不同。我们一是要区分根本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网络文化不仅要象“二为”方针指出的那样为人民服务,而且要在具体落实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不仅为人民的长远根本利益服务,也要为人们的眼前短期利益服务,这是对服务更高的要求。二是要区分主导价值和主体价值,这是中央党校一位教授提出的,主导价值的一元化是共同体的价值,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是个体价值,由于涉及到文化多样性,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主体价值。比如我们看到Web2.0的形态、微博的形态,都反映这种价值。

  另一方面,人人是草根,不同于一般人,是草根这种人。用过去的老话,草根就是群众,群众用新的语言叫起来就是草根,而且群众本身也不同,从大群众变成小群众(也就是小众),我们要重新树立群众路线的观点。网络文化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以过去说的群众喜闻乐见作为标准。小众满意不满意,成为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在网络文化中通常是以群众是不是能够喜闻乐见为标准。

  第二,通俗化

  涉及怎么认识俗文化的问题。

  我认为“三俗”是必须得反的。但是为了发展网络文化,需要严格在俗文化和低俗之间把握政策界限。很多网络文化呈现原生态文化特征,比如像短信的段子。在这个过程中要慎重的判断低俗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俗都是低俗。群众喜闻乐见的很多俗是正经的俗。举个例子,有的文化协会把《老鼠爱大米》判定为低俗,我个人是非常不苟同的。用网民的话来说,《老鼠爱大米》都out了,早就过时了,我们还认为是“低俗”,我个人难以理解。

  我正面的主张是,网络文化的一个指导原则应该是雅俗共赏,其实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化的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以高雅文化为核心,例如贝多芬的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但是到网络化的时候,更多的是俗文化、草根文化。基于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形势,雅与俗应该融合,我们不应该把两者对立起来,尤其不应该用雅的文化清零俗的文化。我个人偏好高雅文化,但是从我研究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对于俗文化要加以保护。

  第三,生活化

  我认为发展网络文化有一些价值标准可能要改变。

  首先是重新评价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过去在工业化时代,网络出现之前,我们的文艺指导思想是高于生活。虽然是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网络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融入生活。我们说全球融合,具体到网络文化,是要和生活一体化,而不是强调高于生活。当然我们有高于生活的文化,这个和它并行不悖。

  其次,对于“日常生活”的观点也要改变。50年前的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日常生活的观点,是否定日常生活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现在不同了。你要为人人服务,要把一切服务体现在生活中。最近有一本书叫《未来是湿的》,所谓生命之树常青,展开了这个观点。我想生活化就是更加贴近人情、更加具有人情味。

  第四,娱乐化

  应该从GNC(国民酷总值)的原则角度看娱乐。

  网络文化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价值呢?我认为是实现从过去1.0版的为人民谋幸福到为人民谋快乐的转变。快乐是微观的个体的幸福,幸福是整体的宏观的快乐。二者在工业化时期经常是对立起来的;但是在网络化时代,我认为个体的快乐变得具有宏观意义了。也就是说它可以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其中逻辑是什么呢?模仿邓小平的话说,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快乐起来,先快乐带动后快乐,最终实现共同幸福。

  从另一个角度讲,涉及到我们要重新认识生产目的,解决端起饭碗吃饭和放下筷子骂娘的问题。新民富观要求从满足物质需求发展到满足物质文化需求。放下筷子骂娘反映的问题是说他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需求、心理感受不好。为此我们要树立新民富观,这个民富不仅是物质的同质化需求的满足,而且是个体的多样化文化的满足,这样使每个个人都快乐,使整个社会幸福建立在个人快乐之上,我认为这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传导机制。这是我对娱乐的认识。

  为此我们可能要捏着鼻子忍受一些看来很反常的东西,比如我们对网游审批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很丑陋、很奇怪的形象,我们是不是要逐个去审批、清理,我认为要慎重一些为好。芙蓉姐姐我个人并不喜欢,但是我要维护芙蓉姐姐的权利,我认为她有自我表现的权利。从这些具体事来看就可以考验出我说的对人民谋幸福这件事具体到快乐上是怎么看。

  第五,即时化

  网络技术现在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趋势,我们既然谈到和全球融合,必须关注这个新趋势。其中一点就是即时化的趋势。

  从整个社会发展角度讲,全球网络文化正在向人的复归方向发展,从工业化时代对抽象价值、社会必要价值、共同价值、同质化价值的尊崇,变成了对各不相同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价值的尊崇。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中国从渡过温饱小康以后也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现在包括即时通信,包括LBS(定位服务),这些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的动向,支持人人的各不相同的此时、此在的文化需求。

  最后,我用这句话来作为总结,这是我开车到停车场的时候刚发现的,刚才庹祖海司长也提到的,今天中新社报道,文化部部长蔡武说:网络文化正在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上述的特征也在从边缘特征成为主流特征,为此我们要调整心态,迎接网络文化的新特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