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本地消费市场 自办展花繁叶茂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30 14:59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是全国第一家自主修建并运营展览场馆的民营企业,作为展馆的拥有者不仅要承担前期巨大的展馆投资建设费用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还要面临如何吸引稀缺的国内巡展落地、如何让场馆有会举办等问题。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成都世纪城)副总经理杨会兰告诉记者,由于公司领导的阅历和创新意识,结合国外众多展览城市的发展经验,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大力发展自办展。

根据市场划分消费群体

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于国内其他展馆的民营企业管理运营模式,促使成都世纪城在 20 年前就开始培育公司的第一个自办展项目“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后来的 20 年中,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结合成都具备的得天独厚庞大的市场优势,最终先后举办过“成都婚博会”“成都儿博会”“岁末车展”“成都户外车生活展”“鞋展”“金融展”“住博会”等多个自办展项目。

成立至今,成都世纪城已打造“成都国际车展”“成都婚博会”“成都儿博会”及“成都户外车生活展”四大自办展,目前还投身于“武汉车展”联办展项目,均取得不俗成绩,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婚博会已成功举办 21 届,儿博会成功举办4届,向生活延展的典范户外车展举办了6届,第 20 届“成都国际车展”也开幕在即,未来将会有无限可能。

杨会兰认为,自办展要根据市场定位划分不同消费群体,紧紧围绕“衣食住行”消费需求稳步求新;立足本土文化,依靠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人口数量带来的需求优势,以及不断发展的第三产业刺激带动,迸发出日渐强大的市场消费能力,为自办展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支撑。

以变化应对变化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市场考验和时间洗礼,面对困境有时候需要迎难而上,有时候需要转变思路,以“变化应对变化”,顺应市场需求。杨会兰以成都车展和婚博会为例介绍了世纪城在自办展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法。

就好比成都国际车展,项目成立初期,毫无区域产业根基,外地厂商对区域型新展会平台不看好 ;市民参观兴趣不高。面对双重压力,成都车展只能跳出思维束缚,依托新思路、新助力来打破僵局,借用媒体资源举办热门活动,自己出资寻找展会亮点。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区域产业弱势、市场潜力开发等新问题、新考验也随之而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作为当时一个 B2C 展会,长期和独家媒体合作承办容易导致车展平台有失公允,同时也阻碍了更多媒体的关注和参与。组织构架的变化是必然的趋势,把独家联合承办转变为联合支持媒体,促使展会宣传效果最大化。至此,成都国际车展发展开始稳步上升。

再例如“成都婚博会”项目培育,如何冲破同城竞争,在成都婚嫁行业市场占据重要领地?如何将行业巨头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服务平台?如何吸引新人前来甄选产品,完成一次性消费?“对于没有深厚产业资源根基的我们,仅凭自身对展会行业的一腔热情努力挖掘各渠道客户,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杨会兰告诉记者,婚博会不断修正展会定位,在培育期借助全国联展类婚博会主办方合作承办,增加展会号召力和公信力。首先树立权威性,重视参展商的“质”,确保新人的消费保障,从而将展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再将行业最新发展成果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相结合,力图打造一个行业潮流成果与动向的展示平台,成为行业的时尚标杆。最后再融合成都文化、巴蜀底蕴等历史传承,让展会更有深度,更具内涵。

在成都国际车展、成都婚博会培育成熟之后,又对产业链进行延伸,着力培育“成都户外车生活展”、“成都儿博会”,每个新创办展会都不可避免的经历诸多挑战和机遇。但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都要保持创新思路,尝试多种合作途径,积累丰富经验,寻求稳健发展。

休闲之都 消费天堂

展会的选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区位地域限制、城市产业构架、受众群体分化、经济消费水平等等。就成都而言,首先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高地,得天独厚具有承南接北、通东达西的重要作用,区位优势凸显。其次,伴随着“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刺激了成都快速产业自强,大力兴起“拳头产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的迅速崛起直接影响成都经济飞速增长。再次,自带休闲娱乐“光环”的成都人,对新事物、奢侈品、服务行业、虚拟产品的即期消费十分热衷,这极大地提高了成都市场消费水平。“基于以上情况分析,结合目前公司经营项目情况,在成都我们更倾向发展消费型展会。”杨会兰说。

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互联网兴起很大程度冲击了实体产业链,但不得不认同,互联网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生活和消费提供了便利便捷,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杨会兰指出,作为会展这类传统行业,需要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传统行业也需要正视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和冲击,以与时俱进的良好心态拥抱互联网,在自身发展基础上寻求“互联网 +”的革新之路。(陈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