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网红”:独特的文化“双面胶”

  一面向中国网友展示外国人眼里中国的市井百态,一面则用新媒体将当代中国文化搬上国际舞台

  2017年10月3日上午,距离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刚刚过去36小时,一名法国青年在案发后回到惨案现场,表情凝重地说着中文,用短视频陈述他对枪击案所折射出的安全问题的思考,并坦言,在中国时他从未感到过不安全。

  这名年轻人叫康坦·阿尔贝,中文名字叫“钢蛋”,在中国生活了7年。过去的一年里,他联合另一位名叫“铁蛋”的法国好友,组成“Real信誓蛋蛋”组合,在视频社区哔哩哔哩和社交网络微博上累计发布一百余条短视频。凭借在哔哩哔哩580余万次的视频播放量和微博近50万的粉丝,两个法国青年在中国一举成为了“洋网红”。

  “Real信誓蛋蛋”正是今日万千融入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外国青年的缩影。他们用短视频记录的中国生活,一面向中国网友展示了外国人眼里中国的市井百态,一面则用新媒体将当代中国文化搬上国际舞台,成为了自身定位独特的文化“双面胶”。

  从“大山”到“高佑思们”

  28年前,在没有互联网帮衬的年代,一个来自加拿大的金发小哥——马克·罗斯韦尔,仅仅凭着在1989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上的小品《夜归》中扮演中国青年“许大山”,就成了国内家喻户晓的外国人。

  伴随着中外文化日益密切的交流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大山一样,登上了中国媒体,也走到了百姓身边。他们有的在《汉语桥》等节目中展露风采,有的则在中国扎根生活,结合语言优势当起了外教。像大山那样说一口流利普通话就能出名的年代,渐渐被井喷式的海外双语人才终结。

  在电视荧屏上,近年来出现了江苏卫视的《世界青年说》和湖北卫视的《非正式会谈》,节目邀请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探讨全球文化话题,介绍各国文化新事物,这些外国青年用各自的文化视角拆解话题,让节目受到了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过去不同,青年观众并非新奇于外国人会说中文,而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多元的视角感兴趣。

  而在社交媒体上,外国用户则凭借“草根”路线的影响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内蒙古某英语教育中心创始人大卫·古拉斯曾是澳大利亚的一名喜剧演员,当他意识到在中国的外教生涯很难让他扩大知名度时,便开始用“DavidHohhot”这个名字在微博上分享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如今已积累了164万微博粉丝。

  与大山同为北京大学学子的以色列青年高佑思,带领了一个二十余人的创作团队推出了《歪果仁研究会》栏目,短短一年内,这个被网友简称为“歪研会”的账号已在哔哩哔哩积累108.6万粉丝。

  2017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最后一集,其中,“歪研会”和高佑思父子的创业经历作为一个典型故事出现在片中。高佑思所代表的新媒体外国博主,突破了“大山时代”外国文艺参演者的简单身份,用短视频表达对中国生活的看法,从而提供了新鲜有趣的文化视角。

  “高佑思们”用一支话筒、一部手机,记录了中外青年世界观、价值观的交流碰撞。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文化交流的参与者,正在慢慢改写互联网生态下文化交流的形式。

  最重要的是“内涵”

  在当下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上,做一个成功的外国网红,单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显然已经过时,说中文时夹带着一些蹩脚的“洋口音”显得真实有趣,普通话标准与否并不是中国网友所苛求的部分。

  一个外国博主若要成为网红,最重要的还是“内涵”:有才华和本领,对中外文化有理性观察和新鲜表达,最重要的是既要有幽默感还要有正义感。当所有“网红特质”都加诸一身时,在互联网的法则里,“洋网红”还需要用网络语言跟粉丝互动,他们用夸张的表情,更接地气的口语化表达,迎合了中外青年的网络审美趣味。

  大部分“洋网红”都具备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他们对中国网民的网络习惯、大众娱乐文化的关注点都比较了解,能够敏锐地结合国内外文化差异话题,通过投放短视频、视频直播或知识问答等形式,制造引起中外青年讨论的文化卖点。

  知识问答平台知乎上的加拿大籍姑娘兰兰,作为外国人如何看中国的高票答主,回答了“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古装电视剧”“中国现在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方面”“外国人不喜欢什么样的中国人”等问题。

  来自日本的山下智博,则通过自制系列短视频《绅士大概一分钟》向观众解释中日的文化差异。

  文化“接线员”

  高佑思概括说,如今在中国生活的很多外国人是“老外2.0”,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暂时游学的落脚地,“有些人真的想在中国发展,有自己的中国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正扮演着文化“接线员”的角色,深度而积极地参与到中国文化生活的讨论之中。

  “歪研会”团队的中国成员方晔顿认为,“歪研会”的系列视频能走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网民通过这些“洋网红”制作的视频“强化了自己的民族自信”。

  外国博主津津乐道的不仅是老生常谈的文化符号,而是中国迅捷的移动支付、发达的网购与物流、舒适的高铁和可靠的安全环境等,让中国青年更清楚地了解到如今中国的后发优势,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

  与大多数中国短视频制作者们相比,“洋网红”更注重探索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和传播过程。与其说网民热衷于“洋网红”拍摄的短视频,不如说我们更热衷于通过不同的视角重新看待自身文化和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洋网红”更像是中国文化的新名片,让我们透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故事,看到中国文化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未来。

  文/郑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