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的苦闷和前途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黄鹏,苦闷,前途
  • 发布时间:2010-12-10 14:33
  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在上海打工。6月10日,他领到了5月的工资,所有收入合计4720元。扣除了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合计806元(能交纳这些钱是一种幸运,表明他在一个相对正规的部门工作),扣除个人收入所得税156.4元后,他的工资卡上增加了3657.6元。

  你觉得他怎么样?不错啊!他可能算是这个时代最优秀、最有上进心而且运气不错的青年典型。他进入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他的收入已超过了这个城市大学生、研究生的“中位数”(2008年,上海月工资中位数最高的是研究生,为4634元;其次是大学本科,为3000元;大专和中职分别为2237元和2013元)。他应该很满意、很幸福了吧?如果他这样幸运的青年都不满意不幸福,那其他青年会怎么样呢?

  他是《第一财经日报》一篇关于“个税改革呼声”报道列举的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叫黄鹏。报道列出了他的月支出:租房1200元——为了节省,他住在郊区,否则,他将拿出一半以上的工资去租房;伙食800元——对于一个独自生活的青年来说,这不能再省了;交通、通讯300元——他必须少打电话,每天早晨7点前起床去坐入城公交。这样,他的支出合计2300元左右。理论上,还剩有1300元(报道为黄鹏算的经济账到此为止,下面是我的“推论”)。

  但黄鹏应该有他的交际、文化和娱乐消费,他需要恋爱需要请女朋友喝咖啡看电影,他可能偶尔没有赶上公交而不得不打的,他还需要一个笔记本电脑同时会产生上网费,他也应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回报一下父母……如果这些开支在一个月间同时发生一项以上,他的财务就会出现赤字;而没有这些开支,作为一个青年来说,他的生活又怎么谈得上“完整”。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都市里的赤贫青年的生活,所谓“月光族”。他们辛苦地工作,而他们的未来不知道在哪里。但他们的状态还是他们身后的大量青年的梦想。他们不能终止城市梦,事实上也没有退路。可是,城市梦只能伴随着绝望。因为黄鹏即便“10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在上海中环买一平方米的房子”,他们只能彷徨着。惟一的希望在于社会许给他们一个收入有所节余的未来。

  这是一代满怀理想或野心勃勃的优秀青年的命运。他们是按照教育阶梯拾级而上的幸运儿。每年的高考在为社会挑选青年生活的区间,从结果来看,其实也就是让青年们选择了不同成色的苦闷。黄鹏的苦闷是发展的苦闷,也许在八成没有通过高考的青年看来,这是奢侈的,因为他们自己面临的是立足的艰难。除非他们出生在北京上海这样绝无仅有“资源丰富”的城市。

  今天,很难有一个青年可以说,他可以凭着自己的才华顺利地进入城市,把握自己的命运。城市已然是一个稳固的利益格局,它首先以房价的狰狞面目阻挡了青年上进的步伐。这焉能不叫初涉人世的青年们惊惶失措?

  一个社会即便万事紧迫,也不能对一代青年的痛苦麻木不仁。从前,说到青年的前途的时候,往往特指政治前途,因为青年联系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理想。今天我们不得不考虑青年的生存处境,尽管这两者是分不开的,但生存的问题毕竟不能拖延。

  (张春摘自《南方人物周刊》,本刊有删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