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掘的历史 中元游大墓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元游大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9-14 10:55
所谓地上五千年,地下五千年。随着人类地上活动的增多,越来越多埋藏在地下的故事和隐秘被一个一个发现和发掘出来。这些精心设计的机关、精巧美丽的明器,不仅让现代的人更多地了解历史过往,更能填补历史的空白。究竟我们的脚下还藏着多少未知的故事,北京的历史或许会随着这座城市不断建设发展,以及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完整地得以浮现。
房山长沟大墓
“女尊男卑”背后的故事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
坐836路汽车到云居寺路口下车,倒房12路或19路到南甘池路口下车,向西走450米到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向南约200米左手上山坡即是。
2012年底,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在进行前期基建考古过程中,这座大墓被洛阳铲一铲子一铲子探了出来。
这座大墓出土了石质文物包括“刘公墓志”、“刘公夫人墓志”、须弥座彩绘石棺床等。根据墓志,考古人员确认大墓的主人是唐代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和他的夫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卢龙节度使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北京及河北北部,隋唐时为军事要地。
关于刘济的下葬时间,从墓志上的记载可确认其下葬时间为“冬十一月”。也就是说刘济于农历七月去世,十一月下葬,墓葬选址、修建墓地、制作棺椁、绘制壁画等工程从开始到完工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非常仓促,最终导致墓穴建筑不够到位。以棺床为例,刘济墓中虽然棺床精美,但是只有第一层和中间束腰部分是有浮雕的,其他四层只有墨线和彩绘线条,没有进一步雕刻。
另外一点比较奇怪的是,刘济的夫人——燕国夫人墓比刘济墓要豪华很多。考古人员发现刘济的墓志与燕国夫人墓志相比,既无彩绘,体量又小,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这似乎不合常理。随着燕国夫人墓志盖的开启,浮土被清理,当“张”字出现,这一谜团也得以解开。专家分析认为,结合现有文献、墓志盖等已经能够确定,大墓内的燕国夫人系刘济的夫人张氏。这位张夫人是“清河张氏”,往前追溯,能跟轩辕黄帝攀上亲,而且出自张氏的名人更不在少数,晋朝朝廷重臣张庭,东汉时期的军师张良。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姓是唐朝开国的十大国姓之首,皇帝亲自赐名。
这位张夫人还几次升职,从清河张氏升到蓟国太夫人,再到燕国太夫人,这其中并不是因为沾了老祖宗的光。刘济过世后,幽燕地区发生动荡,刘总通过弑父杀兄得到的地位并没有很稳固,而此时,刘总的母亲张夫人挺身而出,经过多方游说,平息了这场纷争。刘济墓志简朴,可能是因为刘总反感父亲,在毒杀父亲后特意采取这种葬式。刘总矫父命杀死兄长后心中纠结,最后剃度出家,厚葬母亲可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长沟大墓不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幽州卢龙节度使,还再现了一段晚唐时期的家国传奇。
西峰寺恭亲王墓
最怕水的地宫涌泉成一景
·门头沟区永定镇岢罗坨村西,西峰寺景区内苹果园地铁站乘931路公交车至西峰寺站下车即到。
西峰寺的名气虽然远逊于周围的潭柘寺、戒台寺,但西峰寺却有著名的“西峰八景”,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地宫涌泉”。地宫是古代皇陵或是王爷坟中的底下建筑,最怕进水,而这里却成为了一景。
西峰寺其实原本是戒台寺的主持妙性法师,送给恭亲王奕.做王爷坟的。恭亲王奕.,是道光帝的最喜欢的儿子之一,咸丰帝的弟弟,同治帝的叔叔,光绪帝的大爷。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此后,奕.当上了议政王,权倾朝野,但也引来了慈禧的猜忌。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慈禧以奕.“不欲轻言战”为借口,夺了他的实权。为了避祸,奕.干脆顺水推舟,带着福晋和儿女离开京城,住进了京西戒台寺,而且一待就是十年。
当时戒台寺的主持妙性法师,得知恭亲王的王爷坟,还没有修建,于是就把戒台寺的下院西峰寺,送给恭亲王做王爷坟。此处也是千年古刹,最为称道的是,院内有一株巨大的千年银杏树。银杏树又叫白果树,白果树下葬王爷,暗含着一个“皇”字。恭亲王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很高兴,于是在此地修了最初的恭亲王坟。但由于恭亲王去世后,慈禧在昌平赐予了墓地,奕.和他的家人大多埋葬在昌平。后来,这里成为了恭亲王次子载滢的墓地。
关于载滢的记载很少,他虽然是奕.次子,但1868年,道光帝第八子钟端郡王奕诒去世,因无后人可传,两宫太后就将载滢过继承袭贝勒爵位。1889年,光绪帝亲政后加封郡王衔。1900年,因支持义和团以罪革爵,仍归本支。而此时奕.已经去世,不到18岁的孙子傅伟接班,成为恭亲王。已经成为平头百姓的载滢被儿子傅伟接进了恭王府里颐养天年。十年之后,载滢于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傅伟趁着大清局势混乱,将自己的亲爹葬进了王爷坟建制的西峰寺。
地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行了发掘,棺床上摆放棺材3具,载滢居中,两侧为其福晋。
皇帝、王爷的陵寝都讲究背山面水的好风水,没有河的也要在坟前造一条神河跟神桥。当年恭亲王修坟的时候,西峰寺没找到河,但有泉水,所以把这条神河修在了地宫里,并修了一条排水管道。但由于后来排水系统被毁坏了,之后水越积越多,才形成了如今地宫涌泉的景象。
田义墓一品大臣给四品太监当门卫
·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模式口大街80号
公交337、354路石景山站下;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下,换乘336、396、746、929、959路首钢小区站下车步行即到。
在模式口村的西头,有一座古墓园,那就是田义墓。明清两朝600年历史,绝大部分的太监生前作为皇家的奴隶,死后用席子一卷,送到义地,埋的是谁都不知道。而建于明朝的田义墓,是国内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制最高,石刻最为精美的明代太监墓葬群,现有5座太监墓。
田义墓,又称慈祥庵,如今由墓园展区、宦官文化陈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区三大部分组成。历经几百年风雨,墓园内现存建筑有神道门、华表、文武官石像生、棂星门、碑亭、享殿、寿域门、宝顶及地宫等。
走过一对华表,有两座石像生,相视而立,身高约3米。石像生亦称“石翁仲”。东边的文官,朝服的垂带上雕有一对仙鹤,是明朝文官一品的标志。西边的武官身后护腰大带上刻有“胡人驯狮图”,是明朝武官一品的标志。田义生前是享受二品待遇的四品官员,但田义墓的石像生是北京地区除了明十三陵以外最大的石人,且官阶均为一品,大多数属于越制,足见田义生前死后之得宠。
在再往里走,有三座万历皇帝钦赐的碑亭。这是田义墓园里保存最完整的砖石建筑。碑亭里面的石碑上,系万历皇帝《敕谕南京司礼监太监田义为南京守备》圣旨全文,记载着皇帝对于这位田公公的赞扬与哀思。
田义9岁时净身入宫,进了司礼监下属内书堂。因为聪明能干,提拔到文书房当管事,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62岁的田义迎来了他人生权力的巅峰——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拥有代笔皇帝御笔朱批的权力。一般拥有如此权力的太监,通常都会假公济私,而田义却称得上是少有的好太监。他在宫中63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帝,虽备受宠信却不仗势为非。更可贵的是,田义富有正义感,对于皇帝的错处也敢于据理力争。在石碑上对他的评价是“周慎简重,练达老成”。在一本记录明朝宫廷故事的史书《酌中志》中,作者评价田义是“贞介忠诚,有大臣度,性俭朴寡言,休休有量,人不敢干以私。”
明朝矿税苛刻,百姓深受其害。一次,万历皇帝生急病,眼看就要不行了,皇帝在遗旨中说要废除矿税。谁曾想,在太医精心治疗下,万历皇帝病情好转了。万历皇帝病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废除矿税的圣旨。闻讯,田义则跪下死谏,要求皇帝不能出尔反尔。万历皇帝恼羞成怒,差点用刀把田义劈死。而田义也留下了死谏的美名。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72岁的田义因病去世。万历皇帝十分伤心,为他辍朝三日,赐葬于这座墓园里。此后,陆续有十几位太监羡慕田义的人品和威望,追随他葬在此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太监墓群。
文/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