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工作推荐单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9-20 11:21
行星保卫官,年薪超过六位数美元
职场或许是最能体现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地方: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人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是几乎每个人力资源部的人都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在这种两头愁苦的困境下,有些机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推出了一大批以传统的标准衡量颇为奇葩的工作岗位,堪称职场的一股泥石流。有的工作看起来高调奢华,有的则钱多活少离家近,不过要顺利上岗的话,还面临一个基本难题:这些活儿,你干得了吗?
行星保卫官:真的能上天
在职场上向老板提升职加薪要求时,很容易被老板用一句“你怎么不上天”硬生生怼回来,可近来还真出现了一份和上天有关的工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开始招聘行星保卫官,年薪超过六位数的美元,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NASA列出的职位描述是:“行星保护工作要防止人类和机器人在空间探索过程中产生有机成分和生物污染。”
行星保卫官职责重大,工作包括至少三方面内容:确保人类能在不影响其他世界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避免被探索星球受到人为生物污染,因为那将可能影响到人类找到生物体的可能性;如果有外星生物存在的话,需要通过严谨的防范措施来保护地球的生物圈。
对外星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这个职位的诞生初衷源自1967年的外太空条约,该国际条约中的一项是要求所有太空任务都必须把对外星环境的污染可能性控制在万分之一之内。
为履行条约约定,几乎每个太空机构都会设有类似职位,但大多数都是由人兼职,不过NASA决定设立专职行星保卫官职位。
这份工作需要不时到空间站和其他星球“出差”。虽然辛苦,但“上天”的差事自然待遇优厚,年薪在124406美元(约合83万元人民币)到187000美元(约合125万元人民币)之间,合约期为3年,并有可能续约2年。
这样高大上的岗位,雇主NASA对于候选人的要求自然也很严格,除要具备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外,应聘的人还需拥有一年或以上在政府担任高级职务的经验、对行星保卫工作有全面认知。
此外,由于这一岗位的设置与国际条约密切相关,行星保卫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交能力,应对复杂的多国国际空间谈判工作,并能够在困难的多边讨论中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招聘过程中还将“秘密”进行忠诚调查。
新的行星保护官上任伊始,可能就将参与到NASA即将进行的木星第四大卫星欧罗巴星的考察项目中。该项目投资27亿美元,获得美国国会通过,旨在测绘卫星表面并分析其可居住性。
奇怪的头衔:新瓶装旧酒
行星保卫官确实要和行星打交道,或许工作内容并不像超人那么炫酷,而且五年任期里很可能也见不到需要对抗或保护的外星生命,但至少接触的信息都和太空有关。
相比之下,另一些岗位就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了。
科技巨头谷歌曾在2010年左右聘请了一位“登月队长”。这个头衔乍看起来,像是谷歌要发起一个类似于阿波罗探月计划的项目,但事实上担任这一职位的埃斯特罗·泰勒并没有像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那样的愿景,他主要在负责研发业务。
这个头衔与月球的关联之处,是谷歌早已开启的“探月大奖赛”。这一全球性比赛的参赛团队主要凭借私人赞助,计划将一辆月球车发射到月球上去,并至少行进500米,且要向地球发回高清视频及其他数据。
首支完成这一目标的团队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奖金,第二名则将获得500万美元的奖金。
此外,如果月球车能行驶得更远,抵达先前的月球探测活动区域,或完成其他额外任务,参赛团队还可获得总额达400万美元的各类奖金。
虽然谷歌“登月队长”和“探月大奖赛”有关,但在绝大部分时间,泰勒是在参与X实验室的工作。泰勒有着典型的疯狂科学家的履历,他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取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创办了后来被Jawbone收购的健康体征数据公司Body Media,随后加盟Google X实验室,由于他履历光鲜,一度成为谷歌的明星人物。
泰勒“登月队长”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太特殊之处,如果是在其他企业,他做的就是“研发主管”。
谷歌能设立“登月队长”这样的职位,是因为该企业有颠覆性的创造力,但很多效仿谷歌做法的企业却不具备他们那种能力,设置一些似是而非的头衔,有时候让人一头雾水,搞不清这到底是做什么的岗位。
比如,截至2017年6月,包括天空传媒和美国运通等大企业在内的数千家公司,都在招聘启事中列出了“敏捷教练”这个职位。尽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传统的通俗易懂的头衔已经过时,但“敏捷教练”这种头衔,又无法准确阐述其职责。这可能会给找工作以及公司招人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人们通常会搜索与自己的技能匹配的职位,而不会匹配自己的工作范围。
不知所云的“敏捷教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实际上,这并不是在健身房里的差事,而是软件开发职位,职责类似于项目经理。
试试当“网红”?
技术的进步给职场带来了深远影响,一些全新的工作被创造出来,有些甚至成为最热门的职业。
比如,新媒体的“小编”就是一个近年来才兴起的职业,虽然说每天跟热点,蹭热度,为了阅读量的“十万+”呕心沥血,可是在一些国家,年轻人却认为这个工作是一个很酷的新兴职业。
如英国的年轻人目前最想做的就是网络上的当红博主。四分之三接受调查的英国年轻人作了这一选择,不少人都承认,曾经作过尝试。在他们的心目中,网络上的博主及其进阶版“网红”,其吸引力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医生或者律师等职业。
英国的调查显示,在年轻人看来,当网络博主或者“网红”的优势很多。
首先传播渠道是现成的,在社交媒体上能够低成本地将自己的才华向全世界展示出来。其次是这份工作自由度高,不必朝九晚五地上班,也不必在办公室里被人吆五喝六,上班地点也自由自在,只要有网络信号就能开工。对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是这份工作还能挣钱,干得好还能挣大钱,颇有凭兴趣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感觉。此外,“网红”受人羡慕,或有利于提升自信心,而且“粉丝”可能遍及世界各地,这种被重视乃至追捧的感觉也是他们所需要的。
22岁的英国学生露西·厄尔就已经成为了“网红”典范,不过这位大学生走的并不是传统的晒美妆或者教做饭之类的路线,而是成为“网络人民教师”。
她在剑桥郡的家里,通过YouTube进行视频教英语,开始只是业余时间做,8个月后转成全职。很快她就拥有35万订户,频道流量超过了1200万,同时开始有了足够的收入。现在,露西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欧洲、亚洲、南美洲的学生都有。
因此,如果当不了星球保卫官,干不了“登月队长”,距离“敏捷教练”也有差距的话,那么试试当“网红”如何?
文/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