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了蜂鸟鹰蛾的身影。它们活动的地域经纬跨度较广,没有固定规律——北至内蒙,南达广东,西抵新疆,东到吉林。所到之处,人们无不对这种外形奇特的小生物表示惊喜、好奇。
蜂鸟鹰蛾,又称蜂鸟蛾,主要分布在南欧、北美等地,是一种产于美国的稀有物种。我国境内首次发现蜂鸟鹰蛾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非本土昆虫的到来,被生物学者视作一场微型的“生物入侵之战”。
蜂鸟鹰蛾似成人拇指般大小,翅面呈暗灰褐色,前翅上有黑色纵纹,后翅显橙黄,整体色泽鲜明,对比显著。其唇颚较宽,尖端有一纤长如管的口器——喙管,这就是进食的工具。背部表面附有刚性鬃毛,腹部扁平粗壮,严重的壳质化现象使之分节成排,似肥硕的虾尾。
它们长相特别,结合了多种生物的共通点,加之较快的移动速度,因此时常遭人误认,被称为昆虫界的“四不像”。乍一看,它们像蝶一般有着明艳的翅膀和膨大的触角,但飞速却远超于蝶;如蜂一般伴着嗡鸣来去,却在采集花粉时不沾染、不传播;它们还同蜂鸟大小相当,夜伏昼出,但有别的是,蜂鸟的盘旋和前进后退是两个分离的行为,而蜂鸟鹰蛾却由于自身构造的独特性,能在盘旋中同时进行位移活动。
可能正是因为这似蝶非蝶、似蜂非蜂、似鸟又非鸟的特性,多数捕猎性昆虫和小型鸟类都无法准确判断蜂鸟鹰蛾的真实身份,所以不敢轻易对它们进行攻击,这也使得蜂鸟鹰蛾对人的恐惧较小。就算在距离其仅40厘米的地方拍摄,蜂鸟鹰蛾仍能不紧不慢地享用美食,这样的习性给观赏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照片。据有幸目睹过蜂鸟鹰蛾真身的昆虫爱好者介绍,蜂鸟鹰蛾行动疾速,喜在丛花间穿梭盘旋,进食过程中,依靠翅翼的超高振频,使身体保持为相对静止的悬空状态,如此的速度,又让诸多拍摄者难以清晰捕捉。
蜂鸟鹰蛾靠花蜜为生,活跃周期也根据花期确定。一般而言,蜂鸟鹰蛾在春秋季的活动较为频繁,接着是它们蛰居交配的时节。雌性蜂鸟鹰蛾每次可产下数十上百枚卵。如达尔文所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卵必须要在冬季之前完成孵化、成长和结茧的全部过程,否则便难以抵御严寒。然而,上天的考验不会在春暖时就结束,尽管一些幼虫在茧腹中熬过了酷寒,但大多数幼虫则因为无法冲破厚茧的束缚,最终夭折于黑暗之中。因此,蜂鸟鹰蛾在自然界中的存活率极低,它们的每一次出现也就很珍贵。
文 姚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