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 核灾难留下最恐怖的故事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切尔诺贝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9-22 10:45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被炸得粉碎,1700多吨石墨成了火焰的燃料,现场温度超过2000℃,熊熊烈火燃烧了整整十天。
核事故发生后,罹患各种怪病的人,变得诡异的草木,还有发生异变的野生动物——《生化危机》一般的末世景象噩梦般纠缠着切尔诺贝利,无法抗拒,也无法摆脱。
曾经鲜艳的墙纸已经支离破碎,风从没有玻璃的窗户中闯入,吹得墙纸哗啦啦作响——在荒无人烟的小镇里,这几乎算是唯一跟人类有关的响声……
在乌克兰北部与白俄罗斯交界处,有一片沉寂的“世外之地”:半人高的草丛中,嫩黄的野花恣意开放;四处散落的大树疯狂地生长,不断向天空伸展枝叶;麋鹿、狐狸、水獭、野猪、熊,甚至数量极少的蒙古野马和濒临灭绝的乌雕出没其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宛如动植物的天堂……但是,谁又能想到,31年前的那个春天,这里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核灾难!
在人类灾难史上,切尔诺贝利注定是一个悲伤的名字,永远无法抹去。这座核电站曾被称为“最安全的核电站”,是前苏联的骄傲,但1986年4月的那场核事故,却把这里的未来和希望全都凝固成了绝望。
从天堂到地狱
凌晨一点半的丧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市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距切尔诺贝利市中心18公里。核事故发生之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共有4个反应堆,承担了乌克兰10%的电力供应。
事故发生之前,切尔诺贝利生机勃勃。在建造核电站的同时,人们还在距离核电站3公里的地方,同步建造起一座精心设计的“五星级”模范城镇——普里皮亚季。当地的常住居民以核工业高精尖人才为主,共约5万,拥有15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3所医院、35个小公园和3个室内游泳池。在切尔诺贝利市内,还有文化宫、酒店、电影院、游乐场、大型超市等设施,先进程度远超那个时代城市建设的平均水平,就连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人也经常跑来这里,购买基辅买不到的时髦货。年轻情侣在小公园约会,孩子们在游乐场嬉戏,广场上传来嘹亮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民歌……高品质的生活,充满希望的未来,是当时切尔诺贝利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场核事故中走向终结。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悲剧发生了——或许是操作员操作失误,或许是反应堆设计存在缺陷,总之,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烈焰冲天而起,高达30多米,核电站的4号核反应堆被炸得粉碎,工作人员更是尸骨无存。1700多吨石墨成了火焰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超过2000℃,比炼钢高炉的温度还高。熊熊烈火燃烧了整整十天,在扑救人员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才被扑灭。
更可怕的是,爆炸和大火引发了更为惨烈的灾难:混合着各种炙热的残片,超过8吨的强辐射物质喷涌而出,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释放出相当于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爆炸当量百倍的辐射。就在事故发生当天,核电辐射尘就随风向西扩散至波兰;两天后,前苏联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核辐射的威胁,西欧诸国也岌岌可危;不到10天,欧洲大部分地区都监测到了放射性尘埃,甚至北美东部的部分地区也受到影响……
为了阻止放射性核污染继续扩散,大火熄灭之后,前苏联派出大批军人、工人,给被炸毁的4号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防护罩,将其彻底封闭起来。这座长方体钢筋混凝土建筑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座冰冷的巨型石棺,封锁了可怕的核辐射扩散,也埋葬了切尔诺贝利所有的荣耀和锦绣前程。
核辐射后的噩梦
《生化危机》一般的恐怖世界
在事故发生的36小时内,前苏联政府开始疏散居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48小时后,当地只剩下处理事故的军人和科学技术人员;一个月内,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全部疏散完毕。而这样的效率远远赶不上爆炸所释放出的核电辐射尘的扩散,死神早已默默地收割着人类的生命,或让健康人致病、致残,就这样,看不见的敌人毁灭了这30万公顷地区上所有的生机。
第一批参与灭火的消防员首当其冲,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冲进了火场灭火,当时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火灾,毫无防备地曝露在致命的辐射之下,因此事故当晚,就有两名受到超量核辐射的消防员死亡。军人、记者、科学研究者、矿工……许多年纪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临危受命,前往切尔诺贝利阻止这场史无前例的核灾难。
受到超量的核辐射后,幸运的人只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轻微症状,而更为致命的是,曾经居住在受辐射区域的人群中,有30%的人的身体机能紊乱,患上了心脏、血液、呼吸疾病和癌症等恶疾。在受辐射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出现比脑袋还大的古怪肿块,令受害者的四肢或细小萎缩得根本无力支撑身体,或莫名肿大到正常情况的两三倍,身体的病变引发的疼痛深入骨髓,令许多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或是不得不采取截肢的方式来苟延残喘。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初总数达50万人的救灾队伍里,已有两万人死亡,约20万人致残,而其余的人也或多或少落下了一些病症。除了救灾队伍,在乌克兰境内,共有264万人遭受核辐射侵害,2294个居民点受到核污染。
更为可怕的是,核辐射带来的伤害如同附骨之疽,纠缠着每个遭受核辐射伤害的家庭,把恐怖延伸到他们的后代。核事故发生后,放射性污染物通过风扩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全境以及俄罗斯南部的土地上,毫无防备的人们就这样被笼罩在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中。
最无辜也最让人心痛的受害者当属孩子。在核事故已经过去整整31年的今天,受到严重核辐射污染的地区的现状依然让人触目惊心——儿童甲状腺癌、白血病和新生儿生理残疾的数量激增,特别严重的地区,这样的病例甚至上升到事故发生之前的两千倍。在事故发生的20多年后,白俄罗斯的卫生部门对距离切尔诺贝利约400公里的一所学校的全校学生进行体检,结果发现数百名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健康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患有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慢性病,令人痛心。
在这场核事故中,无法像人类一样被疏散的动植物也没有幸免于难。爆炸发生的第一年,距离爆炸点较近的动植物均被辐射至死;稍远的地区,植物发生了诡异的变化,隔离区内有一片“红松林”,就是当年普通的松树林被辐射后所产生的。更诡异的变化出现在植物的花果上:一个花骨朵上开出两朵如连体婴儿般的畸形的“恶之花”,草莓长成了五角星形状,萝卜、土豆的根茎诡异地扭曲成各种奇形怪状。甚至还有传言说,受到核辐射的老鼠也发生了异变,体型变得比猫还大……
罹患各种怪病的人类,变得诡异的草木,还有发生异变的野生动物——《生化危机》一般的末世景象噩梦般纠缠着切尔诺贝利,无法抗拒,也无法摆脱。
废墟中的切尔诺贝利
让人不寒而栗的鬼城
核事故发生后,距离4号反应堆仅三公里多的小镇普里皮亚季的居民们被紧急疏散,小镇从此成为一座空城,并一直空置至今。
阳光下的切尔诺贝利像天堂乐土一样宁静、安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动植物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长。如果不是那些掩藏在密林中的断壁残垣,这里简直就像是一个美丽的自然保护区。
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络,更没有一丝人烟。经过重重的严格检查,进入这座死寂的空城,空荡荡的街道和一座接一座废弃的建筑让时光停驻在城镇毁灭的那一刻。31年前逝去的人们,好像还在这座无人城镇里艰难地飘荡。
切尔诺贝利不需要恐怖传说或灵异故事,这片废墟本身就是最恐怖的故事。一座曾经拥有最美好一切的“五星级”城镇,一夜之间就沦为空城,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是遭到人类拆除,便是被自然缓慢侵占,灾难的冷酷和无情,比任何鬼怪幽灵都恐怖。
学校不再有朗朗书声。教室里的课桌椅还依稀保持着撤离时的样子,只是桌面上早已落下一层厚厚的灰尘;书包、课本、文具、教学用具还凌乱地散落在地上,不知当初在此学习的孩子,有几个健康地活到了今天?
湖边最醒目的建筑,是当年城中最高级的餐厅。彩绘落地大玻璃原本在爆炸中幸存了下来,却因为被高辐射污染而不得不被打碎;曾经鲜艳的墙纸已经支离破碎,风从没有玻璃的窗户中闯入,吹得墙纸哗啦啦作响——在荒无人烟的小镇里,这几乎算是唯一跟人类有关的响声。
破败不堪的游乐场是切尔诺贝利居住区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刚刚建成,计划在1986年5月1日举行开园仪式的游乐园,还来不及对公众开放就陷入了永远的沉寂。荒凉的游乐园里,到处是锈迹斑斑的铁门、铁栏;黄色的摩天轮孤独地伫立着,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最著名的标志,在摩天轮最接近地面的车厢里,放着几个破烂不堪的布娃娃,那是此前来访的受害者家属为寄托哀思留下的——他们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来这里玩耍、欢笑;破烂的碰碰车勉强还看得出原貌,东倒西歪地散落在地上。这座本应该承载欢乐的游乐园,因为那场灾难而成为众多恐怖游戏和电影的最佳背景。
切尔诺贝利的恐怖不需要幽灵点缀,发生在这里的毁灭性灾难,足以让鬼神都望而却步。遭受到巨大的痛苦之后,它虽然无法发出痛苦的悲鸣,却仍无声地提醒人们核泄漏带来的灾难究竟有多可怕。
文 彭泽琴 图 I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