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哪里出发?

  •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
  • 关键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发布时间:2017-10-11 11:06

  我国企业如何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身就内含多样性结构要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类型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角度、多层次洞察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规律。我们遵循“由内向外”的思路,分别从自主创新能力内在结构演化、内生性学习累进、与环境互动共演以及企业内外多要素协同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深层次要求就是利用创新驱动发展。这意味着,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其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升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微观基础。然而,如何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在梳理我国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并总结当前我国创新中国特色的基础上,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序进发展、能力整体内生性累进发展、能力与环境互动共演、企业内外多要素协同共进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规律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

  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

  建国以来,国内外环境风云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内在发展的需要,我国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以关键事件为脉络进行梳理,可以归纳为:1949~1956年间的“从仿造到自行设计”、 1957~1976年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978~1996年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1996~2005年间确立“创新主体、科技核心”,2006以来进入“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阶段。

  我们正处于自主创新的第五次浪潮中,经济发展引擎正从资源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一些战略性、关系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领域,政府在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削弱,如高铁、大飞机项目等。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了“企业与政府分工配合”的中国特色。“企业与政府分工配合”的创新体系,实际上是从国家整体层面整合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创新模式,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性背景的要求。

  与此同时,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与网络技术飞速革命、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因为创新在本质上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不断涌现的新要素,不仅为创新提供了新的要素来源,也提供了更多新组合的可能。在这样动荡多姿的国内外环境中,从我国创新实践的角度来说,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作为国际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要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通过掌控自主知识产权与标准战略的方式,实现重点领域发展的国际引领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在国际比较中的不足,实事求是、耐心积累、稳健创新,仍然是我国大量行业与领域创新的基本模式,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建立“从1到N”渐进创新的战略耐性。两种创新模式并重,才能在稳扎稳打的自主创新进程中实现突破与跨越。“从0到1”与“从1到N”的二元创新,是当前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中所面临的又一中国特色。因此,科技体制改革中,建立鼓励“从0到1”与“从1到N”兼顾并重的二元创新体制,对于当前我国脚踏实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身就内含多样性结构要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类型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角度、多层次洞察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规律。我们遵循“由内向外”的思路,分别从自主创新能力内在结构演化、内生性学习累进、与环境互动共演以及企业内外多要素协同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结构序进:由简入繁

  能力层级: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阶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其创新能力的建立与发展,大多经历第一代技术“专业化”、第二代技术“本土化”、第三代技术“原创化”的发展历程。从学习逻辑来看,起步阶段采用错层学习方式,即:发达国家进入新一代技术与产品的背景下,引进成熟技术进行生产,通过“干中学”构建复制/仿制能力;在此基础上,立足本土市场需求,整合本土情境特征的互补性知识,跃迁到技术转型阶段的产品领域中,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创造性模仿能力;最后,利用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和广泛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后发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从而进入第三代技术的原创阶段,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对杭氧长期跟踪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创新能力水平渐次提升的规律。因此,从能力层级上来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仿制能力→创造性模仿能力→创新能力”序进发展的特征,是一个从低水平创新能力向高水平创新能力循序渐进的过程。

  能力结构:从单要素到多要素复合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表现在能力水平上的进阶,实质是内在构成要素上的不断优化,具体包括现有核心要素的不断“加厚”以及新要素导入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指企业常常以某一要素能力构建为起点,在相似情境下会围绕这一核心要素不断巩固、扩充,最终形成这一要素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后者则是指当核心要素能力发展趋于成熟或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企业会积极寻找并导入新要素,并加以培育,实现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的调整与核心的转移,而在创新能力内在构成要素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化特征。因此,伴随企业创新能力水平提升,是能力内在结构的不断扩展与优化,是从单一要素到多要素复合的进阶过程。

  能力硬核:从非核心到核心与非核心协同

  现有研究多强调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核心能力,忽视互补性资产应用在创新能力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规律的时候,发现一些后发企业常常从整体能力结构中的互补性要素能力的培育作为切入口,通过互补性要素能力的培育促进核心能力的成长。随着核心能力的成长,反过来拉动互补性要素能力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出相互匹配、协同发展的特征。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互补性要素成为后发企业获得向先进企业学习的入场券,也是获得核心技术或能力的有力砝码。一些成功的后发企业,由于善于构建并增强现有“砝码”而促进核心能力的建设,最终在非核心能力与核心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优化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因此,从企业创新能力硬核发展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以开发互补要素能力为切入点,互补性要素能力发展带动核心要素能力发展,再到核心要素能力与互补性要素能力协同进化的特征。

  内生成长:厚积薄发

  知识与创新是当代企业竞争力构建的两大主题,因此我们选择从知识积累的视角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规律。我们首先按照形成知识存量的企业行为视角,将知识积累划分为:基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积累与基于空间维度的集聚性积累(包括内部与外部),并在此框架内研究不同知识积累模式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规律。

  积累多有益,作用形态各不同。

  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只要从事知识积累行为,无论是历时性传承,还是通过对企业内外知识进行集聚,都有利于企业构建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但在具体提升过程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历时性知识积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呈现出近似J型关系;内部集聚性知识积累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线性促进作用;外部集聚性知识积累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这意味着:企业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自身专有性知识的传承与积累,还要注重内、外部多样性知识的获取与集聚。其中,内生性专有知识的传承与积累,由于其对能力提升的效应前期比较缓慢,只有在突破一定的阈值后才呈现出显著的边际递增的能力提升效应,而在此之前知识传承的能力提升效应的可见性往往不够显著。因此,如果缺乏战略耐性进行持续积累,这就会使许多企业在构建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最终功亏一篑。然而,内生性专有知识的积累最终才是构建竞争优势壁垒的关键。对外部异质性知识的获取与集聚,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这促使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外部知识获取来构建自身的创新能力,但这种效应在长期上来看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从企业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竞争能力的角度来说,内、外部知识的积累与集聚都十分必要。其中,包括内部知识集聚与知识历时传承的内生性知识积累是根本,而基于空间集聚的异质性知识积累是条件,多种知识积累模式组合利用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模式有差异,内在结构大不同。

  知识积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都显示出递增的边际贡献;外部知识集聚与内部知识集聚,分别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具有不同效应,特别是在创新决策能力方面呈现出相反的作用。这意味着:长期偏重于单一模式的知识积累,会带来企业创新能力内在结构的不均衡发展,这最终将使得企业创新能力在整体上的效应受到限定。但从本研究结果仍然可以看出:企业专有性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是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而外部知识集聚与内部知识集聚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互补效应。这种互补效应最终可以缓解单一模式知识积累带来的能力内在结构的不均衡性。由此可见,企业应多渠道获取知识、集聚知识,并且通过知识的传承的积累,最终构建出自身独特创新能力。

  模式互补充,齐心协力共发展。

  从空间维度上来看,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企业外部集聚性知识积累与内部集聚性知识积累,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同能力维度的提升作用具有交替性特征,体现了两种学习模式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立统一的二元效应。这一效应在整体上也体现出空间集聚性知识积累的内、外导向分别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效应之间的互补性。而综合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区分下的集聚性知识积累与历时性知识积累,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除了各自独立的提升效应,空间上多样性知识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为企业历时性知识积累持续促进、并且呈现出边际贡献递增特征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条件,而历时性积累又为更加有效的集聚性知识积累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综上,不同知识积累模式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彼此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相互关联性,它们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具体实践中,不可偏废。

  响应环境:交互共演

  适应环境:能力要素主导向能力要素均衡方向演化

  企业创新多源于对环境多源压力的适应,特别是竞争性行业中。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创新行为来调和自身能力与环境间的缺口或不协调状况。创新发端于企业对“能力-环境”间缺口的感知,并通过一系列行为,主动将自己与环境对齐。因此,在创新能力演进过程中,从信息流角度,存在着从环境到企业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推动效应。而从行为流角度,企业采取创新行为,集聚创新资源,通过工艺、产品、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行为谋求自身对环境的适应,以获得环境中的生存权。而生存权的最终获取,在深层次上是由企业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为保障的。

  我们通过对信雅达、华为、福建邮科等多个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首先感知到转型经济背景下多种环境要素的变化,如政策压力、市场需求、技术竞争、观念转变等,对自身能力发展提出的要求,而对这些要求的感知往往伴随着企业对自身“能力-环境”缺口的识别与确认。基于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环境背景,作为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主导能力要素不断进阶,呈现出从“吸收能力主导→吸收、集成能力为主→吸收、集成、原创能力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路径演化特征,是一个从“要素主导”到“要素均衡”的演化过程。

  型塑环境:创新能力架构性均衡发展的双向适应性演化

  在对企业创新成功实践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成功企业都只体现在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上,另一些企业采用更加主动的策略,在调和“自身-环境”间缺口时将自己与环境间关系从自己向环境对齐的被动性单向适应变成自己与环境间相互靠拢的双向适应。但是,这类企业并非普遍存在,它们常常是新兴的、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领先企业。我们对中国华为、美国谷歌的案例比较中发现,高集中度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它们的创新能力演化虽然受到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它们在行业中的高位势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加之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尚在被探索中,产业规则不清晰,环境不确定性更高,这使得这类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塑造环境,以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从而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在新兴的、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领先企业,与环境间关系不是单向地适应性演化特征,而是呈现出与环境双向适应、共同演化的特征。而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底层是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创新能力等多类型创新能力,最终在企业层次上体现出多维创新能力在架构层次上的高水平均衡发展特征。

  内外兼顾:多重协同

  内部协同:创新能力横纵两向交互、曲线演化

  所谓协同,是指将企业多元化业务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共享技能与资源、战略协调与横纵整合、谈判与联合等方式,将各类型、各层次要素系统优化、有效整合,从而获得大于所有单一要素价值加总的增值利益的过程与结果。我们在鸿雁电器、飞跃集团以及富通集团的案例分析基础上,将企业创新能力类型划分为二次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与原始创新能力,探索企业组织、研发投入、市场、战略与文化等内部要素间交互关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仅考虑市场创新,短期内二次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有缓慢提升,但很快稳定在一个低位水平上,难以进一步提升,而原创能力难以提升。仅考虑组织创新,二次创新能力先提升后下降,集成创新能力提升态势稳定,而原创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当研发投入、战略、组织、市场等因素均保持适度较高水平时,原创能力的提升效应显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单纯提高市场创新水平,虽然可能带来原创能力的提升,但同时带来更大能力震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协同效应。综合创新能力内在结构要素与创新能力类型变化两个维度,我们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要素的互动与协同推动创新能力沿着纵、横两个方向演化,即:纵向上企业能力从模仿引进到二次创新、集成创新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横向上是从单一要素产生的单一能力(如制造、转化能力)到综合能力(管理创新)的发展。

  内外协同:异质性要素激活创新能力演化系统

  企业间协同的前提在于彼此拥有互补性战略资产,本质就是资源的异质性。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配置和应用通过协同取得互补效应,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网络中异质性要素对协同效应的作用非常明显。仿真结果也显示,异质性虽然和网络规模紧密相关,但网络异质性比单纯的规模扩大更具有意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规模增大会促进企业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控制等二次创新能力提高;但如果外部网络规模增大而异质性很小,则会造成同质化资源增多,并不会促进能力提升。Eisenhardt and Galunic (2000)在“共同进化”一文中曾提到选择正确的协同机会以及控制协同的数量都非常重要,要防止合作陷阱,数量太多则会限制了各自的发展,数量太少则会错过一些有价值的协同机会,而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对异质性水平的控制对于组织内外有效协同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总之,企业内外要素协同与协同要素间异质性,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内外要素协同,还需要与企业战略性发展阶段相协同,即:在引进消化吸收阶段,企业主要是基于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的协同,提高企业技术积累和学习能力,夯实发展的基础;在成长或发展期,企业战略与组织要素参与创新程度明显增加,通过管理上、组织上以及文化上变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原创能力。并且,在每个发展阶段,适度水平的异质性要素的导入,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是向前演进还是衰退死亡。

  展望未来:通过全面创新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构与发展,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自主性”焦点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再认知与建构。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坦言“感到迷茫”,他说:“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华为的迷茫,是一个从“追赶”经由“超越”,正从“追随者”向“领先者”实现转型中的迷茫。背后体现的是华为这类企业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面临重大范式创新、或可能会产生技术范式跃迁的背景下,对环境变异、技术革命的感知及其解读上的迷茫,体现在企业层次上的是“变异信息感知”与“信息诠释”的系统性能力上,更深层次的因素是企业高管人员的认知能力与远见上。通过管理认知将关涉原始创新或重大创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消减到实践中可探索、一定程度可控制的范围内,再通过高管人员/团队的“创新决策”与“组织实施”加以实现。只有建构完整的“感知→诠释→决策→行动”动态响应性特征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源头上把握创新的原创性,特别是创新价值的收益分配权或价值分配的支配权,从而在根本上实现“自主”创新。

  第二,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内在结构存在差异。动态环境中,随着企业创新发展,其创新能力内在结构、创新能力类型是在不断动态演化,不断变迁的进程中。具体到特定企业,我们必须认清,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特征环境与趋势,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是不同的,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阶段性能力目标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构建企业创新能力,并非一概而论,须尊重环境趋势与企业现实情况,构建与企业发展阶段、发展环境相匹配的创新能力。

  第三,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与发展并非是单一路径,而是多路径并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产业环境、不同技术发展阶段,构建创新能力的视角也各有偏重,带来构建结果也是不同的。遵循不同规律发展企业创新能力,相互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互补、互动的功能,只是在不同情境下的主导性地位的差异。我们研究所得的“积累”“共演”与“协同”的三种基本路径中,如果完全依赖于内生性积累建构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则不能适应当代“时基竞争”环境的要求;而依赖于内外资源协同的横向发展路径,则企业最终可能出现核心能力空心化的结果;同样,单纯依赖企业与环境间的渐进演化,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与环境动态适应的思路,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是个消极适应的过程,这种落后于环境、跟随环境的能力构建路径,显然对于我国当前强调“原创”“前瞻”的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而言,还不能提供充分支撑。

  第四,企业创新能力的建构与发展是全面、开放、协同、内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我国企业建立并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必须在重视内生积累的基础上,保证心态开放、全面创新、多方协同、动态适应,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具体而言,要强调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能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增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有机结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切实做到“三全一协同”,即:通过“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以及三者之间全面协同的的全面创新管理过程,构建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张军 许庆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