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潮起,创业者疯狂圈地

  从早年的“郑多燕”热,到如今的微信运动,互联网健身愈加如火如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用户基数进一步扩大,也让互联网健身企业能更方便、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潜在用户。与此同时,各种健身APP和智能硬件也纷纷推出……

  各式各样的健身APP层出不穷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种运动方式就至少有一千个不同的健身APP。当国民对健康的认知提升,健身热遇到了移动互联网,各式各样的健身APP就应运而生。通过一个APP连接某项运动的众多爱好者,并为他们提供服务,成为不少创业者的不二选择。

  共享单车能够这么火,除了确实能解决城市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刚需外,还得感谢众多骑行APP打好了群众基础。尽管中国曾经号称自行车王国,但随着城市扩大和汽车的普及,一度导致使用自行车的人群锐减。好在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兴起,为众多爱好者创造了聚群共同运动的机会。《行者》《咪咕》以及《野兽》等众多骑行APP应运而生,推动自行车骑行热恢复。

  除了骑行,在国内马拉松也日益火爆,而与马拉松一起大火的还有跑步类APP,《悦跑圈》和《乐动力》算是其中的典型。它们一方面从运动出发为用户提供专业性指导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跑团和线上赛事试图切入社交,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

  另一边,阳刚之美的最好体现是肌肉,健美新概念的兴起,不但让众多男性爱好者以肌肉健硕为美,而且一些年轻女性也以显现出腹肌为耀。Keep是健康类APP中的佼佼者,它可根据用户场景、健身目的和有无器械编排各种训练计划,号称4分钟也可以完成一次健身训练。

  与上述健身方式相比,瑜伽更重在塑身和内在调理,因而受到了广大职场女性的欢迎。由于练瑜伽需要专业指导,因此大多数的瑜伽类APP都是从课程、专业教练的角度切入。在拥有足够的用户数量基础后,再通过“社群+电商”,或收费教程等内容来获利。代表APP《每日瑜伽》,据说其在线课程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而自有品牌的瑜伽类产品卖得也不错。

  当然,需注意的是,健身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在老年人市场同样也有广阔天地。老年人运动中,广场舞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但凡有空地处,无论小区还是场馆,都有大妈大爷们的广场舞身影。广场舞相关的APP也正成为夕阳经济产业中的新星。有人从中嗅到了商机,《糖豆广场舞》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

  除了APP,还有各家的运动手环(手表)除了各式各样的健身APP之外,还有诸多运动手环与运动手表将互联网和运动结合在了一起。

  2011年秋天,Fitbit公布了同名产品Fitbit记录器。这支小小的塑料块里含有三维动态感应器,把这玩意儿别到身上,一整天的动作都可以记录下来。因为这款记录器备受市场的欢迎,随后Fitbit趁热打铁,推出了多款运动手环,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企业。

  嗅觉灵敏的国内企业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2014年7月22日,小米手环正式亮相,小米手环延续了小米产品一贯的高性价比,定价仅为79元人民币。因为低廉的价格和拥有记录睡眠、记录步数等功能,小米手环同样备受追捧。目前,小米手环系列产品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苹果的Apple Watch爬到了全球第二,甚至对Fitbit构成了直接威胁。国内还有荣耀畅玩手环等众多类似的产品,但需注意的是,国内的运动手环同质化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国产运动手环会不会难以打开健身市场,而沦为单纯的工具性质产品?这恐怕并非杞人忧天。

  除了这些已入局者,市场研究公司CCS Insight曾预测,“2016年谷歌还将开发一个轻量级版本的Android Wear,用于廉价健身手环。使用这一软件平台的首款设备将被称作Nexus Band。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用户,提高广告价值,为Google Fit计划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谷歌不能承受失去数以百万计健身手环生成数据造成的损失。”虽然截至发稿前,还没看到具体的Nexus Band产品,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推出廉价运动手环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智能运动功能化,独角兽诞生尚需时日此外,互联网健身产品还在其他细分领域有所进展,比如咕咚智能跑鞋和小米电动滑板车等。它们都是在运动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功能,可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不过,目前由于成本原因,尚未在同类产品中占据优势。

  从整体趋势上看,未来智能运动产品的形态会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是打造运动手环和健身APP这些产品,还会在衣服、鞋子和太阳镜等日常生活用品集成部分健身功能。相比前者来说,后者的好处就是无需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当然这样的产品更偏重于硬件本身,传统企业的品牌和供应链优势更大一些,如何让互联网健身产品从极客走向大众,是创新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下,“移动互联网+健身”的创业大潮已经开启,App Store中健身APP数量达到3 000+,仍在不断升温。一些创业公司在内容服务、电商等商业模式上做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是商业模式和规模效应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角兽尚未出现。整体而言,目前还处于一个同质化严重的早期市场,仍有待于市场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