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丝茶驼路

  以“三大号”为代表的数百家旅蒙商主营茶叶、骆驼、羊及其他国内外贸易,用驼队踏出了另一条“丝绸之路”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诸多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这个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现今仍有昔日商旅与丝茶驼路留下的痕迹。

  “通事行”和旅蒙商

  明万历九年(158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创建了这座城市,称为“归化”。1737年,即清乾隆二年,在归化东北,修建新城供八旗驻防,名曰“绥远”。民国时建立了绥远省,归化和绥远二城被合并为归绥市。1954年,绥远省被撤销,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这个城市的兴起,与旅蒙商和丝茶驼路有关。

  明嘉靖八年(1529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与明朝发生冲突,其愿望之一是迫使明朝答应在长城沿线各口开马市。所谓马市,就是蒙古族人可以公开用马和其他牲畜换购明朝的日用百货,以解决牧区人民的生活困难。

  俺答年年扰边,到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围攻北京,嘉靖皇帝迫于情势,允许开马市,但马市没过多久又关闭了。俺答继续扰边不止,直到隆庆四年俺答受封后才达成了持久双赢的局面,按年按季开马市成为双方都须遵守的制度。

  从嘉靖八年至隆庆四年,经过42年的时间,双方解决了互市问题。

  到了清朝,由于明朝马市被废除,中原商贩外出做买卖成为当时的必然趋势,“通事行”成为商贸发展的重心。

  当时凡是和不会说汉语的民族做买卖的行业,都叫做“通事行”,主要是以蒙古族人为对象。

  这种行业的店员、学徒,幼年初入商号就必须学习一种发音不正确的蒙古语。语音虽不正确,却能通行各地,凡懂蒙古语的人都能听懂,称它为“买卖语”,指它只能做买卖,不能在语音语法上求全责备。

  而从事这类商业活动的人员,后被称为旅蒙商。

  旅蒙商在呼和浩特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商号,其中最有名的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被合称为归绥“三大号”。

  “三大号”的商业分店和驼运队,遍布于今蒙古国、我国的新疆等地。每年大量运出百货,运回远方土产。它们在清初虽然都是些小本经营的商号,但到乾隆时期便已发展成为控制全呼和浩特的商业主流了。

  踏出丝茶驼路

  在“三大号”中,大盛魁尤有代表性。

  大盛魁是在清朝康熙初年由山西省祁县张姓、王姓、史姓三个小商人合伙组成的一家小“通事行”,经营情况一度极其糟糕,甚至连每天的伙食费也挣不到。

  据说,某年除夕,三人煮了一锅小米粥,聊以充饥,正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蒙古族人拉了两峰骆驼来投宿,卸下驮子后,这位客人就出门访友了,结果一去不返。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寻访,始终杳无下落,三人遂拆来驮子检视,发现所驮尽是元宝银。三人商量把这笔银子作为贷款用,等客人回来后,按本计利还他,也不犯法。数十年后,大盛魁已称雄塞外、远近闻名,但这笔贷款仍没有人来收。三人就嘱子孙和后继经理人,把这笔贷款作为财神的投资,记入万金账。每三年算账时,必须把财神股份的应得利润,另款存储。这是大盛魁独有的一项奇怪铺规,呼和浩特的老年人都知道。

  大盛魁驼队,是用房子(即帐篷)来计算的。每199峰骆驼编一队,叫做“一顶房子”。其编法是这样的,每14峰骆驼连为一串,由1个驼夫牵引,14串为196峰骆驼,再加3个领房子押货人的3峰骆驼,和1个引路寻水人的1匹马,凑足200匹牲畜。大盛魁每年派出去和返回来的房子,是以几十顶计算的。

  这些驼队所到达的地方,近处有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乌鲁木齐(迪化)、库车,远处有伊犁、塔城,更远的还到莫斯科,拉骆驼人称莫斯科为“茂司嘎洼”。他们从莫斯科回来后,坐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给大伙儿讲述俄罗斯的风土人情。

  当年呼和浩特所卖的纺织品如毕图绒、毕几、羽翎缎、羽毛纱、大绒、各色毛呢、毛毯等,都是这些驼队从俄罗斯运来的。从喀尔喀、新疆等处,除运回土产珍贵皮张和干果药材外,主要是换回驼马羊三种牲畜。

  这里说换回,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许多商品都是用驮出去的东西通过易货贸易换回来的。

  商号究竟从呼和浩特运出去些什么货呢?凡是那些边远地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应有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砖茶、绸缎和布匹。

  像大盛魁这样的商号,并不是一种孤立单纯的“通事行”。它是按照自己业务上的需要,分设了各种专业支号,例如砖茶是第一主要商品,它有自己投资开设的三玉茶庄,分布在产茶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沙、汉口等处,又在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等处设置集散堆栈,即专门经营茶的分号。

  绸缎布匹是第二主要商品,它也有自己投资开设的绸布庄天顺泰,经常派出买手住在京、津、苏、杭采购纺织品。

  款项需要流通,所以它有自己的票庄大盛魁,专门负责国内各大城市汇兑银钱的业务(那时还没有银行);货物需要调拨,则有自己的货栈东升店,承担各路驼队来去装卸杂货之责,除马庄远设到武汉、羊庄设到北京外,还在呼和浩特设有负责零售小群杂畜的羊马店德恒魁,以及负责本市拨款过账的钱庄裕盛厚。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两万头,资本十分雄厚,其鼎盛时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蒙古的王公贵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债务人。

  贸易以“通事行”为中心

  大盛魁三年分红一次,盛时每股分红可达一万余银两。关于大盛魁的资产,传说如果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的话,可以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路。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后迁驻归化城,经营的基本地区是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

  乌、科两地柜上的店员,在柜上住过三年,学会蒙古语以后,就组成若干小组到草原各帐篷售货。基本上是一个店员,再雇一个蒙古族人,两个人骑两只骆驼,另用两只骆驼驮货,贩运的商品有砖茶、生烟、洋布、斜纹布及针线之类,走串各个蒙古包,送货上门。

  夏天卖了货,换成羊马;冬天卖了货,换成皮张。同治时,茶、烟销路好,为了适应蒙古族的口味和运输上的便利,大盛魁还与茶商、烟商一起制出名牌“三九砖茶”和“祥生烟”。

  “三大号”中的其余两家虽不能与它平分秋色,但实力也较雄厚,都是财雄塞北、垄断一方的商家,所以每年秋冬之际,“三大号”的驼队把交易的商品带回来时,不仅呼和浩特全城的戏园饭馆活跃起来,连各行各业的生意“流水”也都表现出一种突然的繁荣。

  贸易以“通事行”为中心展开,这是当时呼和浩特商业的一个特点。

  这种局势延续到前清庚子(1900年)以后,就逐渐起了变化。

  先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洋行来了,凡“三大号”从前所做的生意,这些洋行一个不落。在激烈竞争之下,天义德最先垮台。元盛德继天义德之后,也宣告歇业。现今只在呼和浩特旧城小召后街留下一个胡同名称,叫做“元盛德巷”,仅供后人指点作谈资。

  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不安,大盛魁的驼队无法通行,大量高利剥削旧债也无法收回。

  1929年,雄踞塞北二百余年的大盛魁商号终于宣告倒闭,结束了它的历史。

  “羊买卖”的共赢模式

  归化城驼商“三大号”之一元盛德也有着自己的传奇。在其存在的400年时间里,一直在呼和浩特从事驼运业,大大小小的商号数以百计。

  元盛德的掌柜段泰原本是呼和浩特城内一家小驼户的掌柜,最初只有几十峰骆驼,后来发展到了几百峰。元盛宏的东家经常雇请段泰的驼队为自己运货。结果欠下了段泰脚钱(运费),就把欠债转成了商号的股份,这样段泰就成了元盛宏的股东。再后来元盛宏又欠下段泰更多的脚钱,干脆就把生意盘给了段泰。

  段泰把元盛宏改了一个字,把字号称作元盛德。

  元盛德有一个其他驼商不能企及的地方,它有自己专门饲养骆驼的牧场,用现在的话说,自己有“育种基地”。设在讨号子、乌兰海、扎哈庆的3个牧场中,只有1个在现在的内蒙古,其他两个都在现在的蒙古国境内。

  科布多则是元盛德起家的地方。如今呼和浩特的年轻人对科布多感到陌生,其实它是一座重要的经济城市。元盛德在科布多的牧场常年放养着40万到50万只羊。这些羊都雇请当地蒙古族牧民照看。

  元盛德与牧工有一种形式特别的合作。具体来说,牧工每放500只羊,产下的羊羔中,东家只要300只,其余都归牧工。东家为牧工提供1匹骑乘用的马,以及供迁徙倒场时用的3峰骆驼,每年再付给牧工1块砖茶和1锅青稞。每年剪下来的两茬羊毛,也都归牧工所有。如遇灾羊死了,牧工只要拿羊皮给东家即可顶活羊的数。这样算下来,牧工工作一年可得大约150多只羊,再加上500只羊的春毛和秋毛,收获甚丰。

  有利益同享,因此牧工视东家的羊群如自己的一般,精心照料。因此元盛德与牧工长期合作很稳定。

  那时,元盛德一般把从后营(即今蒙古国西部城市乌里雅苏台)出产的扎哈庆、计毫子、白颜子3种羊输往北京。扎哈庆的羊,个头大,肉好吃,名为黑头羊。计毫子的羊肥美,脖子黑,身子白,名为黑花羊。白颜子的羊,个头虽小,肉却好吃,脖子黄,身子白,名为黄脖子羊。这几个地方的羊遂成为品牌,在北京都非常有名。

  元盛德也因此做起了长途贩运活羊的生意,把自己在科布多的羊群运到北京去。在经营长途贩运活羊方面,元盛德做得很专业,仅在北京一地就有3家京羊庄,专门负责从草原往北京市场运送活羊,以及在北京的销售业务。

  以“三大号”为代表的数百家旅蒙商主营茶叶、骆驼、羊及其他国内外贸易,用驼队踏出了另一条“丝绸之路”——丝茶驼路,为呼和浩特经济与文化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如今的一些老人茶余饭后还在津津乐道那段历史。

  文/王亚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